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蹴鞠作為一種娛樂競技活動,在歷史上由來已久。漢代是蹴鞠發展的重要時期,活動群體廣泛,形式多樣,并初步形成了競技規則。本研究在閱讀大量史料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漢代蹴鞠運動。
關鍵詞 漢代 足球 蹴鞠
足球,在我國古代的史籍上叫蹴鞠或蹋鞠。唐代的顏師古在《漢書注》中說:鞠是用皮做成,中間塞以毛發,成為圓球,用腳蹴蹋以為戲樂。最早記載了足球活動的書是《戰國策》。此書記載:蘇秦當了趙相,為了聯絡齊國共同抗秦,他對齊宣王說:齊國是一個大國,有二千里土地,數十萬軍隊,僅臨淄一個城市就有七萬戶,人民富庶殷實,都喜歡以吹竽、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為樂。這樣的富強國家,怎能俯首聽命于秦呢?由此可以看出,齊宣王時,就已經較為廣泛地開展了足球活動?!稇饑摺飞嫌涊d的是足球活動開展的情況,而它的起源當然還要早些。西漢學者劉向在《別錄》中寫道:“蹴鞠,傳言黃帝所作,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秉S帝是傳說中的部落首領,距今約五千年,當時還沒有文字記載,所有的社會文化,都是口口相傳遺留下來的“。五千年前有沒有創造足球游戲的可能呢?考古工作者在山西、陜西和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出很多磨制很光滑的石球。這些地區正是當年黃帝部落游牧的地區。實物和傳說正相吻合。在原始社會,人類有創造游戲的能力。美洲土著易洛魁人處在原始社會的部族時代,就有球戲;我國唐堯時代也有一種“擊壤”游戲。黃帝時代當然也有可能創造簡單的踢石球活動。無論是傳說,還是有文字記載,都說明我國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國家。國際足球聯合會技術委員會主席布拉特,在亞洲足聯舉辦的教練員訓練班上所作的國際足球發展史報告中說:“足球發源于中國”。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
一、漢代的蹴鞠活動
足球的起因可能是為了鍛煉腿部力量:是一種屬于軍事上訓練的活動。通過實踐,逐步改進游戲方法,使人們感到踢球也是一種很好的娛樂。齊國臨淄城的人們,就是把踢球和吹竽、彈琴、斗雞、走犬、六博等都當作娛樂活動的。以踢球為娛樂,在戰國時期,不僅只是齊國,見于吏籍記載的還有楚國?!段骶╇s記》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大公,原出身于楚國沛縣豐邑的庶民。劉邦當了皇帝之后,把劉大公和劉溫接到了長安城的未央宮中養老。二老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豪華的大廈,看的是歌舞伎樂,但他對此并不滿意,終天悶悶不樂。于是,劉邦派親信到劉大公處打聽,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接近敗夫走卒、屠狗殺牛之輩,一天工作之后的娛樂活動就是斗雞、蹴鞠:而現在住在未央宮里,沒有過去的老朋友,沒有斗雞、蹴鞠,總感到不是味。于是,劉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長安城東百里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住在新城,劉太公和劉溫也遷住到那里。從此,太公又“斗雞、蹴鞠為歡”,這才心滿意足。這座新城,后來就被命名為新豐城,即今陜西省臨撞縣的新豐鎮。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戰國時期,足球是城市下層人民喜愛的娛樂活動。到了西漢初年,足球也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笇拰懙摹尔}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蹋鞠斗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蹋鞠”?!稘h書》上記載,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斗雞、蹴鞠比賽的”雞鞠之會漢武帝的寵巨董賢的家中還專門養了會踢球的“鞠客”,在河南南陽和陜西綏德的漢畫像石中,都有蹴鞠的圖象??梢姡谖鳚h時期,足球活動的社會面更為擴大了。
二、漢代的蹴鞠與軍事訓練
在漢代,人們認識到足球活動可以增強體力,培養勇敢耐勞精神,是軍事訓練的一種很好的手段。劉歆在《七略》一書中說:“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戲以講練士,今軍士羽林無事,使得蹋鞠?!睋侮獭毒案5钯x》中說:“(蹴鞠)將以行令,豈唯娛情?!边@些記載都說明,在西漢后期和東漢時期,足球由社會的娛樂活動變成為軍事訓練活動。作為一種軍事訓練手段,足球當然要受到漢代軍事家的重視。漢武帝的大將霍去病遠征塞外,在缺糧的情況下,還要進行踢球比賽。在實行征兵制度的漢代,人人都有服兵沒的義務;作為軍事訓練手段的足球,也受到一般人民的重視。《會稽典錄》上說:”三國鼎峙,年興金革,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庇纱丝芍?,漢代開展足球活動已達到了相當廣泛的程度。
三、漢代的《蹴鞠二十五篇》
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班固在寫《漢書·藝文志》時,把《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漢代的兵書共有四類,一類是講戰略戰術的兵權謀家,一類是講軍事指揮的兵形勢家,一類是講含有迷信色彩的兵陰陽家,一類是講軍事訓練的兵技巧家。《蹴鞠二十五篇》就是屬于軍事訓練的兵技巧類。漢代的足球由娛樂活動變成為軍事訓練的手段,這不光是性質的改變,在方法上也有極大的變革?!鄂砭隙迤吩缫咽髁?。唐朝人還看到過此書。唐人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說?!啊鄂砭隙迤酚小队蛘f篇》”,域說就是講球門建筑規格的,僅此一篇,就可見全書內容的詳盡。如果《蹴鞠二十五篇》能從地下被發掘出來,對漢代足球運動的研究必將提供豐富的資料。漢代的足球場建筑都是很正規的:球場四周圍有矮墻,球門象座小房子,正面育看臺,有階梯,就象一座小城?!毒铣倾憽肪褪强淘诰铣菈ι系你懳?;全文不長,一共十二句。翻譯成現代的口語就是:圓的足球方的場墻,這是仿象陰陽的道理天圓地方。兩邊各有六個球門,一隊有十二個人上場。比賽時裁判長和副裁判,要堅決執行球賽的法章。不懷偏袒的私心。不因親疏而異樣,完全是公平合理,誰也無埋怨的話可講。球賽尚然如此,執掌政權更該這樣。從這幾句銘文中,可以使我們知道,漢代的足球已是分隊比賽,每邊有六個球門,上場隊員是十二個,比賽時有正副裁判執法,有明確的球規可循。這樣的踢球方法,可以說已具備了現代足球運動的比賽規模了。
四、結束語
漢代是蹴鞠發展的重要時期,活動群體廣泛,形式多樣,并初步形成了競技規則。隨著長安政治、文化中心的確立,從盛行區域看,存在從山東經河南向陜西推移的現象。漢代蹴鞠最重要的物化形式主要是漢畫像石。其廣泛存在,除蹴鞠在漢代廣泛流行外,還與漢代士人借物喻政的思想意識有關。
參考文獻:
[1]劉鵬.漢代蹴鞠運動研究[D].河北大學,2010.
[2]盧兵.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導論[M].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