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腔液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功能,可替代血清樣品用于抗原或抗體的檢測,為豬群傳染病監測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目前已經成功應用至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流感等疫病的監測。本文對豬口腔液在部分豬傳染病上的應用進展、豬口腔液采集方法及其注意事項等進行了綜述,以期對豬口腔液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幫助。
關鍵詞:豬;口腔液;疫病監測;應用進展
中圖分類號:S85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5)06-0037-02
所謂口腔液,即是指豬口腔中的唾液和血清滲出液的混合液體,血清滲出液是通過口腔黏膜和口腔黏膜上的齒齦溝和毛細血管進入口腔。業已證實,口腔液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功能,口腔液樣品既可用作抗體檢測,又可用于PCR檢測抗原,可替代血清樣品,為豬群傳染病監測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口蹄疫病毒、非洲豬瘟病毒、經典豬瘟病毒、流感病毒、藍耳病病毒、圓環病毒2型、細環病毒1型和2型、丹毒絲菌屬、胞內勞森氏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大腸桿菌、豬鼻支原體、豬滑液支原體、豬肺炎支原體以及還有其他的一些病原體都可以采用口腔液進行檢測。雖然口腔液樣品主要采自于斷奶豬和生長育肥豬,但也適用于后備種豬、生產母豬和生產公豬。口腔液采集,方法簡便,易學易用,速度快,應急小,費用低,不需要專門器材和特殊的技巧訓練,并可減少應激,改善動物福利,有助于豬群生長性能的提高,確是評估豬群實時健康動態的良好工具。
1 豬口腔液在部分豬傳染病上的應用
1.1 豬流感
Detmer SE等[1]采集人工感染A型豬流感H1N1亞型毒株后3 d、4 d、5 d和6 d的試驗豬唾液樣品,并采集感染后3 d和7 d的豬鼻拭樣品。經熒光PCR檢測和病毒分離,所有樣品病毒分離均為陰性,但口腔液樣品的PCR陽性檢出率達94 %(15+/16),豬鼻拭樣品的陽性檢出率則為67 %(32+/48)。于2009年8月和2010年1月又進行了擴大應用試驗,經熒光PCR檢測,結果從910份豬口腔液樣品中檢出382份陽性,陽性率為42 %。由此可見,口腔液能為熒光PCR之類的快速檢測方法提供簡易、有效和安全的樣品采集方法。
1.2 藍耳病
Prickett J等[2]分別對4、8和12周齡的受試豬接種美洲型PRRSV,于接種后63 d同步采集血樣和口腔液,采用熒光PCR檢測PRRSV抗原。結果發現血樣于接種后5周檢出病毒,而口腔液則于接種后4周檢出病毒,且豬接種日齡不影響口腔液中PRRSV滴度或持續時間,表明口腔液樣品具有不亞于血樣的檢測靈敏度。業已證實采集和檢測斷奶前仔豬口腔液樣品中的PRRSV,可監控生產母豬群體中PRRSV感染動態,如陽性則表明持續感染的母豬將病毒傳播給了斷奶前仔豬。Kittawornrat A等[3]于2014年同步采集斷奶前1 d仔豬的口腔液和血樣,以熒光PCR檢測PRRSV。結果600份血樣中未檢出PRRSV陽性,而600份口腔液樣品中檢出9頭陽性,陽性率為1.5 %。經PRRSV ORF5基因測序,表明其中2頭陽性樣品的基因序列與豬場野毒株高度同源。在第23屆世界豬病大會上,美國學者報道可采集屠宰場上市育肥豬口腔液以評估PRRSV感染動態,使用ELISA方法檢測抗體,92份樣品中18份為抗體陽性,平均s/p值=3.63,74份為抗體陰性,平均s/p值=0.195。而對于PCR測毒,感染豬口腔液中病毒的檢測持續期可達3~8周。
1.3 圓環病毒病
Prickett JR等[4]設計了3個人工感染PCV2a、2b毒株試驗組,另設對照組,每組6頭豬。從接種后2 d~14 d每2 d采集一次豬口腔液,從接種后15 d~98 d每周采集一次豬口腔液。以定量PCR方法檢測PCV2抗原,以ELISA方法檢測PCV2抗體。結果豬人工感染后14 d~98 d可檢出針對PCV2的IgG、IgA抗體,而從人工感染后2 d可檢出PCV2抗原,直至接種后98 d仍維持陽性。實驗表明,豬口腔液可作為監測PCV2抗原和抗體實時動態的有效樣品。
1.4 豬丹毒
Giménez-Lirola LG等[5]對7個圈舍的112頭豬人工感染豬丹毒絲菌,32頭豬作為陰性對照。經熒光PCR檢測豬口腔液樣品,接種后1 d受試豬陽性檢出率達100 %(7+/7),細菌分離成功率為28.6 %(2+/7),從而證明口腔液檢測可為豬丹毒疫情的及時預警提供幫助。
1.5 豬流行性腹瀉
在第23屆世界豬病大會上,墨西哥學者對感染PEDV豬只的口腔液樣品進行PCR檢測,取得了和腸道組織一致的效果。因此,可用口腔液作為檢測PEDV在豬群中存在或循環的標志性樣品。
2 豬口腔液采集方法
將100 %純棉繩懸掛于豬欄的干凈區域,直徑1.3 cm的繩子用于保育豬口腔液采集,直徑1.6 cm的繩子則用于生長育肥豬和生產公母豬。繩子上端打結,并做好固定。懸掛處應遠離飼槽和豬排便區,懸掛高度應高于豬身但保證豬能接近和啃咬,任豬咀嚼,30 min后收取棉繩,刮取和擠壓上面的口腔液至塑料板或玻璃皿中,再將口腔液吸取至試管中備用,理論上至少能收集到4 mL的采樣量,但一般認為≥1 mL為有效采集量。如果口腔液樣品比較干凈,則無需再作處理;如果樣品混有其它顆粒物,則低速離心10 min即可。
3 口腔液檢測的注意事項
(1) 口腔液檢測并非疫病診斷或檢測標準中的程序,僅用于豬群中循環抗體或抗原的檢測和評估。
(2) 口腔液樣品不要混樣。
(3) 棉繩吸收性最好,合成纖維繩則效果稍差。
(4) 有的豬群第一次可能不太情愿啃咬繩子,可先將繩子供其玩弄,或在繩子上噴灑糖溶液,一旦習慣養成,而后再采集就方便了。
(5) 豬上午活動敏捷,因此宜于在該時間段采樣,午后則可能花費時間較長。
(6) 繩子的懸掛高度應與豬肩胛部平。
(7) 豬有喜新厭舊的心理,已經使用的繩子不宜再用。
4 結語
人醫早在1909年就有從人口腔液中檢出疫病抗體的文獻報道,目前已經廣泛使用口腔液作為麻疹、腮腺炎、肝炎等疾病初步診斷分析的樣品。雖然獸醫學上使用口腔液作為疫病監測的時間不算長,但已經邁出了可喜的步伐,目前在許多動物疫病的診斷和監測上已經得到了研究和應用,也勢必將日益獲得重視和推廣,從而為豬群健康評估提供良好的采樣工具。
參考文獻:(5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