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下行,財政收入亦轉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勢必減少政府可用財力,并導致政府財政緊縮效應。面對“雙下行”的壓力,北京市財政局究竟如何讓財政政策落地,并發揮實效,北京市財政局局長李穎津日前接受了《新理財》記者的專訪。
直面壓力
《新理財》:當前,經濟速度放緩,財政收入增速也呈放緩態勢,緊日子和苦日子,將成為財政的常態,在這種常態下,北京市財政局會采取什么措施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如何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
李穎津:今年以來,北京市面對經濟和財政收入雙下行的壓力。財政部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統籌資金保障重點支出需求。
一是落實好中央財稅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近年來,北京市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減稅降費要求,發揮稅收政策調節作用。第一,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消除對貨物、服務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所產生的重復征稅等問題,有利于促進相關產業分工細化和技術進步。截至4月底,北京市51.4萬戶試點納稅人順利完成稅制轉換,97.5%的試點企業稅負下降或持平。第二,落實對部分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或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的稅收優惠政策,起到助推小型微利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作用。經初步測算,惠及全市13823戶小微企業,年減稅約1.97億元。第三,落實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稅收優惠政策,對股權激勵獎勵可在五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技術人才來京發展,激發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活力。
二是加強稅費征管,堵塞收入漏洞。財稅部門在征收和管理兩方面下功夫,確保財政收入依法、序時、科學入庫。一方面,依照法律法規及時足額組織稅收收入,嚴禁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超越權限多征、提前征收或者減征、免征、緩征應征稅款,絕不收取過頭稅。另一方面,加強對稅收收入的監測和分析,及時預警收入走勢,提升分析研判水平。
三是用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為培育符合首都特點的重點產業發展,提升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用好產業發展引導專項資金,促進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支持現代服務業及新興產業發展。安排科技、文化、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第二,鼓勵大眾消費。安排商業流通、旅游等專項資金,搭建促消費公共服務平臺,鼓勵網絡消費、旅游休閑等新型消費業態,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基礎作用。第三,保持投資動力。安排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資金,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提升、產業培育、區域協同發展等領域的重點項目,發揮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四是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挖掘市場潛力。用好政府性購買支出這一財政政策工具,為經濟發展“添動力”。一方面,根據財政收入水平,合理安排財政支出規模,加大政府性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力度,通過杠桿效應帶動和引導社會投資和消費。另一方面,合理運用政府首購、訂購等政策手段,對新技術新產品、節能環保產品等加大政府采購力度,引導企業進入政府鼓勵發展的行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
五是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放大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建設與管理。在財政資金支持經濟發展過程中,北京市注重把握政府和市場的職能邊界,通過完善財政資金的市場化投入方式,形成政府與社會支持經濟發展合力。第一,做大做強產業扶持引導基金。按照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和政府投入逐步退出競爭性領域的要求,將政府出資設立基金作為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和多種所有制資本相互促進的聯動互補作用,重點支持外部性強,基礎性、帶動性、戰略性特征明顯的產業領域尤其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積極促進資本、技術和市場相融合。截至2014年底,由北京市財政支持設立基金29支,財政資金認繳出資額443億元,吸引其他資本1877億元,財政資金平均放大倍數達5.24倍,顯現出政府基金資金對資本的聚集效果。第二,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模式)。研究制定《北京市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北京市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框架文件,將推廣運用PPP需要提前設定的規則,抓緊向具體實施環節和操作細節上延伸;同時,將PPP模式的適用范圍,初步選擇為軌道交通、垃圾、保障房、停車、養老等領域,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六是統籌平衡各類政府資金,為全市重點工作開展提供財力保障。面對嚴峻的財政收支矛盾,北京市財政部門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統籌“三本預算”資金,聚焦支持民生改善、保障城市運行、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經濟質量、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全市中心工作,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
預算先行
《新理財》:今年是新預算法實施的第一年,對預算公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北京在預算公開細化方面有哪些新亮點?
李穎津: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北京市2015年市級部門預算公開工作穩步深入推進,體現了以下新亮點。
一是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2015年,上報市人代會審議部門預算的市級部門共120家,除涉密部門,均按要求公開本部門預算。市級部門預算公開范圍已基本涵蓋了除涉密部門外的政府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
二是公開內容進一步豐富。在2014年增加公開內容的基礎上,首次隨部門預算一并公開政府購買服務信息、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使預算內容更加完整。
三是細化程度進一步加強。2015年,首次將部門預算全部細化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并按照支出經濟分類科目公開基本支出。
四是報表體系進一步健全。2015年重新設計了部門預算報表體系,實現了上會、批復、公開三個環節的報表體系的統一,確保實現財政部提出的“部門預算應將同級財政部門批復的預算表全部公開”的要求。
五是公開形式進一步創新。在以往通過部門網站公開預算的同時,今年首次與“首都之窗”網站進行合作。各部門預算信息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還全部在“首都之窗”網站的“2015年市級部門預算公開專題”集中展示,便于接受輿論媒體和社會公眾的查閱和監督。
《新理財》:據了解,我國個別省份已經要求將預算績效信息面向社會公開,請問,北京市預算績效信息何時能夠面向社會公開?
李穎津:北京市高度重視預算績效信息的公開工作,也正在逐步推進相關工作。2015年北京市已將各部門的部門整體績效目標隨部門預算提交市人代會審閱,并面向社會公開。
《新理財》:事前績效評估是北京市財政局在全國率先探索的預算績效管理手段,在預算編制的前期引入績效理念,非常超前。請問,北京市財政局在事前績效評估結果的應用力度上如何?是不是將結果全部應用到了預算編制中?
李穎津:在《北京市財政局關于編制2015年市級部門預算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實行預算安排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促進績效管理與預算編制的結合。預算部門當年被評價項目出現結果為一般的,該部門下年度預算控制數扣減5%;結果為較差的,扣減10%。同時,對事前績效評估的項目的評估結果為不予支持的項目,不安排預算。”結合2014年對各預算部門的績效評價結果,北京市已對4個預算部門的2015年預算控制數進行了核減,共核減5989萬元;對7個不予支持的項目,從列入2015部門預算的項目庫中剔除,沒有安排2015年預算。
盤活存量
《新理財》:今年北京市財政局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及相關配套性文件,請問下一步采取什么樣的具體措施來落實,如何建立盤活存量資金的長效機制?
李穎津:今年以來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等各項要求,在消化盤活現有財政存量資金的同時,圍繞加快預算執行這個核心,研究建立避免新增財政存量資金的長效機制。
一是細化預算編制。提高年初預算批復率,要求除固定資產投資、大額專項資金外,其他資金原則上年初批復率要達到75%以上。
二是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從2015年起,由北京市財政部門牽頭編制2016-2018年中期財政規劃。同時,在重點領域選取試點部門研究編制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劃,加強項目滾動管理和儲備,提高預算的預見性和可執行性。
三是嚴格預算追加。在年度執行中,原則上不辦理預算追加,確需申請追加預算的,除特殊事項外,要求各預算部門于8月底前將追加預算的申請報財政部門,規范預算調整。
《新理財》:在一定程度上,PPP模式也是盤活存量的一種探索,那么目前北京市推廣運用PPP模式的階段性情況如何?
李穎津:2014年10月至今,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陸續出臺一系列關于引進社會資本的政策文件,并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作為吸引社會資本的重要方式。北京市財政局積極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要求啟動相關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結果。
北京市財政局已正式設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中心,負責我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面政策研究、項目儲備、項目評估、宣傳引導、信息統計等工作,并且草擬了《北京市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目前已完成向市級相關單位征求意見的工作,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考慮我市的實際情況,已與市發展改革委就PPP項目聯審制度以及責任分工初步達成一致。
《新理財》:請您談談北京市財政局探索推廣運用PPP模式的創新之處?
李穎津:推廣運用PPP模式涉及部門多、情況繁雜,依靠某個部門單獨推動存在較大障礙,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北京市財政局擬在組織機構、債務化解、融資支持等方面進行創新:
一是倡導設立北京市推廣運用PPP工作的聯席會制度,由市財政局和市發展改革委為雙主責單位,總負責我市推廣運用PPP工作,包括項目庫建設、項目評估、信息披露以及競爭性磋商、采購管理等方面的指導工作。
二是將推廣運用PPP模式與化解我市地方政府性債務以及財政中期規劃編制相結合。研究運用PPP模式化解我市軌道交通、中小河道治理等行業的債務問題,利用下降的債務規模空間服務更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建設項目。同時,積極研究將PPP項目納入財政中期規劃管理工作,實現財政中長期的管理目標。
三是積極按照財政部有關要求,研究包括設立基金支持PPP模式的多種融資支持辦法,主要考慮用于PPP項目的前期資金墊付以及增信等方面。同時,注重實現投資、價格和財政補貼的協同管理。
當然,北京市推廣運用PPP模式還存在體制機制、部門聯動協調以及綜合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分行業的具體細則還需要細化。PPP模式的下一步工作思路就是要盡快啟動PPP項目庫的建設工作,力爭在現有引進社會資本項目的基礎上,整理出一批能夠面向社會的PPP示范項目。同時結合財政部的工作安排,研究對PPP項目的融資支持辦法,注重投資、價格和補貼的聯動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