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最初做奶粉的那些人,到最后留下的還是他們,中間的那些都是過客。
今天,歐洲放開了生產配額,意味著歐洲越來越多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要涌入中國市場。
我們知道這兩年中國政府的大戰略就是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推動更廣泛的貿易合作,深化改革。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自貿區的建立,越來越多的自貿協定的簽訂,我們未來5年要與整個歐洲簽訂自貿協定。
在這么大的背景下,歐洲的成品產品以很低的價格涌入中國市場,會對中國當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整個價格體系、商業模式產生很大的沖擊。
本土市場已經國際化
有人說歐洲源奶的價格很低,歐洲的產品價格很低,我們不具有競爭優勢。沒關系,我們的企業走出去到歐洲布局投資建廠的時候,我們就能以歐洲的資源滿足中國市場,保證我國的供應,我們就具備了同樣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歐洲、美國,以及新西蘭的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導致中國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深化。國內企業只有把自己也國際化,才能實現資源的國際化配置,實現品牌國際化,我們認為這種發展才是企業真正未來的方向。
歐洲是現代乳業的發源地,集合了世界主要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主要的液態奶品牌,歐洲奶以很低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再加上消費者對于國產奶的信心問題還沒有解決,本土企業存在很大的劣勢。
但如果歐洲的產品不能有效落地,不能跟本地市場有效結合,不能把服務化做好,我們認為它也走不遠。
有人說你說的這個話不對,不就是一個奶粉買賣的問題嗎?不是,它是一個頭,牽著這個產業點,很多時候消費者更關注的不是產品本身,是服務,消費者愿意為服務買單,而不是為產品本身買單,所以產品服從于服務。
價格戰是暫時的,服務是王道
2013年的時候我提出,長期來看,中國嬰幼兒奶粉價格必將進入下行通道,目前看,這種趨勢已經很明顯。對于企業來說,價格戰迫在眉睫。
價格戰有好處,對大型企業來說,通過價格戰能把一些小品牌淘汰出去,企業增長空間很大。只有把小品牌淘汰出去,還行業真正的清白,我們未來的情況是非常好的。
2009年、2010年嬰幼兒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吸引了無數資本和各路人馬,今天到了整合整頓清理階段,這些人該出去出去,該干嘛干嘛。我曾經說過,最初做奶粉的那些人,到最后留下的還是他們,中間的那些都是過客。所以對于經銷商和門店來說,選擇什么樣的品牌,跟什么企業合作,至關重要。我們跟有前途的企業捆綁在一塊,推動整個運營產業的升級,才能搶得市場先機。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無論你是進口奶粉還是國產奶粉,價格戰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可以持續,我們真正的策略是服務致勝。我相信做服務做得好的企業,他的奶粉一定做得好,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渠道服務化
當前中國的嬰幼兒奶粉處在轉型的發展階段,內憂外患,怎么辦?
到2020年的時候,我們要進入服務化時代。在很多領域里我們都能看到服務產業對于傳統實體產業的控制和引,嬰幼兒奶粉的發展歷史也是這樣。
我們從過去的小店發展到大的商場,然后再發展到大的KA連鎖商超,到現在的母嬰連鎖店。現在的母嬰連鎖店僅僅是一個偽專業化的渠道,不是服務化的專業渠道。真正服務化專業渠道,是我們整個渠道面臨升級的一個方向。
歐美的奶粉,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引流,帶動其它產品的銷售,這種模式在中國也會存在。
但是另外一方面,電商在中國的發展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未來盈利的方向在哪兒?
這個方向就是服務化。
什么是服務?怎樣構建服務?
服務很簡單,就我們的渠道能不能做成一個服務化的平臺,能不能推動整個孕嬰產業圍繞服務化而搭建起來,無論你是賣紙尿褲的,賣玩具還是賣奶粉。
服務的內容是什么?
就是把消費者變成懶人,比如說資訊服務,還有配套設施這種服務,等等等等,這是未來大的需求。這只有在中國能夠用起來,未來我們將引領整個世界的商業模式。
今天我們說做渠道的服務化難度很大,原因很簡單,因為渠道這塊大家很分散,各個行業不能集中起來。比如說做尿布的怎么跟做奶粉的合作?渠道怎么跟企業合作?經銷商體系怎么轉變成服務商體系?
但是我們有在做而且有做的好的。很多企業已經提出這種思想,包括貝因美、合生元,大家都在探索,我們未來會形成五花八門的做法,但是核心問題就在于渠道的服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