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對終身體育的形成和增強體質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學生對身體素質訓練課不是表現出態(tài)度消極興趣索然,就是想方設法刻意逃避。因此,如何上好身體素質訓練課,激發(fā)學生進行身體素質訓練的興趣,是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學工作者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身體素質 激發(fā)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5-0137-02
當前,我國教學改革不斷地深入,應試教育漸漸轉變?yōu)樗刭|教育。體育教育是一門重要學科,其關系到國民身體素質,一直以來備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學校體育教師必須重視興趣培養(yǎng),并把興趣培養(yǎng)融于體育教學整個過程中。在組織學生進行身體鍛煉時,必須深入挖掘學生運動潛能,調動學生鍛煉興趣,運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使得學生積極投身于體育鍛煉中。
一 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興趣的必要性
身體素質是指人體肌肉運動的基本能力,在肌肉運動過程中充分體現人體各重要器官的作用。其包含了耐力、速度、力量、柔韌及靈敏等方面。同時,在中樞神經協協調下,各器官的功能在勞動、運動和日常工作等方面得到充分表現。身體素質是判定一個人體質情況的重要衡量標準,也是終身鍛煉的重要基礎。增強身體素質對人們身體健康具有無法比擬的意義。人們的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同遺傳基因相關,然而體育鍛煉和后天營養(yǎng)兩個因素影響更為深刻。通過長期的體育鍛煉和科學合理的膳食,能夠有效地增強身體素質。小學時期是廣大兒童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身體素質迅速提高的時期,這便要求小學教育的重點應放在提高兒童身體素質上面。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很多人在家里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任性、嬌氣,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對自己喜歡的事積極性高,不感興趣的事避而遠之。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喜歡上體育課,但是一進行和身體素質訓練有關的內容就有學生請病假,或者上課過程中趁老師不注意就偷懶,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上好身體素質課,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興趣的有效措施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心里怕苦怕累的畏難情緒就會沖淡。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打破舊的訓練模式,創(chuàng)設學生感到親切的情境,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例如:以前我們在訓練學生的下肢力量時,許多教師都喜歡用蛙跳、單腳交換跳等方法來進行訓練,課堂重復練習幾次以后,學生大多會失去興趣。如果我們在課堂上采用斗雞、騎馬、拉架子等游戲來練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達到異曲同工的鍛煉目的。學生們對這樣的練習方法會樂此不疲。又比如在上沙灘跳遠課時,教師有目的地提出長跑時步幅與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先盡量用鼻子呼吸、為什么要雙腳同時落地等一連串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體育鍛煉中深入探索,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求知欲才會被調動,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鍛煉中。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2.用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做學生信賴、喜歡的老師,用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不僅運動技能體能等方面存在差異,而且個性心理、智力水平及體育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
面對學生客觀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差異,教師一定要用博大的胸懷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來面對。
古語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在現實教育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對教師天生有一種信賴與依賴,當他們得到了所期望得到的教師真摯的愛與關懷,得到了教師的信任與理解時,他們往往會在心里得到快慰和滿足,激發(fā)起濃厚的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
3.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挖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對其充滿信心。精心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主動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做學生貼心的朋友。
游戲是一種有效的課堂組織形式,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好方法,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寓教于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例如在游戲換物賽跑中,不應千篇一律地重復,對每一次訓練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訓練要求不犯規(guī),第二次訓練比賽哪組隊伍排列得最好,第三次看誰跑得最快,提出不同的要求來吸引學生完成游戲,激發(fā)其身體鍛煉的興趣。
4.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掌握了身體素質練習的基本動作和技能后,有針對性地組織有趣的小比賽,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下一次課充滿期待,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潛能。
在我們激發(fā)了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后,在上課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首先,要把組織紀律性放在第一位。如果課堂氛圍十分愉悅,學生積極性高漲,這時學生便完全忘記了課堂紀律,不按規(guī)則、不按秩序、不按要求參與活動,從而引起課堂混亂。其次,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以免發(fā)生關節(jié)扭傷和肌肉拉傷。
5.改變分組形式,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改變分組的方式來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主動性,激發(fā)鍛煉興趣。
第一,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學生高矮的分組形式。將關系和諧、興趣相同的學生為一組,營造一種團結一致、和諧愉快的鍛煉氛圍,提高小組凝聚力,促進體育課和身體鍛煉順利進行。
第二,按照學生的身體水平、素質程度和對體育項目、動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合理調整小組成員,學生之間相互幫助,促使身體素質共同提高。
第三,基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將同一層次的學生組成一組,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小組學生制定不一樣的學習目標。這一做法有助于激發(fā)各層次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優(yōu)等生得到全面訓練,后進生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自身基礎上均提高了身體素質。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小組,按照各個小組學生層次對橫桿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對優(yōu)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調高高度;中上等生高度適中,優(yōu)化動作爭取優(yōu)秀;中等生高度適中,重復練習動作;對于后進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要求,基本掌握動作,引導其樹立信心。這一做法有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各自的要求,切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盡量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積極性,提高鍛煉自信心。
總之,興趣是求知的助推力,調動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學生鍛煉身體才會更加主動,身體素質才能真正得以提高。然而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師科學地引導,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的。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重點在于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興趣。教師需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倡導快樂教學,開展“興趣教學”,引導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身體素質。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更新教學方式方面,都必須以調動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只有調動和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身體素質鍛煉,進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實現體育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邵燦江.激發(fā)練習興趣提升鍛煉效果——關于提升高中學生課外身體素質練習參與度的實踐研究[J].新校園(理論),2013(2):104~105
[2]朱小智、劉家黨、張娟等.云南省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狀況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12):36~38
[3]李廣宇、王利明、劉亞男等.30~34歲城市非體力勞動者體育鍛煉意識和行為調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2(2):87~89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