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政府公共資源統一交易平臺,是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是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關鍵詞】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建立政府公共資源統一交易平臺,是國務院和省政府對廉政工作的具體要求,是創建公開、公平、公正、規范、競爭有序的經濟發展環境,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是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本文試圖從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在創新機制、規范監管、深化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角度,分析總結其建設經驗,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1.政策支持
2008年12月,市政府出臺《組建秦皇島市建設工程招投標交易中心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大平臺建設兩步走戰略,第一步,以市城鄉建設局下屬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為基礎,建立市建設工程招投標交易中心,將招標規則和程序相近的工程類項目的交易活動進行整合,納入中心統一交易。2009年4月16日,秦皇島市建設工程招投標交易中心揭牌運行,我市公共資源統一管理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招投標交易中心在創新機制、規范監管、深化改革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好成效。進場交易項目行業類別由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兩類增加到包括工業、交通、水務、港口、鐵路、電力、信息產業、民航、BT、BOT項目融資主體的選擇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單位、項目管理公司的選擇等十三類,招投標交易類別涵蓋施工、監理、勘察設計、設備材料采購、招標代理比選等。交易規模實現新突破,中心成立至2011年底,進場交易項目1758項,交易額284.7億元,交易項目同比增加42%,交易額同比增加102%。目前招投標交易中心升格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框架,創新運行機制,擴大承載能力。將工程建設招投標、土地(礦產)出讓、政府采購、產權交易、醫療器械采購、外貿、中介機構比選等各類交易活動從原主管部門中剝離,納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集中管理,形成公開、公平、廉潔高效的統一市場,政策支持是第一步。
2.規劃目標
建立一套先進、完善、實用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既要嚴格參照相關的國家標準進行設計又要確保適合秦皇島市實際特征和需求。從而實現技術先進、功能適用、性能穩定可靠、節約成本并具有擴展和兼容性,系統各項性能指標均應達到國內、市內同期先進水平;設計方案便于施工、維護、操作及保護前期投資,并且預留開放、標準接口,為今后發展、擴建、改建等留有擴充余地。
(1)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依靠網絡和軟件強化招投標監管,通過創新管理體制,理順公共資源七層業務邏輯的層級關系和職責分工,即業務操作層、業務管理層、行業監督層、行政監察層、法律監督層、社會監督層、綜合決策層之間的關系。實現管辦分離,機構分設、職責分開,建立多位一體、互為制約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機制。
業務操作層:按照公共資源交易的相關規定對交易各方主體進行業務辦理的操作。
業務管理層:對交易過程按照相關交易規定進行統一流程控制和審核管理的過程。
行業監督層:指在交易所涉及行業范圍內的相關各方主體進行共同監督。
行政監察層:指由紀檢監察機關對公共資源交易實施執紀監督。
法律監督層:指相關法律部門對公共資源交易的依法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社會監督層:指社會公眾對公共資源交易的情況進行監督。
綜合決策層:指相關領導對對公共資源交易的全面情況進行監督。
(2)為進一步構建統一標準、操作規范、公平競爭、透明高效的公共資源綜合交易管理服務新體系,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秦皇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出建立公共基礎編碼標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共資源信息服務系統、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公共資源監管監察系統(以下簡稱“一基礎、一平臺、三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規劃。“一基礎、一平臺、三系統”的啟動和建設是進一步提高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維護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秩序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2.1一基礎
公共基礎編碼標準的制定是一個覆蓋面很寬、應用范圍很廣的信息化規范工作,也是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編碼的研究和制訂重點考慮以下原則:
唯一性:基礎信息的編碼是描述對象基本屬性的唯一標識;有的編碼對象可能有多個不同描述,可以按不同方式對其進行分類編碼,但在一個分類編碼中,每一個對象只有一個代碼,一個代碼唯一標識一個編碼對象。
穩定性:基礎信息編碼要反映對象最本質的屬性或特征,要有相對的穩定性。
可擴充性:基礎信息編碼設計要考慮到長遠使用,在各類基礎信息編碼中要留有適當的空間,以保證隨著業務的發展而進行擴充和調整,但不打亂原有的體系和合理的順序。
規范性:在同一類基礎信息編碼中,編碼的類型、結構以及編寫格式必須統一。
兼容性:與相關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原有編碼等)協調一致。
實用性:代碼要盡可能反映編碼對象的特點,有助于記憶,便于填寫;數字編碼與字符編碼各有特點,但數字、字符混合編碼缺點突出:字符有大小寫之分、鍵盤錄入容易出錯,所以一般盡量避免采用數字、字符混合編碼。
2.2一平臺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指綜合利用“三系統”信息數據,為完成公共資源交易為目標的統一的電子化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市場監督、管理與服務的分離,形成統一領導、分工明確、協調有序交易過程。通過該平臺的建設,行業主管部門、管理辦公室、監督辦公室三位一體的監督制約機制得以完善。
2.3三系統
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將建立電子標書制作模塊、公共資源交易模塊、計算機輔助評標模塊、專家管理模塊、招標投標安全保障模塊、遠程投標評標等模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通過不斷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的制度體系,在法律規定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配套的實施辦法和細則,真正做到程序合法,規范操作,實現陽光交易。
公共資源信息服務系統是建設與外部信息交互公共窗口,主要包括公開政策法規、黨務建設、工程信息、企業信息、招標信息、開標信息、中標公示信息等,為實現資源信息安全共享,服務便捷,為招標方、投標方提供公平、公正、人性化的標準服務體系。
公共資源交易網的建設就是將政府采購、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土地(礦產)資源交易、產權交易等行政資源和社會公共資源的采購信息化,通過構建一個綜合性“聯內通外”的信息服務鏈和業務處理系統,將四類交易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橫向整合和集成,以此構筑一個更加公正高效、更加規范有序、更加綜合開放的招投標市場,全面提升中心交易服務、監督和管理水平。
公共資源交易網在4大業務(政府采購、建設工程、土地交易、產權交易)的基礎上,主要功能如下:發布各類政府采購政策法規、辦事指南、采購信息、招標信息、中標信息、供應商信息、中介機構信息等。為社會公眾了解政府采購、建設工程招投標、土地交易、產權交易等有關的信息提供便利。
公共資源監管監察系統主要包括交易過程監管模塊、行政監察模塊、多媒體監控模塊、投訴及處理模塊,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原則和本著監督就是服務的理念,對招投標全過程的監督,并采用多層級、多角度、多維度的監管、監察措施舉措,利用信息化成果和手段竭力打造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公共資源監管監察系統,做到監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目前,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已順利搭建。主要開展工作包括三方面:(1)統籌規劃,因地制宜,按照“場地分散,平臺統一”的總體思路制定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2)根據現工作需要,對中心的軟硬件設施進行完善;(3)研發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網絡管理平臺。我市公共資源建設經驗被推薦在召開的全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推進會上進行經驗交流。希望我們能沿著正確的方向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