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當今的電子信息的新形勢之下,學生需要更加扎實地掌握計算機技術,這就要求老師尋求更高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著重研究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以及應用方法。
關鍵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分層教學模式 研究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學生在大學中認識計算機的初級階段,通過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掌握課堂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計算機信息知識。分層教學模式對學生因材施教,更加具有針對性。下文將探索該種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實踐方法與重要作用。
一、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發展背景
在計算機普及化的今天,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十分重要。各行各業趨向于無紙化辦公,計算機應用變得尤為關鍵。在當今社會工作環境下,計算機技能成為應聘工作的基本條件,對于大學生而言,計算機應用能力成為工作的最基礎的一環,因此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有著極大地幫助,該課可以為學生以后的計算機學習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復雜的計算機知識,在工作學習中都能有良好的發展。
二、分層教學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踐的理論基礎
分層教學能夠改善課堂質量,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掌握課堂內容,把不同的知識簡單化,這種教學方法在不同方面都有著理論基礎,使分層教學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應用課程中的實踐更加具有可行性和說服力。
(一)個體差異與因材施教理論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哲學中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來說,世界上也找不出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如果想要改善課堂質量,就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個人素質以及心理特性都具有獨立性,學生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大,因而對于每個學生都需要進行分層教學。老師對于學生需要正確的引導,不可以將學生的個性同化,老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因此,分層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
布魯姆是知名的教育家,他提出學生需要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環境進行學習,否則學生難以掌握課堂知識。如果為學生創建合適的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速度的都會有所提高。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很高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如果老師可以加以正確的引導,同時提供給學生恰當的學習平臺,就能夠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學習效果。而老師的正確引導就需要讓老師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老師要保證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就需要進行分層教學,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學習不同層次的問題,從而保證學生能夠獲得學習成就感。
(三)教學最優化理論
教學最優化理論是巴班斯基提出來的,他通過考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使老師能夠明確教學目的,從而進行科學化的教學。教學最優化能夠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保證老師也有最佳的教學進度。分層教學使不同的學生都有適應自身的學習方法,讓每個人都能夠進行合理化的學習,在教學中,讓全部學生都發揮最強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教學最優化。教學最優化理論在不同的教學領域都有所應用,分層教學能夠完成教學最優化的目標。
三、分層教學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方法
分層教學理論對于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過程中,合理地應用分層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內容,獲得計算機技術。通過根據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提升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堂質量,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強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
(一)顯性分層教學
顯性分層教學是教育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層模式,這種分層模式是一種大型的分層。在學生全年級中進行綜合測評,按照不同的成績打亂原有的班級分制,讓同一水平的學生組件新的的班級,從而將不同的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班級。例如:老師進行全年級計算機綜合能力考評制度,把85分以上的學生劃分為優質班,把70~85分之間的學生劃分為基礎班,從而設定學習指標。這種分層模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適合自身的教育發展,讓班級老師更加能夠選取適合全班級的學生的學習目標,同時保證教學可以適應全班的發展,讓課堂內容可以更加簡單化,也節省了老師的時間和精力,使學生可以獲得充足的學習資源,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隱性分層教學
隱性分層教學不改變原有的班級,在班級內部進行層級劃分,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保證了學生層次的隱私性,老師并不把學生的學習層次告訴學生,從而可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尊重,減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可以在自由的環境中完成學習,隱性分層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學生設定學習目標,保證學生及時的完成學習課程,從而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例如:老師可以為學生安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線上測評,從而確定每個學生的成績,但是老師并不公布學生的成績單,保證學生成績的保密性,在之后的教學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測驗。經實踐發現,這種方法改善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計算機基礎內容掌握更加扎實。
四、總結
分層教學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興趣,幫助大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從而增加大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分層教學模式尊重了不同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完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指標,從而感受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魅力。這種教學模式為教育事業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也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謝麗霞.基于Blending Learning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教學研究[J].大學教育,2014,(16):153-154,165.
[2]梁旭玲.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研究[J].臺州學院學報,2015,37(3):60-63,82.
[3]楊詩琦.淺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分層教學[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3):226-227.
(作者單位:江漢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