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也得到迅速提升,國家對“三農”問題越來越重視,對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不斷加大。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為了保證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是一項惠民工程。當前,各地區均已實施安全飲水工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但不可否認的是,安全飲水工程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從工程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著手,分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模式。
【關鍵詞】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模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家,農業的發展決定著國民經濟發展的水平,農村問題也一直是國家重視的問題,尤其是近年來,“三農”政策的提出,使得農業、農村、農民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作為國家大力建設的基礎設施,不僅可以改善農民生活飲水質量,還可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一項利民便民的政策。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運行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深刻認識這些問題才能提高建設水平,為農村、農民、農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1.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對工程管理認識不足
在安全飲水工程中,對工程建設的長效管理認識不足。長效管理即指合理規劃工程建設使工程發揮長遠的效益,在這一方面,工作人員缺乏正確的意識。沒有科學合理的思想認識的指導,工程實施過程將會出現諸多問題,大部分工作人員表面很重視工程建設,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進程緩慢,即使出現問題也不去思考解決措施。
1.2宣傳工作不到位
對安全飲水的宣傳力度不夠,使得群眾基礎薄弱,群眾參與意識低,對安全飲水認識不足,進而導致支持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有些地區群眾錯將安全的飲用水等同于看上去清潔、干凈的水,甚至有些地區群眾認為自來水不如井水和泉水好喝,導致自來水建設工程無用武之地,自來水共贏規模供大于求。除此之外,在水價制定過程中,未充分參考群眾意見,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群眾參與意識不高。由于群眾對水費制定過程不甚了解,導致水價分歧,既不利于后期項目建設完成后的水費收繳,也未能體現國家政策的民主性與公平性。
1.3管理機構職責不明確
在安全飲水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地區均設立了以水利部門為主,其他部門包括審計、財政、衛生等部門為輔的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這種模式雖然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工程建設,但也容易出現多部門共同管理的情況。一旦工程出現問題,各部門的交叉職能便會阻礙問題的解決,延緩工程進度。目前,依據國家相關條例,農村安全供水工程的建設管理一律由當地水利部門統一負責,但實際情況卻是,由于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規模較小,單位制水成本又普遍較高,當地水利部門無法獨立組織高水平的工程建設管理小組,只能退而求其次,委托給企業管理。而規模較大的工程建設由于資金投入較多,牽涉各方面問題較多,往往有特定部門單獨管理。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方面存在嚴重的機構、職責不清晰現象。
1.4運行管理資金短缺
雖然安全飲水工程屬于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問題關系重大,但仍然存在資金短缺的現象。眾所周知,一項工程不僅在建設之初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以完成工程建設,在建設完成后,仍然需要資金來運轉項目。飲水安全工程也不例外,建后的資金投入是保障工程能夠合理運行的重要基礎。但有大量村級供水工程收入較低,而運行成本較高,導致入不敷出,財政赤字,收支難以平衡,僅僅依靠收取水費遠不足以解決工程運行所需費用。
1.5管理制度不健全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不論是在當地政府水利管理部門還是在工程項目的具體建設過程中,都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尤其是在供水工程的管理維護人員的使用方面,問題頗多。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管理知識和技能不過關,不能較好的完成工程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也不能達到安全飲水的要求。特別是在農村的大多數分散供水工程中,管理人員專業素養較低,缺乏系統完善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巧,即使設備出現運行問題,也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方面存在較嚴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現象,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亟待加強。
1.6水質安全管理不足
水質安全關系著農村人畜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但不少早期建設項目,由于技術原因,未安裝水源凈化設備,在對塘水、河水等水源進行簡單沉淀、過濾之后便進入居民日常生活,這類水質安全隱患較大。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程因為資金投入不足、人民生活習慣的約束等,尚未安裝消毒凈化設備或安裝了但使用頻率較低。在農村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水質監測工作不到位,在農村分散的供水過程中,實現定時、定點的水源監測相當困難。另外,出現突發情況時,也不能及時增加監測次數。農村生活環境較為復雜,飲用水來源廣,且容易遭受生活垃圾、農田農藥、污水排放等的影響,增加了水質監測工作的難度。
2.安全飲水工程管理模式的建議
2.1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各地政府應該把握好國家加大農村基礎項目建設的有利契機,利用好國家大力投資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大好時機,發揮各部門優勢,調動各方面力量,爭取安全飲水項目建設資金。相關部門可以建立政府投資和企業融資合作的模式,多方面籌集建設資金,增加工程建設規模,改善工程建設設備。地方全力支持工程項目建設,以政府投資為引導,吸引社會資金并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項目建設,以多種方式籌集資金,保證項目建設和項目運行管理資金的全面到位,合理利用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
2.2完善飲水工程管理機制
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和總結安全飲水工程的管理模式經驗,以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中,要盡量避免出現“重建輕管”情況的出現,確保工程管理歸屬問題,真正達到項目建設服務群眾的目標。在已經建設的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對管理情況分析可知,水利部門統一規劃建設管理,做好設備維護檢查,提高工程效益,因此,工程建設所有權統一歸屬水利局,項目管理依靠水管站,完善水源監測設施以及安全保護措施,建立健全各項管理機制,理順產權歸屬問題,加強管理人員技術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以適應不斷發展管理工作需求。
2.3健全管理組織機構
當地政府可以組織專門的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小組,設立管理項目部門,選配專門人員統一規劃、管理安全飲水工作,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同時,在農村分散的供水工程中成立水質管理站,專門負責當地的飲水運行管理,使安全監測落到實處。
2.4落實水價水費收繳工作
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包括水利部門、物價局等部門,對當地水價調查取證,確定合理的水價標準,堅決取締不合理收費情況,規范水費收繳行為。依據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水費也會相應不同,由此將水價固定在一個合理區間內,有相關部門統一管理,統一收費,統一維護設備運行。實行聽證會制度和公示制度,使農民了解水價確定過程,減少農民顧慮。
2.5加大安全飲水宣傳力度
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安全飲水的重要性,使農民牢固樹立安全飲水、節約用水的意識,不斷提高工程效益,廣泛宣傳,推動工程管理模式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3.結語
農村飲水的安全關系到農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完善這一利民、惠民的政策,不僅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更好的響應國家“三農”建設的要求,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李明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J].節水灌溉,2013,7(24):45-52.
[2]孫松林.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問題[J].節水灌溉,2012,8(15):78-83.
[3]徐永亮.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J].科技信息,2013,6(25):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