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磚廠制磚窯爐的余熱利用屬于空白。現在國內窯爐余熱利用,采用安裝制氣鍋爐以及發電等手段。制磚窯的余熱利用考慮安裝制氣鍋爐,該項目完成后,可創造年產值600余萬元,利潤500余萬元,有效降低職工工作場所的溫度,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可使企業制磚產品降低成本,有效占領產品市場。使產品出窯時的溫度有效降低,提高卸磚速度,增加產量。為企業長遠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課題屬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支持,初步論證年可節約11000噸煤,可降低窯尾溫度,該項目可申請國家政策節約獎勵300余萬元。
【關鍵詞】余熱利用;制氣鍋爐;技術;產業支持;研究
1.制磚窯產生的余熱
由于國內對隧道窯余熱利用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余熱利用率較低,除少量余熱利用磚坯干燥外,隧道窯大部分產品冷卻熱量直接廢棄,從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和熱源污染。
針對焙燒窯發熱量高,高溫帶分布過長等具體情況,通過余熱鍋爐將窯內多余的熱量吸收,用于礦區職工洗浴,冬季生活供暖,為窯爐溫度控制、提高產量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可以大幅度減少熱源污染的程度,充分發揮窯爐余熱的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隨著國家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即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走清潔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節能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對工礦企業節能情況、能源消耗情況更加關注的情況下,清潔生產的開展,節能降耗成為一個企業發展、壯大并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磚廠每天生產過程中廢棄的熱量對廠區工作環境、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已不能滿足保護環境、清潔生產和節能的國家產業發展要求,給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
隧道窯余熱制汽項目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技改項目,是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手段,對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2.余熱制氣鍋爐
2.1余熱制氣鍋爐技術研究
為了對焙燒窯尾部的余熱加以利用,6.9米寬的兩條制磚窯可上馬兩臺低壓余熱蒸汽鍋爐,產生的蒸汽供礦區職工洗浴使用。一臺低壓余熱鍋爐的蒸發量為2.5噸。根據對同規模矸石磚廠余熱鍋爐的調研,確定安裝總規模為5.0t/h。兩條窯分別安裝一臺2.5t/h余熱鍋爐,同時建設配套的蒸汽管網。
2.2余熱制氣鍋爐結構及工作原理
為了對焙燒窯尾部的余熱加以利用,6.9米寬的兩條制磚窯可上馬兩臺低壓余熱蒸汽鍋爐,產生的蒸汽供礦區職工洗浴使用。每臺低壓余熱鍋爐的蒸發量為2.5噸。目前冬季每小時用汽量為25噸,夏季每小時用汽量為8噸,春、秋兩季每小時用汽量為15噸,因此,磚廠產生的余熱能夠被全部利用。通過多次調研生產廠家及用戶,認為采用低壓余熱鍋爐價格低,性能可靠,生產周期短,能夠滿足需要。因此,決定選用余熱鍋爐形式,收集余熱利用。
目前制磚窯爐的冷卻帶溫度高達900℃以上,磚坯出窯時溫度高達300℃以上,這么高的溫度,嚴重影響了卸磚,加之有些單位卸車位少,自然冷卻時間長,窯車循環速度慢,因此生產效率很低,一直不能達到預期的產量,這些大量的熱能不能有效利用,既造成大量的浪費,又制約生產,由于熱值高,造成車間環境溫度升高,給職工的生產、工作環境帶來嚴重影響,過高的溫度又會大大降低窯爐的使用壽命。
(注:采用制磚窯溫度實際運行變化圖)
2.3 余熱制氣鍋爐安裝技術參數
2.3.1鍋爐主要技術參數
設計蒸發量:2.5噸 鍋筒規格:?900×12 集箱規格:?273×8
受熱面管子:?51×3 受熱面面積:125m2
2.3.2結構設計
在結構上我們改進吸收原有的設計模式,在制磚窯頂橫向布置受熱面,這樣便于布置受熱面和鍋爐安裝改造,并對其不足之處進行了改造,原設計的鍋爐水循環為左側下降管,右側為上升導汽管,中間布置一組受熱面,經過改進,我們將左右設計成對稱結構形式,每側布置4根下降管,7根上升導氣管,中間交叉布置兩組受熱面,這樣,鍋爐的結構更加合理。單位長度可大幅增加鍋爐受熱面。在鍋爐的進口部位,為了降低磚車的穩定驟降對燒結磚質量的影響,適量增加鍋爐集箱長度,減少受熱面布置的密度。
磚車經過鍋爐后,都有一個表面溫度上升的過程,為了有效利用這一部分熱量,可增加尾部給水余熱蛇形管,廠內彎制,現場施工,根據爐窯的斷面形式懸吊于窯頂。
2.3.3鍋爐的受熱面設計
因制磚窯冷卻段的物料溫度低于900℃,因此鍋爐的受熱面設計上不能偏于保守,受熱面設計小的話,正常運行時,達不到鍋爐設計蒸發量,冷卻段的熱量也不能有效的吸收,磚車在冷卻段冷卻時間長,起不到好的作用。因此,我們一方面將受熱面增加到120~130㎡,另一方面增加尾部給水預熱管,確保鍋爐有足夠的出力,達到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2.3.4鍋爐附件配置要求自動控制方面
余熱鍋爐與其它鍋爐的運行不同,煤矸石制磚窯與鍋爐連為一體,一旦運行起來,余熱鍋爐就不能停,這樣,對鍋爐各配套設備,以及自動控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各方面全部采用高端的配置。每臺爐上配備兩只普通水位計,兩只雙色水位計,水位控制部分采用浮球式傳感器,鍋爐閥門配置2.5Mpa等級的閥門,一次儀表采用高等級儀表,電控柜采用南京仁泰鍋爐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的電腦控制,可對四臺鍋爐同時采用集中控制,鍋爐的運行壓力、溫度參數數字顯示,可實現鍋爐的低水位控制和高水位報警。煤矸石制磚窯的余熱鍋爐大都距控制室較遠,因此除進行控制鍋爐正常運行外,還對每臺鍋爐的兩個雙色水位計進行遠程集中監控。
2.3.5余熱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
(1)系統出力的計算。
生產供汽損失:5.0t/h
鍋爐排汽損失:1×5×2%=0.1t/h
鍋爐汽水損失:1×5×2%=0.1t/h
鍋爐補給水量:5+0.1+0.1=5.2t/h
因此,確定化學軟水站出力為6t/h。
(2)擬定主要設備選型。
軟化水系統采用鍋爐廠配套的鈉離子交換器。水處理能力6t/h。
2.4實施效果
項目的研究成果不但可以直接應用于磚廠,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經濟效益顯著。
經初步分析,項目計算期內,每年可節約標煤5913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5492.06噸,二氧化硫50.26噸。年平均節能收入為604.44萬元,投資回收期為0.61年。項目具有較好的財務盈利能力,投資風險小,增長效益穩定。
3.結論
本項目是在國內多套矸石隧道窯余熱鍋爐裝置設計的基礎上,結合國內近年來的實際運行經驗,在穩妥可靠的前提下進行改進和提高,技術裝備立足于國產化。通過完善及改進工藝,改進設備結構及材質,使本余熱利用裝置的技術與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力爭該裝置技術上更穩妥、性能上更可靠、操作上更方便、投資更省。本項目在環境保護、勞動安全方面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達到國家劃定的要求。項目投產后經濟效益明顯,同時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巨大的,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孟耀宗,沈春寶.冶金化鐵爐余熱利用大有潛力[J].節能,1984(3).
[2]張協申.煤矸石磚窯余熱利用研究[J].應用能源技術,2011(2).
[3]陳奇源.余熱鍋爐技術改造及其效果[J].廣西節能,1999(3).
[4]曹家甡.余熱鍋爐技術進展[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文集[C].2002.
[5]周玉磊.提高余熱利用水平 實現循環經濟[N].中國冶金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