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壺藝的誕生并不是偶爾為之,它是先人對自然和生活進行細致觀察與感悟的結果。目前,有史料記載最早的一把紫砂壺為供春款的“樹癭壺”,它以銀杏樹皮上的樹瘤為原型制作而成,其形態古韻繚繞。充滿了自然生動、不施粉黛的審美風格。被譽為“花器造型之鼻祖”。在往后的歲月中,越來越多的制壺藝人熱衷于從自然中尋找靈感,再加上自己的理解領悟。創作出了很多精美絕倫的作品,豐富了紫砂藝術的寶庫。
與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一樣,紫砂藝術創作講究認真細致、精益求精,它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自然與生活中的諸多物象都能成為紫砂藝術創作的素材來源,而不囿于傳統的思想觀念則能為作品添加更具沖擊感的色彩,使之具有豐富的藝術風格。紫砂壺“小院春色”(見圖1)在塑造過程中充分融入了自然元素,追求不拘一格的嘗試體驗,同時又不顛覆經典造型規則。使之流露出沉穩而不失生動、古樸而不失美雅的特征。
紫砂壺的發展始終與文化意境相承,因此,歷代制壺藝人在創作中都十分注重作品人文內涵的表現,但是紫砂壺終究是飲茶器皿。它首先得具備工藝美術的特點。滿足實用和審美的需求。進而融入人們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說。紫砂壺應先成壺,再而成藝術。并最終升華成一種文化載體。這把“小院春色壺”便著重于藝術形象的展示,一則通過創意化的造型,營造出小院籬笆深深的景象;另外通過泥繪裝飾。以色泥繪出嫩綠枝葉爭相伸展的情景,流露出旺盛的生命力。給人以春意盎然的感受與自然風韻。富有簡約的格調、浪漫主義氣息、豐富的情感構想。
“小院春色壺”整壺形體比例合適、實用性佳,保證了紫砂壺的功能屬性。壺身飽滿,身筒富有張力,削肩、平底,烘托出壺的氣勢,一彎嘴、圓圈把,圓鼓的蓋壓于壺口。密閉合縫。小巧的壺鈕拿捏自然。在堅持實用優先的原則基礎上。該壺以單純、簡練的風格見長。以優美的線條、似圓非圓的造型使之圓中有變、曲直勻稱、比例恰當、渾然得體,在形、神、氣、態上達到和諧美。該壺在原本光素的壺身與壺蓋表面裝飾出恰到好處的凹凸,排列規整、疏朗有致,猶如院墻外的籬笆。壺鈕又設計成樹枝纏繞的形態,自然氣息濃郁,而壺身上同時又泥繪一簇簇綠葉飽滿的枝條,綠葉鮮嫩潤澤,一片片從枝條上探出身姿,或圓或長、不盡相同。卻獨有一番春意盎然的氣息,樹枝探出籬笆,好一片小院春色,無限風光與情懷不言而喻,留給人豐富的遐想空間。
泥繪是紫砂傳統裝飾技法之一。它以筆為工具,將紫砂泥料作為“顏料”,以繪代工、以繪代筆,融詩、書、畫等多種藝術于一體,是紫砂藝術史上的一大創造?!靶≡捍荷珘亍背浞诌\用泥繪手法,以雙色繪的形式賦予作品鮮明的色彩對比和視覺審美。畫面厚薄、虛實,線條粗細、長短巧妙構思,使之呈現出如淺浮雕般的藝術效果,并進一步烘托出整把壺的情感特征,升華主題意境。
有著“東方紫玉”之稱的紫砂壺。在泥料、造型、裝飾等方面都充分融入了傳統文化和藝術語言,其內懷冰清、外涵玉潤,體現出紫砂藝術獨特的人文情懷??傊?,藝術是形與神的綜合表現。在中國藝術的審美標準中,形一般指再現自然形態的表象因素。神一般指精神意境,即通過藝術形象本質來表現其內在的精神特點。因此,在紫砂壺的創作中。形神兼備一直是最基本的審美標準。
“小院春色壺”的形在于壺身籬笆裝飾、壺鈕樹枝塑形、壺面枝葉刻畫等。它們的藝術構造看似單獨。卻又彼此相得益彰,共同烘托出春意盎然的小院春色,以自然風韻見長,給人以一目了然的自然情感享受。整把壺通過形的塑造,升華出神的表達,在這把壺中無處不在的自然生命氣息,恰是壺的神韻所在。傳遞出勃勃生機的生命力,象征著一個人、一種生活、一份藝術長久的發展動力,是人文情懷的直觀體現。
紫砂壺的創作是一個嚴謹而復雜的過程,應敢于跳出陳式的束縛,樹立自己的觀點,培養自己的技術技巧,并且能夠為了自己的見解而努力嘗試。以此創造藝術的驚喜。為紫砂事業的明天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