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化已經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在歐洲和西方的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流行和普遍,教師的教育一體化就是這個時候逐漸的形成和成熟的。現階段我國教師專業化進程還尚未達到我國教育的要求,構建教師教育課程結構體系來培養高素質的教育人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課程結構體系現狀
(一)學校培養階段課程設置分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先后頒布了三套關于體育教育專業本科課程的教學計劃和兩套課程設置方案。第一,我國教育類的學科課程比例較低且課程數量少。教育類學科內容的多少及開設的課時數是教師專業化的前提,二十世紀末期的大部分專科本科具有體育教師專業的院校所開設的教育類的課程僅僅占到總課程數量的十分之一。第二,我國教育實習課程形式較為單一且學時數量較少。在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大三下半年或者上半年進行為期8到10周的教學實習階段,形式主要是學校集中安排,內容主要分為見習階段和實習階段。歐洲和西方發達國家,無論從教學實踐時間的長短還是從教學實踐的內容形式上,都比我國的要重視的多。第三,學術科目和實踐科目比例相差較大。體育教育專業主要是以實踐為導引,在掌握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再去進行理論的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提升自身學習的興趣也能增加加深對技術動作更深的理論上的理解。
(二)我國體育教師入職階段的課程體系分析
入職階段首先要做的就是“見習”,所謂的見習就是指由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對當地離校后未就業畢業生到企事業單位實踐訓練的就業扶持措施。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這個過程往往是走形式,有的甚至是直接上崗省去了這樣的一個環節。基層學校體育教師的缺口還是很大的,但是由于資金問題這個狀況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就造成了學校對新入職的教師培訓力度不夠,通常也就是進行簡單的學校概況的介紹,開展教師座談會等一些簡單的形式。入職教育在國外是受到相當的重視,有比較專業化的入職培訓體系內容,如果是達不到要求的教師還可能面臨著未就業就要事業的境地。入職教育是教師教育不可缺失的一個環節,新教師的入職培訓可以快速的實現角色的轉變,促進新教師迅速轉變和專業發展的需要。
(三)我國體育教師在職階段課程體系分析
目前,我國教師在職培訓工作已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師范司1998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開發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國家對中小學教師在職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規定。課程結構方面,《指南》把課程分為必修、限選和選修三種。課程內容體系方面,《指南》將教師在職教育課程分為公共必修與選修和專業必修與選修兩大類。公共必修課為國家規定課程,其他均為推薦課程,供各地根據實際需要選用。我國體育教師在職培訓課程體系是依據《指南》已相對穩定,形成了“3+x”型特征。“3”為課程類型,即公共課類、學科專業類和實踐活動類,“x”為課程構成模塊,根據不同層次教師培訓需求設定。我國體育教師在職教育課程體系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程結構不是很合理,學術性的課程太多,使的教學培訓效果不佳,像教育心理學這樣的課程較少,但這恰恰是我們所要培訓的重點所在。第二,課程的設置比較老舊化,現在所開設的課程大多都是以前學過的內容,這就使得學員的積極性有所折扣,應該開發出一些新的課程緊跟時代的腳步,要做到與時俱進。第三,培訓為了省事常常做的就是理論講解缺少實踐的內容。體育是在戶外的條件下更多的運用教師個人魅力來展現的一種課程,這在中小學的教學過程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理論培訓對處在基層一線的教師的工作意義不大,也難以取得廣大基層體育教師的信任。
二、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課程結構一體化體系的構建
(一)確立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的指導思想。要構建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體系,要從宏觀上確立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的指導思想。我國學者研究提出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的指導思想:“體現現代化的教育思想觀念,反映人類優秀科學文化成就,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逐步建成結構合理、內容充實、教材完備、面向未來、綜合性的、一體化的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這符合我國現階段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可以作為構建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的指導思想。
(二)明確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的目標依據。我國教師教育的目標,教師專業化發展方向,結合體育教師的特點,將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目標確定為:培養政治思想合格、師德高尚、關愛學生和愛崗敬業,具有廣博的知識、良好的專業技術和全面的能力,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心理素質,具有現代體育教育思想和理念,熟練掌握和運用教育教學方法和技能,同時具有較強的專業發展能力的教師。
(三)體育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內容的構建,這是構建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的關鍵所在。首先,要做到教師教育方案的一體化,教師教育是具有階段性的。基于在前面所提到的理論,我們要盡快的完善各個環節,協調各個環節的職能,制定出各個環節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使整個環節在內容上能夠做到相互統一但有不相互重復,不斷提升一體化方案的質量。其次,課程設置的一體化就是要使的職前、入職和在職三個環節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實現有效的銜接,但是在銜接的基礎上有體現出各個環節的特征。
參考文獻:
[1]張文華.體育教育生態系統理論及模型構建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7(4):102-107.
[2]單樺林.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系統理論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116.
[3]劉海仁等.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體育學科生態位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6):162-163.
(作者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