【摘 要】目前,“擇校熱”現象愈演愈烈,催生了一些教育問題,影響了義務教育的有序進行。本文重點分析了“擇校熱”給義務教育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擇校熱” 影響 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192-02
“所謂擇校就是指學生對自己就讀的學校或家長對其子女就讀學校一種主動的選擇性行為。學生選擇學校的目的是為了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使自身的潛能得到最好的開發,使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將來在社會中更具有競爭力。”“擇校運動起源于美國,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的教育選擇理論。”為保證義務教育的正常實施,中國《義務教育法》做出了“就近入學”的基本規定:各級地方政府應當根據當地人民需要合理設置小學和初中,使兒童、少年能選擇最近的學校就讀。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穩步快速的增長,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中國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對子女的教育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由于各個學校在辦學實力上的差距,加之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學校的綜合實力,將學校劃分成省級重點、市級重點、縣(區)級重點等,使這種差距進一步拉大。家長為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不顧按學區就學的政策,千方百計選擇條件好的學校就讀,一些家長寧愿花更多的錢也要把子女送入好學校。與此同時,那些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門可羅雀、無人問津,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嚴重失衡的局面。這種現象已成為嚴重影響中國義務教育的一個問題,成為老百姓對教育批評最多的問題之一,應看到它背后的諸多弊端。
一 “擇校熱”產生的負面影響
1.阻礙了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由于經濟發展狀況、教育投入的不同等造成了地區、城鄉以及學校之間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尤其是農村學校,其學校規模、設施配備、教師質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勢。擇校導致生源無法正常流動,普通學校優秀的師生資源逐步流向重點學校,各重點學校獲得更利于自身發展的資源。而普通學校變得越來越弱,特別是優秀師資的培養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造成優秀師資短缺的問題,影響學校的發展。擇校現象使學校的差距在擴大。
2.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中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基本上是由政府配置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城鄉、地區差別上。對城市中的學校來說,各種示范性學校、實驗學校等,這些帶著光環的學校相比其他學校更能吸引學生及家長,而一些同樣有足夠教育資源的學校卻招不到尖子生,造成大量教育資源的浪費。對于農村來說,大量的學生渴望到城里讀書,小升初時尤為突出,教育資源會出現嚴重浪費。
3.給家長和學生帶來了壓力
首先,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對擇校現象極力阻止,對收費問題也三令五申,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仍有學校暗箱操作,一些學校以“建校費”“贊助費”等名義收取高昂的擇校費來彌補教育經費的不足。為了實現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理想,很多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優質學校就讀,這給工薪階層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其次,為了能進入重點學校就讀,家長為其子女報了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占據了學生大量的閑暇時間,使許多學生睡眠不足,這勢必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有一些學生進入名校后產生自卑心理,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應理性分析孩子的情況,在征求孩子意見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擇校是否有必要。
二 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的對策思考
1.加大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
為了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不被挪用,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這就讓地方政府在分配各項教育投入時,必須優先保證義務教育,把其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學校的類型、教育資源情況合理劃分教育投資比例,在達到公共最低標準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少數重點示范中小學的經費標準,尤其是對薄弱學校的扶持,通過設立薄弱學校建設專項資金,做到薄弱學校建設資金優先安排、重點保證,努力縮小義務教育學校間的差距。鼓勵社會和民間力量辦學,全方位吸收社會資金,多渠道籌措經費減輕政府教育財政壓力。積極倡導和鼓勵企業家向教育事業進行捐助,對企業家而言可更好地提高知名度,而對學校而言捐助可使學校很多硬件設施得到改善,也可通過設立長期的助學金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基本困難。另外,節儉辦教育,在辦教育過程中貫徹節儉意識,在日常教育行為中節約教育資源。
2.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每一個城市或城區所有公辦中小學,應統一管轄。師資力量統一調配,資源有效合理地配置。以前重點扶植的學校帶動周邊薄弱的學校一起發展、統一管理。學校的資源特別是師資力量可相互使用,同時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也統一發放。”尤其要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積極關注他們。讓他們深刻感受到自己地位的提高,大大提高教育熱情,增加自信,更好地提升學校的教育能力。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布局結構,撤銷辦學條件不合格、教學質量差的學校,撤點并校以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 三 方案選擇
綜合上述支架鑒定情況,本套支架存在下列問題:(1)本套支架問題重點集中在銹蝕較嚴重上;(2)立柱千斤頂鍍層銹蝕損傷較為嚴重,尤其是立柱、推移千斤頂和移后溜千斤頂、前梁千斤頂、伸縮梁千斤頂、護幫千斤頂存在鍍層銹蝕且都比較嚴重,尾梁和插板千斤頂雖然無法觀察,但根據目前情形,狀況不容樂觀;(3)受銹蝕問題的影響,閥類內部銹蝕損傷風險大和管路系統銹蝕嚴重;(4)腳踏板后部舌板易磨損膠管;(5)更換推移千斤頂時前過橋的高度影響拆裝空間;(6)護幫板收回時易碰傷膠管。
基于諸多問題,給出下列兩種維修方案。
方案一:大修+技術改造
a. 按照《鄭煤機液壓支架大修標準》對支架進行維修;
b. 對護幫板和前梁技改增加限位裝置;
c. 對過橋技術改造,適當增加空間;
d. 分析主操縱閥組螺紋接口空間,改進。
e. 對腳踏板進行技改,改善后部舌板磨損膠管問題。
方案二:大修
方案一和方案二有各自的優點及不足。考慮到本套支架的綜合效益,建議選用方案一,在支架大修的基礎上實現對支架的一系列技改。
參考文獻
[1]郝忠太.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歪倒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煤礦開采,2005(2)
[2]劉欣麗.液壓支架雙伸縮立柱承載特性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