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陶藝是我國優秀的民間手工藝,其制作技藝已被納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是先人留下的寶貴物質和精神財富,而難能可貴的是紫砂陶藝時至今日依舊活躍在藝術舞臺。長盛不衰。說起紫砂陶。不得不提紫砂壺這一優秀的藝術載體。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紫砂壺藝不斷傳承創新,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姿態。延續著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由于全手工創作原因,每一把紫砂壺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它們又或多或少地延續著傳統的影子,同時融入了創作者自身的思維和情感,因而紫砂壺從來都不失創新意蘊。紫砂壺的誕生和發展始終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其充分融入文化、習俗等內容,將藝術與文化完美地綜合于一體。“祥云紫爐壺”(見圖1)便是以傳統文化中的吉祥文化為主題而展開藝術塑造的,溫潤的胎質、圓潔的香爐造型、和美的祥云紋飾,無不流露出安和美好的祥瑞氣息
1 古香爐形態,圓潔溫雅透安逸
古代文人雅士素愛燃香閉目養神,思考學問,因而香爐便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亦代表了一種安和寧靜、淡泊明志的精神氛圍。在紫砂壺經典器型中。以香爐為原型的不勝枚舉,各呈其態,意境悠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靈魂感悟。“祥云紫爐壺”亦是以古香爐的形態為原型而進行再創造的,重點優化了其飽滿、豐潤、圓潔的形態,透露著安逸的情感氣息。該壺主體造型為圓形。大氣渾厚、壺韻飽滿、色調沉穩。壺身呈扁圓鼓狀,張力較大,珠圓玉潤、骨肉亭勻,伴著紅潤的胎質光澤,流淌出安定、古樸的氣息;三彎壺嘴蓄勢待發,優雅從容;環形壺把轉折流暢,盡顯圓潤本色;壺底三足鼎立,托起整個壺體,小巧卻不失力度,使整把壺的重心上移。凸顯出一種輕盈、溫馨的韻味。整壺造型以流暢的曲線和弧度組構而成。每一個方向都自然順滑,毫無凝澀之感,精、氣、神俱佳。壺身圓潔、素面朝天,將圓器造型的特質充分表現了出來,透露著圓融情愫,人文意蘊豐富,而這樣的造型設計無疑傳遞出溫雅安逸的寓意,給人以無限想象空間。
2 祥云紋裝飾,流轉生動寓祥和
在古人心目中,自然界的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上天的造物,中國先民崇拜天文,視山河萬物為神靈,其中更有“云神司雨”的遠古傳說,于是云逐漸作為圖騰寄托了人們追求祥和生活的愿望,祥云紋裝飾也由此產生。“祥云紫爐壺”顧名思義運用到了祥云這一元素,具體則表現在壺面的裝飾圖案上,以堆貼花的裝飾手法將祥云圖案均勻地布置在蓋頂中央,四朵祥云大小風格一致,以壺鈕為中心,對稱和諧,具有獨特的視覺審美和象征意義,曼妙云氣,引人遐思。與此同時。它所流露的祥和內蘊帶給人們溫暖親切的感受,寄托無限情懷。
3 吉文化元素,融入壺韻寄情懷
吉祥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中華文化里的吉祥觀念無處不在,是表達美好愿望的統稱。這一概念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并通常以民間工藝美術為主要載體予以表達。雖然以吉祥文化為藝術題材的紫砂壺藝作品不勝枚舉,但根植于本土民俗觀念、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吉祥文化,一直是人們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等的象征,所以時至今日依然深受壺人創作所鐘愛。“祥云紫爐壺”無疑由內而外寄托著祥和祝福的情懷,是吉祥文化元素實質化的最鮮明體現,其圓潤飽滿的壺型彰顯著中庸包容的平和心境,素面朝天的胎質特征寓意清新雅致的生活狀態,精致細膩的祥云裝飾將祥和美好的情懷充分傳達出來,凸顯出了作品主旨。
4 總結
紫砂壺的造型豐富多彩、形式各異,既是一種審美的載體。同時又適應于對象、結構、功能等多方面的實用要求。在方圓之間思忖精微。祥云紫爐生雅韻,安和祝福暖人心,“祥云紫爐壺”源于傳統卻又不拘泥于傳統。充分發揮出了祥和的意韻,真正達到了藝術作品形象與情感文化的充分融合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