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是有著閑情逸致的男女們侍弄花草的地方,如果種上菜,就更一舉三得了,不僅能賞其形、聞其香、還能品其味。一舉解決了半夜起來上網“偷菜”太累,又不放心菜市場的菜是不是有機無公害的大煩惱。陽臺菜園最近流行的品種是韭菜,雖然有點重口味,韭菜餡的包子餃子甚至是地鐵里的“人民公敵”,但卻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配料。插播一段廣告:“自從有了盆栽韭菜,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吃不上新鮮安全的韭菜了。”
這種盆栽韭菜,79元一盆,用美觀的泥盆裝著,采用先進的育苗技術。買回家后,簡單的養護就能保證韭菜能被割上三五茬,比“一次性”的無土栽培盆栽生命力強了五倍,割了不過幾天,又能出新鮮的了,正所謂“養則修身怡性,食則安全可靠?!币慌杈虏顺酝炅诉€可以團購預訂,一個電話就可以送貨上門。提供盆栽韭菜的是一家名叫“惠龍”的農業公司,公司的創辦者是25歲的山東章丘小伙柴會龍。
柴會龍,大學期間人稱“柴百萬”,是當年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的風云人物。叫他柴百萬,那是因為傳說他大學四年賺的錢達到了百萬之多。
大一那年的平安夜,他和同學批發了一批蘋果,用精美的包裝紙包好,沿街售賣。憑借著比超市低一半的價格,柴會龍的蘋果很受歡迎,當晚他就賺了800多元。錢雖然不多,但是對柴會龍來說,它打開了一扇窗。從此,他的創業之路一發而不可收。大二的時候,他瞄準學生市場,倒賣滑雪票,三天就賺了一萬。賣過蘋果、開過互聯網公司,辦過雜志……算來,大學四年,他涉獵的行業達到了十多個。他擁有了自己的汽車,在校園里有一大群粉絲,是同學們羨慕嫉妒恨的“小土豪”。到畢業的時候,他已經積累幾十萬創業資金。柴會龍說:“錢還不是最重要的,創業的經歷讓我成為了市場營銷的能手,為我種韭菜、賣韭菜提供了很多經驗,這是花錢都買不到的?!碑斎?,柴會龍也有遺憾,大學四年一直在折騰,卻忘記折騰個女朋友。
2012畢業后,柴會龍成為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助理,拿著20萬年薪。但是在柴會龍的內心深處有著一個像種太陽一樣純真簡單的夢想——種韭菜。
柴會龍的家鄉山東章丘是個韭菜種植大市,柴會龍所在的柴家村改稱“韭菜村”怕是更合適,全村355戶人種韭菜,有1500畝特色品牌基地,家家戶戶都跟韭菜脫不了關系。村里的韭菜雖然也遠銷到北京、天津等地,但是買的人并不關心韭菜產自何方,質量如何。村里在2000年注冊了綠色無公害韭菜的品牌,但這個官方認證并沒有給村里的韭菜種植帶來什么太明顯的好處。在大一的職業規劃課上,柴會龍跟韭菜定下了約:“如果說大學四年畢業后柴家韭菜已經做出去了,走出國門了,農民的付出和收獲成正比了,那我就去做一個職業經理人。如果柴家韭菜沒有走出去,我一定回來創業,把柴家韭菜搞出點名堂來?!?/p>
2012年7月,柴會龍決定放棄城里的工作回到老家種韭菜。聽說柴會龍要回家種韭菜,媽媽哭了一個禮拜,她說:“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畢業后又回來種地。雖然掙了一些錢,可種地多累啊,也不體面,即便是收入少我還是愿意他在城市里工作?!?那一段時間爸媽都不怎么搭理他。在他們村見不到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年輕人沒有人會選擇在家里種地,大學生更不會回來,爸媽都覺得丟人。但柴會龍心意已決。種地越苦,他覺得越該改變。柴會龍分析了自己搞韭菜種植的優勢,一方面父母常年在家種韭菜,在種植方面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專家,他自己有管理營銷的理念和知識,農村耕地又多,可以發展大規模的種植,做成產業化。終于,父母拗不過倔強的柴會龍,只好同意了他的決定。
柴會龍帶著大學積攢的幾十萬創業基金,并從銀行成功貸款20萬元,回到了柴家村,成為了村里第一位考出去又回來的大學生。他的“第一把火”是把自家地里不到一米高的小拱棚拆掉了,建成了11個2米多高的冬暖式大棚,并裝上了卷簾機,結束了父母趴在地里割韭菜的歷史。之前采用的小拱棚雖然造價低廉,但是一次性的,每年拆了建,費時費力,而且還不利于韭菜的生長。冬天山東地區霧霾天氣比較多,韭菜無法吸收到足夠的陽光,為此,柴會龍又引進了能夠發出紫外光的增光燈,韭菜吸收了更多的光源,長高了,品質也好了,賣的價格也就高。
柴家村雖然注冊了綠色無公害韭菜的品牌,但一直沒有打開知名度,柴會龍覺得空喊口號沒有用處,他“第二把火”是把自家的30多畝地注冊成為了柴家村第一個家庭農場。家庭農場的一大好處是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追溯服務,消費者只要拿起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清晰地知道這個韭菜叫什么名字,什么時候收割的,責任人是誰,責任人電話等信息。他還與8戶人家簽訂了合作協議,統合了將近500畝土地,注冊成立了惠龍聚康韭菜產銷專業合作社,并自任理事長。合作社承諾將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保證韭菜使用富硒肥、經沼氣發酵的生物肥,低毒高效無公害范圍之內的農藥。柴會龍說:“食品安全是價值,價格是附加值。要想韭菜賣出高價,就必須保障韭菜使用安全?!?/p>
最讓村民們瞠目結舌的是,柴會龍做起了盆栽韭菜的生意。城市生活的經歷讓他知道年輕時尚的家庭有著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到市場上購買無公害韭菜或許還不能夠滿足他們。他說:“很多在城里居住的人,其實都想自己在陽臺上種點蔬菜,不僅吃著放心還有觀賞價值。我的盆栽韭菜就是迎合這部分需求?!彼靡粋€大棚專門種植了5000多盆栽韭菜。在大棚里培育,用統一規格的泥盆來裝,產量和品質都有了提升,形成標準化的產品外觀。而且這種盆栽韭菜采用先進的育苗技術,保證消費者買回家之后能順利生長。剛開始都擔心這種盆栽韭菜賣不出去,柴爸爸非常焦急,幾乎每天醒來的第一句話便問他:“這些盆栽什么時候能夠賣出去?”
關于銷售,這就是柴會龍的老本行了。大學期間參加過校媒的活動,了解怎樣利用媒體挖掘客戶,比農民們更懂得廣告的價值。他有意識地接觸媒體,在濟南等城市的本地生活頻道開始做廣告。通過廣告,他傳達了自家韭菜的品質以及模式。為了讓顧客滿意,他們又推出了團購模式,一個小區只要預定了一定數量盆栽韭菜,就可以免費送上門。為了湊夠團購數,小區里的大媽也成了他們的義務推銷員,“您買不買韭菜,家里需要不需要,我們團購?”
對盆栽韭菜的市場定位,柴會龍很清楚。所以他還選擇在交通廣播臺下午5點到5點20檔做廣告,這時候大部分上班族正在回家的路上,這部分人是盆栽韭菜的目標消費者。另外,他還和車友俱樂部合作,贊助他們的一些活動。2012年種植的第一批盆栽韭菜很快就搶購一空,僅一個冬天,柴會龍就賣了5000盆盆栽韭菜,為他賺到了3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