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隨著同安、翔安兩區開發建設,經濟快速發展,居民人口不斷增加,工業及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如何保證供水,提高供水保證率,事關兩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因此遇到管道破壞漏損時如何進行及時有效的措施,盡量縮短搶修時間和預防漏損,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多年工作實踐經驗,主要談一談供水管道漏水成因及其相應的防治措施和搶修要點。
【關鍵詞】管材質量;供水管道;滲漏;汀溪
1.供水管道的漏水原因分析
通過對管道漏水情況的分析,筆者認為針對我處所轄管網主要的漏水原因分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管網老化:供水管網使用年限較長,管網老化嚴重,容易引起管材接口漏水和提高管道爆管機率。
(2)管材質量差,根據已使用的管道管材分析:預應力水泥管、鋼筋砼壓力管管材組織比較疏松、質脆、易生氣孔、結垢嚴重、粗糙系數較大;玻璃夾砂管比較疏松、質脆、強度低抗壓性能差,在裝卸和安裝過程中易產生裂縫;塑鋼管壁厚度太薄,強度低抗壓性能差;塑料管管壁薄厚不均,抗老化性能差;卷板鋼管偷工減料,部分管段采用較薄鋼板制作,鋼管未按焊接規定要求焊接,出現焊縫有氣孔、砂眼。
(3)施工技術落后:由于供水管材本身特點所形成的施工工藝,給管材安裝施工帶來不便。原有施工方法單一、復雜、技術落后,再加之施工質量良莠不齊,安裝質量很難得到保證,給供水管網帶來事故隱患。在接口過程中,油麻填塞得不均勻,石棉水泥口敲打不密實,因此在天氣溫差大的時候,接口來回脹縮,形成了接口滲漏現象。剛性接口漏水率較高,由于接口的剛性太強,當管底土層出現不均勻沉降時,使管道產生縱向斷裂(小管徑)或承口處斷裂(大管徑)。
(4)支墩后背土質松動:在大管徑的彎頭、三通等處。推力較大,若支墩后背土質松動,可使彎頭或三通處的接口拉開,引起漏水。
(5)管道附屬設施:閥門銹蝕、磨損、污物嵌住無法關緊,這都是長期不維修,管理不當引起漏水;由于施工人員不按圖紙施工閥門井,使井壁直接壓在管道上,井壁沉降壓壞管道。
(6)與其他管道交叉,凈距太近,沉降時容易損壞給水管道。
(7)管道防腐措施不當,特別是鍍鋅管,主要原因是埋地鍍鋅管內壁沒做防腐,管外壁防腐層太薄或者根本沒做防腐,造成管道內外腐蝕。
(8)管道設計和施工的原因:由于設計或施工的原因,導致管道發生位移而爆裂。這種位移包括不均勻沉陷的影響,或者受到各類市政建設施工時的影響,特別是需回填土改造的道路,因回填土密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使得水管發生下沉和側向位移。
(9)建筑工程施工的影響:有些建筑工程施工時由于基槽開挖較深,離給水管道較近,使管身兩側受土的壓力不均,造成給水管道損壞。[1]
2.供水管道防漏相應措施
汀溪、溪東、竹壩、小坪四座水庫負責著同安、翔安兩區生活及工業用水的原水供應任務,水源單一。供水管道全長50多公里,管線基本為單線。近年來,因供水管道是隨著供水量需求的增加不斷建設的,加上開發區規劃建設的需要,已有管線多次遷改,因此供水管道管材多樣,目前有鋼筋混凝土管、鋼管、玻璃夾砂管、球墨鑄鐵管、PVC管、PE管、塑鋼管等,且管徑不一。針對管網漏水原因,我們可采取下列措施:(表1)
管材選用方案比較
(1)結合新的城市規劃,對供水老化管網進行改造,可降低管網漏損率,提高管網的密閉性,大力改善管網供水水質,同時優化管網布局,逐步實現以最短的路程將水送達各用戶的目的,達到節水、節電、節約能源、節省自然資源的目的。
(2)接口形式。
給水管道接口必須向柔性化發展。因為柔性接口有一個回彈量,可避免不均勻沉降及微小變形時損壞管道。目前國內的鑄管廠,大部分產品的接口是須施工時打口的,只有少部分產品是橡圈柔性接口。現生產廠家較以前多,應盡量提供柔性接口管材。
(3)防腐措施。
在確定防腐措施時,金屬管道內壁要使用水泥沙漿襯里,加強對鋼管外壁的防腐措施,一定要使用特強級防腐的方法,防腐層不宜太薄。
(4)提高給水管道的施工質量。
①管道基礎。管道底部一定要平整,不得凹凸不平、含有石塊等物,管身及承口四周回填砂要夯實,做到切實著地;砌筑閥門井時,在管頂部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免井壁沉降時壓壞管道。
②管材在運輸及堆放時注意不要損壞承插口,鋪管前要嚴格檢查管材外觀質量。
③管材在施工前應嚴格檢查內外防腐是否合格,不合格者不予以施工。
④支墩的設置:一般在施工較大口徑管時,在管道系統的水平彎頭、三通、管道末端及返彎處需設置混凝土澆注的支墩。支墩的后背內須緊靠原狀土,若有空隙要用相同材料填實,以免產生位移。
⑤防止與其它管道交叉時損壞給水管道,管道相互交叉時,共凈距離不得小于300mm,給水管道應加防護套管,以免沉降時引起集中荷載,損壞給水管道。
⑥回填土必須夯實,密度應達 90%以上。
⑦建筑工程基本槽開挖時,應確保基槽邊坡距給水管道不小于 3.0 米,要派專人到施工現場監督。
⑧管道工程竣工后必須進行試壓。管道試壓是牽涉到今后管網漏損率高低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在管道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安裝質量,逐人落實管道接口部位,記錄在案,返工落實到安裝人員身上。做到一次試壓成功,避免因試壓不合格造成多次試壓,從而浪費大量水資源的情況發生;而且,管道試壓合格又能有效降低管網的漏損率,避免改造后又出現新的漏水點。
⑨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設計規模施工,不可隨意變更設計。
(5)對給水管網進行科學管理。
給水管網的管理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研究和探討管網漏水的原因和措施可避免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和能源的浪費,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強泵站運行管理,注意儀表數據變化情況,特別是壓力表和流量表的變化,發現異常要及時查找原因,派人巡查管線。
(6)加強巡查,及時隱患。目前兩區正在進行大開發,開發區建設、公路建設等,每年都會發生兩三起因工程施工引起的人為破壞管道事件,需加強與工程業主和施工單位的溝通和協調,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同時加強對閥門的檢查工作,把各轄區內的閥門井按區域承包到班組,落實到人頭,定期清理、啟閉和維護,這項工作的進行能有效地減少水量的漏失,而且對給水管網的壓力起到了平衡作用,避免了管道因壓力過高造成漏水故障。
(7)由于管材、管徑多樣,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各種管材、管徑的管道和配件,為利于及時搶修還要購置一定移動發電和抽水設備。
(8)提高管道維修人員素質。
給水管網的管理除施工管理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管理人員素質;它直接關系到給水管網管理水平及能否降低管網漏耗的大問題。為提高上崗人員的業務水平,我處制定了崗位培訓計劃,加強對從事管道維修及管理的人員進行培訓,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過硬的操作水平,又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從長遠看,減少漏損,可節約水資源,促進城市節水工作。這項工作對提高城市供水效率,保障供水安全可靠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我處及時組建搶修隊伍,水庫目前組建了一個有十多個有管道搶修經驗的人員組成的搶修隊伍,二十四小時待命隨叫隨到,發現管道破壞能及時到位進行搶修。[2]
3.結束語
供水管道的損壞漏水問題主要帶來兩方面的危害,一種是影響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城市工廠的正常生產活動,另一種是管道漏水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我們都知道目前世界的水資源嚴重緊張,節約用水是一項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供水管道漏水不僅增加了城市供水的負擔,也浪費了水資源的處理費用。為此應該組織相應的技術人員,憑借豐富的檢修經驗和檢修技能,進行定期的水資源運輸管道的檢修,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挽救,降低水資源的浪費,節約管道的維修費用,是一項雙贏的有效途徑。[3]
【參考文獻】
[1]秦燕.減少給水管道漏損的措施.科技經濟市場[J].2009(12).
[2]段存珠,王慧.嶗山區某供水管道修復工程設計.科技資訊[J].2009(7).
[3]趙緒利,張喜林.小議供水管道檢漏技術及維修.知識經濟[J].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