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經濟不斷迅速發展,我國的房地產業蓬勃興起。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綠化水平直接影響到城市的發展質量水平。因此住宅小區園林建設日益得到重視。本文簡要分析大樹移植的關鍵技術與操作方法,并針對大樹栽后的養護管理進行探討,為提高移植成活率提供理論依據,為大樹移植在房地產園林景觀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大樹移植;園林綠化;運輸;養護
0.引言
這年來,城市工業、交通運輸和商業迅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房屋建筑面積和柏油馬路日益增多,工廠和車輛排放的大量煙塵和廢氣進入大氣,污染了城市大氣,工業和居民用電量也逐年增多,這些“人為熱”進入大氣,使市區變暖,從而導致城市氣候的變化。春季提前,夏季延長。秋季推遲,冬季變短。城市化使生態環境惡化,大樹移植被廣泛地應用到改善城市生態 環境和綠地景觀中。大樹移植就是為了滿足某種特殊的綠化需要,對已定植多年的大樹進行再移植。此項工程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優化城市綠化的植物配置結構,滿足綠化工程的需求,對提高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和改善綠地景觀起到了積極作用。
根據城市環境特點和園林綠化的要求,多選用大規格苗木。但有些樹木的生命周期很長,即使選用大規格苗木,仍需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長,達壯年期以后才能充分發揮其最佳的綠化功能和藝術效果,以及良好的景觀效果。樹木到了壯年期樹形比較穩定。有些重點建筑工程,要求用特定的優美樹姿相配合,只有采用大樹移植的方法才能實現。
大樹能在短期內提高綠地景觀的時空價值。大樹郡有幾十年生長期,新栽后經精心養護并恢復生機,可以使新建綠地的歷史提前堪幾十年。在景觀的空間層次上,高大的樹體構成了綠地景觀空間的主導者,把景觀重點向高層擴展。
大樹進城,在短期內對恢復城市生態具有積極意義。大樹具有較高的葉面積指數和改善生態的功能,在大樹長勢詼復后,其生態效益將會發揮得更好。一顆成活幾十年的高大喬木,其葉面積總和可比其占地面積大20~75倍,而灌木和草類植物僅為5—10倍。據科學測定,大樹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的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因此大樹可以提高景觀綠地單位面積的生態效益。大樹移栽的同時也給下層的植物提供較好的水濕及庇蔭條件,利于中、下層次景觀植物的發育;提高葉面積指數,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有效土地面積的生態效益。
大樹移栽一般是指胸徑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和胸徑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生貨)。因移栽樹種、年齡、季節、距離、地點等不同而移栽難易不同,必須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技術方案。
1.大樹移植前的準備
一般易于成活的樹種有銀杏、桂花、柳樹、楊樹、梧桐、皂角、樸樹、羅漢松、槐樹、芙蓉、榕樹、香樟、廣玉蘭、無患子、青桐、欒樹、榆樹等。
較難成活的樹種有銀木、雪松、白皮松、桉樹、楠木、黑殼楠、馬尾松、褂木、黑松、油杉等。一般選用鄉土樹種,經過移栽和人工培育比異地樹種、野生樹種容易成活,樹齡越大成活越難,選擇時不要盲目追新追大。根據確定好的樹種、品種和規格,通過多渠道聯系和實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確定好樹種的來源,并落實到具體樹木。同時作好移栽前各項準備工作,如:大樹處理、修路、設備工具、人員,辦好準運證和檢疫證等。
根據綠化工程的要求做出詳細的樹種規劃圖確定好定植穴點,并根據移栽大樹的規格挖好定植穴,定植穴內做好排水措施,以卵石鋪底上覆10cm厚細土。準備好栽植時必須的設備、工具及材料,如吊車、鐵鍬、支撐柱、肥料、水源及澆水設備、地膜等。
2.大樹起挖與運輸
2.1移植時間
移植時間應選擇所移植樹種最合適的種植季節。落葉樹最合適移植的時間為秋季落葉后到次年春季發芽前;常綠樹一般適合在春季移植。
2.2大樹的起挖、包裝
大樹起挖前必須拉好纜風繩,做臨時固定,其中一根必須在主風向上位,其余均勻分布、均衡受力。同時在樹干上做好主觀賞面和樹木陰陽面明顯標記。
大樹移植起挖的根盤或土球直徑必須達到樹干胸徑的6倍以上,土球厚度必須包括大量的根群在內。生長較弱或非種植季節移植的大樹,土球必須適當放大。土球直徑在2m以下的,可用草繩軟包裝;2—3m的,應采用雙層或多層反向網包裝并腰箍;3m以上的,需采用土臺形方箱硬包裝。
挖掘時切根處理的根莖剪口大于2m的必須進行傷口修復和消毒防腐處理。
2.3大樹的裝卸與運輸
大樹裝卸運輸需周密計劃,起吊機具、起吊重量和裝載重量必須超過樹木和泥球包裝物總重量,并留有充分余地。起吊機具、運輸車輛停放位置必須事先踏勘,確定方案,按圖作業。
裝卸起吊時起吊繩一頭必須兜底通過重心,另一頭毪在主干中下部,使大部分重量落在泥球一端,嚴禁吊繩結縛樹干起吊。軟包中的泥球和起吊繩索接觸處必須填木板或汽車輪胎保護泥球均衡受力,不使吊繩勒進泥球。
起吊裝運時根部必須放在車頭,樹冠倒向車尾順車廂 裝運時應做到輕裝、輕卸、輕放,不得拖拉,確保土球不破碎,根盤無擦傷、撕裂,裸根樹木根系不損傷,樹干保持完好,不傷干、不折冠。
運輸樹木做好遮陰保濕、防風、防曬、防雨、防凍和防盜等工作。同時保持車速平穩,符合交通運輸規定。
3.大樹栽植和養護
3.1大樹移栽的時機
最佳移栽時機是早春或新枝木質化后進行。大樹帶土球移栽及較易成活的落葉喬木裸根移栽,加重修剪,均可成活。需帶大土球移栽較難成活的大樹可在春季土壤帶土移栽,但要避開嚴寒期并做好土面保護和防風防寒。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節,由于樹木蒸騰量大,移栽大樹不易成活,如果移栽必須加大士球,加強修剪、遮蔭、保濕也可成活,但費用較高。雨季可帶±移栽一些針葉樹種,由于空氣濕度大也可成活。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的冬季,樹體地上部處于休眠狀態,也可進行大樹移栽。春秋季節最適宜大樹移植,個別樹種可在夏季移植。
3.2大樹處理
移栽大樹必須做好樹體的處理,對落葉喬本應對樹冠根據樹形的要求進行重修剪,一般剪掉全部枝葉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樹冠越大,傷根越多,移栽季節越不適宜,越應加重修剪,盡量減少樹冠的蒸騰面積。對生長快、樹冠恢復容易的槐、楓、榆、柳、芙蓉等可進行去冠重剪。需帶土球移栽的不用進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栽的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對根系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并加大樹冠的修剪量。對常綠喬木樹冠砬盡量保持完整,只對一些枯死枝、過密枝和樹干上的裙枝進行適當處理,根部大多帶土球移栽,不用修剪。
為了保證大樹成活,促進樹木的須根生長,常采用多次移栽法、預先斷根法、根部環剝法,提早對根部進行處理。起樹前還應把樹干周圍2—3m以內的碎石、瓦礫、灌木叢等清除干凈,對大樹要用3根支柱進行支撐以防倒伏引起工傷事故及損壞樹木。成批移栽大樹時,還要對樹木進行編號和定向,在樹于標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栽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滿足對避蔭及陽光的需求。
3.3大樹挖掘和包裝
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挖掘軟材包裝移栽法,適用于挖掘圓形土球,樹木胸徑為10~15cm或稍大的常綠喬木,用蒲包、草片或塑編材料加草繩包裝。落葉喬木~般采用休眠期樹冠重剪,盡量保留較大較多根系的裸根移栽法,挖掘包裝相對容易。大樹移栽時,必須盡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樹木胸徑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臺進行包裝,但不宜超過3m,盡量多保留根系。
3.4大樹的吊運
大樹吊運一般采用起重機吊裝或滑車吊裝,汽車運輸的辦法完成。吊繩盡量采用鋼繩,小規格樹木可用吊帶,因為超過30cm的大樹有吊帶易拉傷樹皮。樹木裝進汽車時,要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根部土塊靠近駕駛室。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軟繩扎緊,樹冠也要用軟繩適當纏攏,土塊下墊木板,然后用木板將土塊夾住或用繩子將土塊縛緊在車廂兩側。一般一輛汽車只吊運1株樹,若需裝多株時要盡量減少互相影響。無論是裝、運、卸時都要保證不損傷樹干和樹冠以及根部土塊。非適宜季節吊運時還應注意遮蔭、補水保濕,減少樹體水分蒸發。
3.5大樹定植
樹穴應比大樹土球徑寬1m左右,做好栽植穴的消毒處理。大樹運到后必須盡快定植。首先按照施工設計要求,按樹種分別將大樹輕輕斜吊于定植穴內,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配合吊車,將樹冠立起扶正,仔細審視樹形和環境,移動和調整樹冠方位,將最美的一面向空間最寬最深的一方,要盡量符合原來的朝向,并保證定植深度適宜,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繩包或箱板(草片等易爛軟包裝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開),分層夯實,分層澆水。一般分兩次進行支撐,第一次支撐的作用主要是為防止倒伏,第二次等澆水土球完全沉降后固定支撐。
定植后的大樹應注意排水,防止樹穴積水。大樹移植最關鍵的—點在于±球和栽植穴的消毒處理。個別樹種要進行輸液處理,以保證移栽后大樹的養分和水分供應。
3.6大樹的養護管理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養護管理是~種長期的、反復的、技術要求較全面的工作。養護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大樹栽植后的成活率和景觀質量。
(1)培土扶正。新植大樹受到大風和透雨后,可能出現土層沉陷、樹干傾斜、積水等現象,應及時培土,扶正樹干,搗實并加支架固定,保證大樹主干生長端直。
(2)澆水排水。水分是大樹成活的關鍵,新植大樹需澆足“定根水”,并根據氣候于旱情況及時補充水分。在低洼地區及多雨季節,樹池內積水,應及時開溝排水,以免土壤通氣不良,導致根部腐爛。
(3)松土除草。城市中的大樹樹池土壤由于澆水及人為踐踏,土壤表層趨于板結,影響土壤透性并造成雨水徑流,需經常疏松表土,并除去樹池內的雜草。
(4)施肥。大樹在進入正常生長后需適量施肥。樹木的需肥量與樹種及生長習性有關,樹種的不同施肥用量也不同,隨著樹木生長旺盛期的到來,施肥量逐漸增加,生長旺盛期以前或以后施肥量相對減少。追肥多為速效無機肥,在每年大樹的生長期可進行2—3次土壤追肥。
(5)抹芽修剪。
(6)防治病蟲害。
4.移栽后的水、肥管理
(1)旱季的管理:6—9月,大部分時間氣溫在28℃以上,且濕度小,是最難管理的時期。如管理不當造成根干缺水,樹皮龜裂,會導致樹木死亡。這時的管理要特別注意:一是遮陽防曬,可以在樹冠外圍東西方向“幾”字型,蓋遮陽網,這樣能較好地擋住太陽的直射光,使樹葉免遭灼傷;二是根部灌水,往先預埋的塑料管或竹筒內灌水,此方法可避免澆“半截水”,能~次澆透,平常能使土壤見干見濕,也可往樹冠外的洞穴灌水,增加樹木周圍土壤的濕度;三是樹南面架設三角支架,安裝~個高過樹1m的噴灌裝置,盡量調成霧狀水,因為夏、秋季大多吹南風,安裝在南面可經常 給樹冠噴水,使樹干樹葉保持濕潤,也增加了樹周圍的濕度,并降低了溫度,減少了樹木體內有限水分、養分的消耗。沒條件時可采用“滴灌法”,即在樹旁搭一個三角架,上面吊一只儲水桶,在桶下部打若干孔,用硅膠將塑料管粘在孔上,另一端用火燒后封死,將管螺旋狀繞在樹干和樹枝上,按需要方向在管上打孔至滴水,同樣可起到濕潤樹干樹枝、減少水分養分消耗的作用。
(2)雨季的管理:春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這時主要應抗澇。由于樹木初生芽葉,根部傷口未愈合,往往會使樹木死亡。雨季用潛水泵逐個抽干穴內水,避免樹木被水
浸泡。
(3)寒冷季節的管理:要加強抗寒、保暖措施。一要用草繩繞干包裹保暖,這樣能有效地低御低溫和寒風的侵害;二是搭建簡易的塑料薄膜溫室,提高樹木的溫、濕度;三是選擇一天中溫度相對較高的中午澆水或葉面噴水。
(4)移栽后的施肥:由于樹木損傷大,第一年不能施肥,第二年根據樹的生長情況施農家肥或葉面噴肥。
(5)移栽后病蟲害的防治:樹木通過鋸截、移栽,傷口多,萌芽的樹葉嫩,樹體的抵抗力弱,容易遭受病害、蟲害,如不注意防范,造成蟲災或樹木染病后可能會迅速死亡,所以要加強預防。可用多菌靈或托布津、敵殺死等農藥混合噴施。分4月、7月、9月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連續噴此類藥,每星期一次,正常情況下可達到防治的目的。
整齊疊放,樹冠展開的樹木用繩索捆攏樹冠,疊放層以不壓損樹干(冠)為宜,樹身和車板接觸處應用軟性襯墊保護和固定,防止損傷樹枝。
5.實例
某小區內所有的車行道和人行步道兩側均種植冠幅大、遮蔭好的落葉喬木,即使在停車場區域,停車位間隔也種植大喬木。
車行道兩側主要以草坪和大喬木為景觀特點,林冠下通透性好,給人以舒朗整齊的感覺。人行步道兩側配植不同季節開花的灌木,適于人們細細觀賞。
選擇秋季色葉觀賞性好的喬木樹種,不同的街區應分別選用不同的大喬木加以區別。花灌木的配植除了考慮到在人行道上行人的觀賞要求外,還考慮到居民從室內或在陽臺上的觀賞效果。同時注意冬季植物的枝條不會擋住射向室內的陽光。
小區宅間綠地植物種植體現疏朗、明快,以落葉喬木、矮灌木和花色艷麗或枝葉觀賞價值高的植物為主。根據總體規劃組團劃區,在植物種類選擇和配置上有所不同,形成特色分區。
遮陰樹種:常綠闊葉樹廣玉蘭;常綠針葉樹雪松;落葉樹柳樹、銀杏、黃連木;觀花樹白蘭、桂花;觀果樹梨樹、李樹、桃樹、柿子樹。
應用上述技術,本公司共移植了上述各類樹種238株,其中銀杏移栽存活率100%,移植成活的大樹,生長兩年后冠幅接近3m,枝繁葉茂,景觀效果好。當綠色蔥蘢、景色宜人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道路兩旁,銀杏成林,濃蔭蔽日,鳥語花香;碧綠的草坪,像一幅幅巨大的地毯向遠方伸展。城市居民時時感受身居綠色自然懷抱。
大樹進城,是一條快速發展綠化的捷徑,促進了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的提前形成。經過建設者的精心雕琢,挖掘開發了當今城市資源,迎合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