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資源,是指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支持教與學的所有資源,即一切可以被師生開發和利用的在教與學中使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種學習材料、媒體設備、教學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等。具體表現為教科書、練習冊、活動手冊和作業本,也包括實驗和課堂演示時所使用的實物,還包括錄像、軟件、 CD-ROM 、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軟件、網上討論 BBS 、網絡教室、圖書館、電教室、教師、輔導員等大量可利用的資源。
關鍵詞 資源 教學 設計
一、理論依據
信息化教學資源是狹義的定義,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各種數字化素材課件、數字化教學材料、網絡課程和各種認知、情感和交流工具。信息化教學資源分為素材類教學資源、集成型教學資源和網絡課程。
二、教學資源的重要性
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國際互聯網已深入日常工作生活中。教學上為教師提供了足不出戶獲取各種教學素材的便利手段,學會利用網絡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具有的基本素質。
三、教學設計中信息化資源的運用
1、資源來自哪里
一是教師自己制作,二是各種渠道購買、收集或加工別人的教學資源,為自己的教學所用。國際互聯網成為教師收集教學資源的一個重要來源。專業或專題網站進行檢索和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關網頁資源和大量素材類資源。結合學生情況,篩選、整理和過濾,把有價值的教學信息資源,供學生課堂教學使用。
2、如何設計教學
素材類教學資源:(1)素材類教學資源根據教學要求編寫文字材料。(2)圖形圖像素材根據教學需要,使用圖像編輯軟件,創作想要的圖形圖像加入自己的教案或課件。(3)音頻素材使用Windows“錄音機”將自己或者學生的演講、朗誦、討論等保存為計算機的聲音文件,或直接復制教學課件提供的各種類型的聲音文件。
四、教學反思
推行現代先進教育技術,鼓勵教師上課用多媒體好處在于:可以圖文并茂,圖像、視頻、音頻并用講課豐富多彩;可以點擊鏈接與網絡連接延伸學習,大大拓展上課空間;可以與異地課堂交換,獲得完全不同的上課感受……PPT在各種輔助教育工具中操作最為簡單易行。也是廣大教師使用的一種教學輔助工具。許多學科應用PPT以后可以更好地突破重點、難點,使學生容易接受知識內容。
作為英語教師平時使用PPT,我要看課的類型和內容是否適合。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又有選擇地制作PPT課件,避其缺點揚其優點。初中英語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采用PPT教學,在課堂上創設情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欲望。字體統一并可設置顏色,易于學生辨認、理解和做筆記,教師不易說清楚的教學知識,用PPT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PPT是能夠做到綱目清晰,文字精煉簡明,內容形象生動的。在使用PPT課件時關鍵在于多媒體的運用與參與。
1、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課堂要有靈魂。用先進的教育技術,給死氣沉沉的課堂帶來活力,教師不重視教學,“先進”的技術,只會進一步反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先進”。
2、黑板教學,人們更多是關注內容的充實和講述的生動。相對于圖像、音頻、視頻等來說,圖像能夠完整地、生動地、直接地呈現一個對象的形象,這是語言所無法做到的。如果能夠語言加圖像,我們對于對象的認識不就十分順暢了嗎?如果僅僅只是對那些感性的、形象的東西感興趣,就會失去對抽象的東西的興趣,形成偏重感知而忽視思考的弊端。
3、任何技巧、手段、方式的有效使用,都離不開一個基本的前提:學生的積極參與。
學習是需要努力才有收獲的。內容形式有趣不能完全克服學習的難度,也不能替代學習中腦力的消耗,也不能把學習完全變成一個游戲或娛樂活動。教學是一門說不完、道不完的藝術。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多媒體的運用讓教學更融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共同探討、共同挖掘這寶貴的財富。
信息化教學資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由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人們對他的理解各不相同,會出現大量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因此,根據一定的信息化標準對常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教學進行分類,才能真正在教學實踐中自覺運用信息化資源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主編.中央電化教育館組編.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初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克抗主編.中圖形圖像素材央電化教育館 組編 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初級)配套光盤[M/C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央電化教育館組編.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試用教材[M].
(作者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