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型特殊英語語法已被逐漸應用于書籍、電影、歌曲之中,甚至被作為考點應用于真題之中。因此,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理應重視并加強對現代英語中新型特殊語法現象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從調查問卷的反饋結果進行分析,然后確立項目的研究內容,最后對項目的初期成果進行簡要介紹;旨在利用歐美電影,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改善枯燥無味的語法課堂,增加英語專業學生的語法知識。
【關鍵詞】英語專業 歐美電影 新型特殊英語語法 語法課堂 學習態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5-0038-02
長期以來,無論是在學術界的研究中還是在教師教學的實踐中,無論是英語研究者還是英語學習者,語法受重視的程度遠不如“聽、說、讀、寫、譯”這五大基本技能。英語學習者對語法的重視程度不高,對其學習興趣不濃;在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少老師也認為語法的學習較為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盡管,不少恩師前輩殫精竭慮致力于改善語法學習和教學的現狀,但是就目前而言,還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相關文獻中,恩師前輩們利用歐美電影,將其與“聽、說”兩大技能相結合,旨在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而暫時還沒有將其應用于語法教學之中。
一 歐美電影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已取得的成果
筆者認為,語言是人類思想交流和情感溝通的重要工具,而語法是語言的法則。如果將詞匯比喻成建筑高樓所需的“磚頭瓦礫”,那么語法就是這座大樓的“設計圖”。只有按照語法的“設計”去堆砌每一塊“磚頭瓦礫”——詞匯,才能建造成美麗的“語言大樓”。著名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曾指出,語言的作用是不可比擬的。同樣,在語言中,語法的作用也是無法比擬的。美國密歇根大學英語語言學院教育學教授拉申·弗里曼(Diana Larsen—Freeman)于1992年首次提出“語法技能”這一概念,這令學術界一度重新思考語法,包括語法在語言學習中的地位、語法的學習方式、語法的教學模式等等。
近年來,中西文化不斷地相互滲透、融合,多部優秀歐美電影作品先后被引進國內,其跌宕的劇情、激烈的場面、深情的對白讓人記憶深刻,因此,歐美電影緊緊吸引著我國青年觀眾的眼球,大受青年觀眾的追捧。
毋庸置疑,歐美電影在英語教學中擁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優勢。筆者先后多次查閱知網,搜集相關文獻資料,終于尋得業內前輩們創下的成果佳績。如太原理工大學陳海霞老師曾提出了一種“英文電影教學法”,即利用英文電影來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和交際能力、擴大學生詞匯量,并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再如:四川商務職業學院曾園老師認為,英文電影作為一門音像與視覺相結合的綜合藝術,較之平常的英語課堂,擁有更為真實的語言環境,擁有更多的口語表達詞匯,同時又可使學習者的大腦保留深刻持久的聽覺線索和視覺線索,從而加深并鞏固對攝入信息的記憶;此外,寧夏師范學院黃芳玲老師已將英文電影應用于聽說教學、交際教學、記憶教學以及綜合化教學之中,充分發揮了英文電影在英語教學中的巨大作用。
二 當前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
當前,我項目小組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針對新型特殊英語語法,主要研究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這兩大語法知識點的幾種特例。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是英語語法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其形式靈活多變,常常與時態、倒裝、祈使等其他語法知識點相結合。因此,對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全面細致掌握并熟練應用這兩大語法知識點的確不是一項簡單的學習任務。
第二,筆者以2005年~2014年10年間的專業四級真題試卷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PART IV(GRAMMAR VOCABULARY)的語法考察題型,得出以下數據:
由上述表格數據可知,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這兩大語法考點在2005~2014年10年間專四語法真題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而且10年間無一例外,每年命題人都會以不同的題干內容作為考題對這兩大語法考點進行考查。這足以證明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對英語專業考生的重要性。因此,考生理應全面細致地掌握并熟練應用這兩大考點。
第三,在歐美電影中,其不少經典的橋段、精彩的對白都涉及到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這兩大語法知識點,而且,兩者在語法知識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對我項目小組而言,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的特例在新型特殊英語語法中極具代表性,故選擇兩者作為我項目小組當下的研究內容。
以下僅以虛擬語氣的幾種特例進行舉例說明。虛擬語氣:
錯綜條件句:在虛擬條件句中,結果主句和條件從句的謂語動作若不是同時發生時,虛擬語氣的形式應做相應的調整。這種條件句叫錯綜條件句。
(1)從句的動作與過去的事實相反,而主句的動作與正在發生的事實不符。
Eg:If I had worked hard,I would be a manager in our company.
(2)從句的動作與現在事實相反,而主句的動作與過去事實不符。
Eg:If he knew her,he would fallen love with her.
當虛擬條件句的謂語動詞含有were、should、had時,if可以省略,而條件從句要用倒裝語序,即把were、should、had等詞置于句首,這種多用于書面語。
Eg:Should you had further problems with your printer,contact your dealer for advice.(2005年專四第63題)
三 項目研究的成果
筆者認為,將“歐美電影引入英語教學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不僅可應用于聽說能力的提升上,同樣還可應用于語法課堂上,利用其跌宕的劇情、激烈的場面、深情的對白,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英語專業學生對新型特殊英語語法學習的興趣;同時,歐美電影的經典橋段使人印象深刻,從而有利于加深并鞏固學生對語法知識點的記憶。因此,我項目小組根據已確立的研究方向(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的幾個特例),通過互聯網、校內網上圖書館等平臺,查閱大量有關資料,尋找歐美電影臺本臺詞中相關的特殊語法。以下是我項目小組當前研究成果的典例:
1.虛擬語氣
第一,錯綜條件句。
Eg:The Twilight Saga(《暮光之城》)
The Beast:If you had not run away,this would not have happened.
Bel:If you had not frightened me,1 would not have run away.
第二,當虛擬條件句的謂語動詞含有were、should、had時,if可以省略,而條件從句要用倒裝語序,即把were、should、had等詞置于句首。
Eg:Forrest Gump(《阿甘正傳》)
Had himself a heart attack or something. It must be hard being a king. It’s funny how you remember some things.
2.情態動詞
第一,情態動詞should用于第一人稱時可以表示說話人一種謙遜、客氣、委婉的語氣。
Eg:Sabrina(《情歸巴黎》)
Sabrina:You know I’ve been to every party you’ve ever had? Right there,watching from that tree,like a bat. And now here we are dancing in front of God and everyone.
David:I should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you. I don’t know what I was thinking of.
第二,Should用在if引導的條件從句,表示一件事聽起來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此時其相當于“萬一”的意思。
Eg: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單》)
Oskar Schindler:I could have got more out. I could have got more. I don't know. If I should try,I could have got more.(改編)
四 總結
新型特殊語法已開始被應用于書籍、電影、歌曲、專四真題之中,此外,語法作為語言的“法則”,它理應與“聽、說、讀、寫、譯”英語五大基本技能同等被重視。不言而喻,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重視并加強對現代英語中新型特殊語法現象的探索和研究,是一項刻不容緩但富有意義的任務。因此,理應利用歐美電影中跌宕的劇情、激烈的場面、深情的對白等經典橋段,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改善枯燥無味的語法課堂,加深并鞏固學生對語法知識點的記憶。
參考文獻
[1] 施安全、金春偉.拉申—弗里曼新語法觀的啟示[J].臺州學院學報,2006(4)
[2]陳海霞.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英文電影教學法”[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12)
[3]曾園.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4(32)
[4]黃芳玲.試問英文電影與大學英語教學的結合[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