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撫育管理就是通過對中幼齡林采取科學合理的撫育措施,達到促進林木生長,優化林分結構,提高森林質量的目的。本文就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重點進行深入討論。
【關鍵詞】森林;撫育管理;重點
0.引言
我國造林面積始終保持在世界第一,但森林質量差的局面始終沒有根本性改變。我國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85.88立方米/公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根本問題是“重造輕管”,沒有長期而有效的開展森林撫育工作,導致森林質量差,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低。森林撫育管理工作內涵豐富,包括森林撫育、林分改造、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采伐更新、林產品利用等各種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人工作業措施,優化林分結構,提高林地生產力,提升森林質量和綜合效能。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是增加森林面積的基礎,管就是加強撫育管理工作,森林撫育管理是提高林分質量、增加蓄積量有效途經。提高質量增加蓄積,就必須在大力開展綠化造林的同時,千方百計地強化對現有森林的撫育管理工作,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森林質量,以實現森林蓄積量的快速增加。
1.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問題
1.1森林撫育資金不足
部分作業小班林木密度過大,撫育工作量大,施工勞力投入多,撫育成本高,超過了補貼標準費用。另外,撫育間伐對象主要為弱勢木、被壓木,材質較差,平均胸徑小,銷售價格低,成本沖減少,不能彌補資金不足。
1.2中幼林撫育不到位
實行天保工程以來,我國多數地區中幼林從未撫育過,林分質量差,結構復雜,存在著一次撫育不到位的問題,達不到森林撫育真正的目的。應當縮短撫育周期,增加撫育次數,確保林木健康生長。
1.3林業機械化程度低
林業機械化程度低是普遍的問題,這與現代林業建設明顯不符,而森林撫育又最適宜推廣機械作業,如小型割灌機、整枝機、粉碎機以及集運機械等,使用割灌機1工相當與人工的3-5工,降低成本50%以上。
2.加強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對策
2.1轉變管理方式
植樹造林是發展林業,開展森林撫育管理工作也是發展林業。長期以來,我們在造林和營林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誤區,把增加森林數量作為營造林工作的重點任務,對森林實行粗放經營,重取輕予,重造輕管,過分強調了森林的生產功能。做好森林撫育管理工作,有效地維護了生物多樣性,提高了林地生產力,增強了森林更新的能力和活力,確保了森林多種效益的發揮,是拓展林業發展空間、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
2.2優化森林結構
經過森林撫育,能夠清除雜灌木、病腐木、枯立木、被壓木、霸王樹、非目的樹種等,林分通透性能夠明顯增強,健康狀況逐步好轉,林分結構得到有效調整,林相顯著優化。
2.3提高林分質量
我國目前現有的森林,中幼林所占比例較大,而且林分密度大、效能低,如果得不到及時撫育,林分抵抗災害的能力將會逐步降低,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通過實施森林撫育管理,林分的生產力提高了2倍以上,撫育經營后的林相明顯改觀,殘破林分得到根本整治,目的樹種天然更新能力同比提高3-5倍,生態功能明顯修復。
3.當前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重點
3.1明確管理任務
森林撫育管理是發展現代林業的永恒主題,是實現林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要解決好林業發展方式落后、經營管理粗放、質量效益低下等突出問題,根本途徑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為了更好的進行森林撫育管理工作,應成立由專業技術人員、林區管理人員和一線護林人員組成的中幼林資源清查小組,對照森林資源臺帳逐林班、小班對現有中幼林資源的面積、分布、林種、林齡、立地條件、生長狀況等因子進行全面核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后根據調查結果確定今后3至5年的中幼林撫育任務,為中幼林撫育的持續開展打下基礎。
3.2轉變造林觀念
多年來,在廣大林業工人心目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觀念:中幼林撫育的對象就是我們造的人工林,撫育方式就是砍灌除雜。“雜灌林不是林”的觀念根深蒂固,導致大面積闊葉雜木林、天然次生林得不到很好的管理,自生自滅。事實上,闊葉雜木林、天然次生林在發揮森林生態功效上優于人工林。為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我們應將闊葉雜木林、天然次生林的撫育管理納入到中幼林撫育之中,對大面積闊葉雜木林、天然次生林進行以修枝、透光、砍除藤蔓為主的撫育,對人工林間分布的闊雜林等進行修枝培育,以逐步改變林分過純、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的局面。
3.3合理科學規劃
在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本著先幼齡林后中齡林、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過密林后次密林的原則,按照中幼林撫育有關技術規程編制短、中、長期中幼林撫育規劃和年度撫育方案。在撫育方式上,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區別林地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實行分類撫育和管理,并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在每年開展撫育作業前根據動態監測結果對撫育任務、方式和開展時間進行適度修正,力求效益、效率最大化。凡是撫育作業范圍內的林地,不管是人工林,還是雜灌林、天然林,都得到有效的管理,森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4加強員工培訓
為使中幼林撫育工作科學、有序開展,改變多年來粗放管理的工作局面,對參與撫育作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和撫育職工進行理論培訓和現場培訓。通過培訓,使專業技術人員能準確把握在哪些林分、在什么時間開展撫育,撫育達到什么效果;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明確撫育強度多大、保留什么、伐除什么;具體施工作業的職工了解砍伐質量要求、作業技術要領。同時,按外業調查方法和精度要求,設立固定樣地,建立樣地調查記錄,制作林地和樣地的伐前、伐中、伐后影像資料。在撫育過程中要求施工人員深入作業現場,跟班作業,嚴密監管;工程技術人員定期不定期進行技術指導、檢查驗收,及時糾正錯誤,修正方案;場領導巡回檢查、深入督導、重點抽查,對不合格的工程一律要求返工,并追究有關技術人員和現場施工人員的責任。
3.5協調解決問題
由于中幼林面積大、分布廣,各撫育作業地塊之間和地塊內部林分、立地條件等千差萬別,在制定方案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具體問題。因此,負責各林班撫育作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應定期碰頭,邀請熟悉林情、地情的林業工人參加,共同商討最佳施工方案,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糾正、整改出現的失誤。
4.總結語
總而言之,由于森林撫育受政策和資金制約,加上近年來受到勞動工資增長、生產成本增加等因素制約,群眾開展森林撫育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加快森林撫育已成為當前林業工作的迫切任務。我們應抓住有利時機,嚴密科學規劃,嚴格質量要求,探索出一條管理科學、行之有效的中幼林撫育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新華.如何做好森林撫育管理工作[J].新疆林業,2011(2):44-45.
[2]劉德文.淺析森林撫育管理及作業方式創新[J].內蒙古林業,2011(10):16-17.
[3]謝洪容.人工幼齡林的撫育與管理[J].建材發展導向,2014(3):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