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燒結機是一條移動著的燒結臺車帶,上面不斷地裝上一層均勻的爐料,爐料是用點火爐點燃的,燒結和部分冷過程卻是當臺車在真空室以上行進的過程中實現的。燒結完成并部分冷卻后,帶著燒結塊的臺車轉到卸料裝置。并把燒結塊卸到破碎機中,臺車過卸料裝置以后,在重力及頭部傳來的力的作用下落到下線,并移到燒結機的頭部,經過燒結機頭部星輪又把臺車提到上線的導向裝置送去裝料。
【關鍵詞】燒結機;安裝工藝;施工方法
1.燒結機主要構件
2.燒結機安裝工藝
2.1施工工藝
2.2施工方法
2.2.1基礎復查放線
首先核對土建基礎圖與設備基礎圖是否相符(此項工作非常重要,在其它單位已發生過土建基礎圖與設備基礎圖不相符的事件,導致整體返工),如不符合應及時反應,并找設計和業主協商解決。對燒結機縱向中心線,橫向中心線以燒結機頭輪為基準,應預埋永久中心標板(縱向中心標板設置1組,橫向中心標板在頭輪、尾輪處各埋設一組),標高應與土建永久基準點為準。根據土建移交資料,對土建基礎進行復測并放線,確定各立柱縱橫中心線、標高,并用紅漆在適當 位置作醒目標記,對基礎應作沉降觀測記錄(沉降觀測點可以和中心標板可以設置在同一位置)。檢查地腳螺栓偏差,鉛垂度,外露高度是否符合要求,螺紋和螺母是否完好,基礎表面清潔是否達到要求,并出具書面資料,如不符合要求者,土建單位應對其進行整改。
2.2.2燒結機安裝
墊鐵安裝方法分為直接在混凝土基礎表面進行研磨和座漿法設置兩種方法,座漿混凝土的配制,施工程序應符合《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附錄的規定,兩種方法視具體情況而定,優先采用墊鐵直接與混凝土基礎表面進行研磨安裝。
燒結機底板安裝,定為用6-8組墊鐵找平,并用地腳螺栓固定,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后,采用H40混凝土進行二次澆灌。
將底板放置于各自的安裝位置上,對底板進行縱橫向分中,安裝調整時使底板縱橫中心線與基礎縱橫中心線重合,其偏差為±2mm,標高應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規范要求底板上平面標高,其極限偏差為±1mm)如果設計有要求就按設計要求,如果設計無要求就按規范要求,底板平面水平度公差為0.1/1000,然后擰緊地腳螺栓,復測各底板的中心,標高,水平度,符合要求,可進行二次灌漿。
2.3底板二次灌漿
底板二次灌漿按設計要求進行,建議采用H40混凝土澆灌,以增大接觸面積。
2.4骨架安裝
(1)檢查骨架的制造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對不合格產品不能進行安裝。
(2)制造廠家制造骨架時,要求按圖紙在骨架上進行編號,并分清燒結機骨架編號。
(3)骨架安裝工藝。
骨架安裝,先把下軌道及下風箱按順序放置于燒結機的中心線兩側小格漏斗鋼格柵上部,按設計圖及規范要求將骨架組合成框架,檢查幾何尺寸符合要求后,由業主、監理、制造廠家、施工方四方共同檢查,檢查合格后才可以進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再次檢查是否有焊接變形,合格后,用行車進行吊裝,安裝在相應的底板上,調整骨架中心、水平度,垂直度,然后按要求進行焊接。
安裝完成兩品以上的骨架后,按設計要求及規范連接骨架間的模梁。骨架安裝時,一定要認清活動支架和固定支架的分布情況,為便于安裝,考慮先安裝固定支架,然后向兩邊安裝其余支架。活動支架的安裝,底部可以臨時采用角鋼固定在底板上,安裝完成后再拆除固定角鋼,頭部可以用角鋼連接在相鄰支架上。頭部骨架上部無起重設備,考慮在頭部鋼平臺或混凝土平臺上布置吊點,設置卷揚機進行骨架和其它設備的吊裝。
2.5導向板安裝
導向板安裝在骨架安裝之前可先將一側導向板點焊在底板位置上,另一側導向板可在骨架安裝完畢后進行,焊接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底板變形,考慮必要的焊接順序和焊接道數(為了保證導向板與活動支架之間能正常滑動,導向板與支架之間留有0.5-1mm的間隙,此間隙一般設計圖及規范均無要求)。
2.6軌道安裝
(1)檢查墊梁和軌道的制造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對不合格產品不能進行安裝。
(2)施工安裝工藝。
軌道中心線、標高放置→墊梁安裝→軌道安裝。
軌道中心線,標高放置在橫梁及骨架斜撐板上,放置中心線,在骨架立柱上放置標高,并用紅油漆作醒目標志。依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將墊梁順次安裝在相應位置,各聯接部位應緊固可靠,通過調整墊梁下部的墊片厚度來調整墊梁水平、標高。
軌道安裝:把軌道順次安放于墊梁上,用壓板和連接板與軌道固定。
軌道安裝質量要求:兩軌道中心線極限偏差為±1mm,軌距極限偏差為±2mm(上下軌道距離),軌道接頭處兩軌道高低差不得大于0.5mm,上部軌道及下部返回軌道標高極限偏差為±1mm。
2.7頭部鏈輪安裝
頭部鏈輪安裝工藝:軸承底座安裝→軸承座安裝→鏈輪滾筒安裝(包括清灰筒) →軸承蓋安裝→齒板安裝。
按此工藝施工是因為頭部星輪太重,大部份廠家發貨時都是分開發貨,如果是整體發貨,在吊裝能力滿足的情況下,可采用整體吊裝一次就位。
軸承底座和軸承移動調整裝置分別固定于自由側梁和固定側梁上,調整完畢后,需把軸承底座限位鍥鐵安裝于軸承底座上。
2.8頭部柔性傳動裝置安裝
(1)檢查各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對不合格產品不能進行驗收。
(2)把柔性傳動裝置用行車吊至安裝位置。
(3)頭部柔性傳動裝置安裝順序:
扭力桿裝置安裝→拉壓桿裝置安裝→大齒輪裝置安裝→上罩、下罩安裝→左罩,右罩分別與小齒輪軸裝配后用拉把上下罩,左右罩連成一體→支承桿安裝→軸鉸安裝→蝸桿軸裝置安裝→萬向聯軸器安裝→中間軸安裝→速度測速裝置安裝→定扭矩聯軸器安裝→制動器安裝→測速發電機安裝。
(4)吊裝技術措施采用卷揚機吊裝(一般大齒輪重6噸,需頭部的電葫蘆起生量只為5噸,所以采用卷揚機吊裝)。
2.9一號、二號灰斗及油槽安裝
2.9.1一號灰斗安裝
一號灰斗安裝分兩步進行,先把下部槽放于平臺上,上部槽和中部槽先在平臺上組裝,吊裝就位后,再把下部槽與中部槽連接。
2.9.2二號灰斗及油槽安裝
二號灰斗及油槽安裝分兩步進行,先把下部油灰斗及灰油槽分于平臺上,把上部油灰槽及油槽中吊裝就位后,再把下部油灰槽及灰油槽 與上部油灰槽及油槽連接。
2.10頭部給料裝置安裝
2.10.1頭部給料裝置安裝分兩部分進行,A鋪底料給料裝置;B混合料給料裝置安裝。
2.10.2鋪底料給料裝置安裝。
鋪底料槽縱向、橫向中心線與燒結機的縱向、橫向中心線應重合。公差3mm。料槽出口處的標高極限偏差±3mm。
2.10.3原料給料裝置。
(1)原料槽的縱向、橫向中心線與燒結機縱向、橫向中心線應重合,公差為±3mm。
(2)帶有傳感器的原料槽體支撐座安裝同以上規定。
(3)圓輥給料器(如果是沈陽重工生產的燒結機采用的是寬皮帶給料裝置,但寬皮帶易粘料,沒有圓輥加九輥布料效果好)。
1)圓輥給料器的縱向中心線與燒結機縱向中心線重合。公差為2mm。
2)給料輥面水平度為0.1/1000,相鄰輥面高低差不得大于0.5mm。
3)輥面傾斜度與燒結機水平面的夾角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
2.11風箱及密封裝置安裝
風箱及密封裝置安裝順序:把風箱放于骨架下部(這一步驟需要在上軌道、風箱梁及滑道安裝前進行,不然風箱就無法安裝)→內箱中間縱梁、中間橫梁、中間支承梁安裝→支承管安裝→風箱與中間縱梁、中間橫梁連接→風箱吊桿安裝→波紋補償器與風箱連接→刮油裝置安裝→頭部密封、尾部密封安裝→固定滑道安裝→風箱執行機構安裝→其它零部件安裝。
2.12尾部裝置安裝
尾部裝置安裝順序:先把主軸承裝置、排料漏斗、尾部彎道放于尾部骨架平臺上→上導滾、上支座、下導滾、下支座安裝,調整完畢→滑道安裝,調整完畢→把主軸承裝置吊裝放于滑架上,安裝調整完畢→尾部彎道安裝→排料漏斗安裝→液壓千斤頂安裝→重錘裝置安裝。
2.13干油集中潤滑系統安裝
干油潤滑系統分為三個部分,潤滑系統必須在燒結機全部安裝完畢后進行(對于不同設備廠家的燒結機,干油潤滑系統也不相同,有的只有一個干油站,有的有三個干油站),安裝時將給油管支架,管夾的連接鋼板與骨架,支座用E4303焊條進行連續焊接,焊縫高5mm。
2.14頭部彎道安裝
(1)在頭部上骨架安裝之前,頭部鏈輪安裝之后進行。
(2)頭部彎道安裝要求:燒結機固定彎道的安裝,應以頭輪鏈輪片為基準,檢查與彎道各部位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要求:
a.固定彎道與鏈輪片的間距在兩則彎道上、中、下三處的對應上(A、B、C與A’、B’、C’)極限偏差為±2mm。
b.側鏈輪片的齒根與弧形導軌的間距,在對應位置上(C與C’,D與D’)的極限偏差為±1mm。
c.側彎道在上部與下部對應點上的高低差(H)不得大于1mm。
d.查內外彎道間距,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要求。
2.15臺車安裝
燒結機全部安裝,調整完畢,可進行臺車安裝,臺車安裝從頭部逐臺放置在軌道上,直到上下軌道全部裝滿臺車為合格。(注意:臺車的安裝采用頭輪反轉帶入下部較好,嚴禁采用手拉葫蘆或卷揚機從尾輪裝入,防止鋼絲繩斷裂引發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冶金機械設備施工及驗收規范燒結設備.YBJ213-88.
[2]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
[3]有色金屬工業建設工程機械設備安裝質量檢驗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