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雖然國內外對信息網絡下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方面有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一些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不足,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能夠結合我國當代大學生的群體特征,高效,迅速的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建立適合我國信息化、網絡化的就業指導體系,更加快捷的為畢業生就業作指導,成為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重點任務。
關鍵詞 信息網絡 民辦高校 就業工作
一、信息網絡在民辦高校就業工作的影響
隨著當今世界高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和廣泛普及,我國經濟社會的各個行業和領域正在接受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影響。2014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大軍達727萬人。面對如此規模的就業人群,就業指導工作僅僅依據傳統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完善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順應時代的發展,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有關部門推動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在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它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接受就業信息、職業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使學生通過信息網絡獲得更加有效、有針對性的信息,將能夠極大的推動畢業生就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民辦高校在信息網絡方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國內外對信息網絡下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方面有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一些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不足,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信息網絡運用到就業指導的起步時間較晚;二是學校重視不夠,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不足,軟硬件建設落后于學校和就業工作信息化的需要,信息資源量少且不充分;三是民辦高校間信息網絡的缺少交流 ;四是缺少專門的部門,技術人員,管理不夠專業化;五是就業指導網站缺乏規范性,個性和特色不夠鮮明等。總之,現有的就業指導不能夠更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為畢業生提供服務。因此結合各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發展適合自己的信息網絡勢在必行。
三、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的優勢分析
信息網絡技術涉及的領域很多,就高校就業工作而言,主要有:畢業生就業數據庫、各級就業信息平臺、微博、微信、論壇、 E-m ail、QQ等。
1、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減少了學校,畢業生,用人單位三方面的費用,同時也降低了整個社會畢業生的就業成本。
2、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方法,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使學校,畢業生,用人單位可以全天候的獲取各種信息和向對方宣傳自己,構造自己的人才供需就業網絡,同時拓展好自身的生存發展空間。
3、通過信息網絡技術,能夠及時的把信息反饋給學生、用人單位和學校,提高辦事效率,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實現實時跟蹤,并利于民辦高校、就業管理部門、用人單位等三方適時調整。
4、信息容量大,能夠收集全球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海量信息。對于畢業生、用人單位均可以獲得更多適合自己的優勢資源。
5、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加大了宣傳力度和個性化設計,不斷的特色的民辦高校可依據專業特色制定適合專業特點的就業信息,有針對性的進行宣傳,更加吸引用用人單位的眼球,便于畢業生就業率的提升。
6、通過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進行網站信息維護、信息整合、信息篩選、安全維護等,可以避免一些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保證信息的安全。
四、信息網絡下的民辦高校就業工作的解決途徑
一是拉長職業教育。上級管理部門應制定長足發展的就業指導職業教育政策,要從中小學、高中階段,利用信息網絡化技術手段,開展職業教育,減少就業指導工作的后續壓力。例如,運用新媒體手段,手機短信,QQ等形式,加大對中小學、高中階段學生的職業認識等。
二是加強信息網絡化的師資隊伍建設和硬件投入。在新形勢下,要加強信息網絡下的民辦高校就業指導的專業化、專家化、職業化隊伍建設,成立專門的信息管理部門,配備專業的師資隊伍,增大經費和硬件設施的投入。
三是不斷擴充就業信息大數據庫,不斷完善信息網絡體系。通過信息網絡系統實現對畢業生的錄入、查詢、修改、公示等。通過把各屆學生信息錄入系統,形成大數據,并通過學生的職業測評系統與之相連接就可以幫助學校和畢業生共同分析學生就業趨向,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民辦高校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要不斷加強硬件設施投入,保證有充足的物質條件。
四是,融合信息技術,成立聯動機制。各民辦高校就業指導部門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三級聯動機制,使校、系、班充分發揮各自在信息網絡下的作用。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建立校級就業指導服務網站和就業服務中心信息查詢系統、系級就業服務網絡發布平臺、班級信息網絡就業信息接收與反饋平臺。
五是,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加大職業教育、就業指導等方面的宣傳力度和反饋機制。民辦高校更要做好宣傳工作,使每個畢業生能夠結合自身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我們對就業比較好的同學,建立專門的網頁,積極宣傳一些就業明星達人。突破傳統的紙質平面簡歷的束縛,制作個性十足,內容豐富的就業視頻動畫簡歷,使得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更立體,更形象,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現自己。并且加強高校間的信息網絡上的交流,能夠實現資源共享。民辦高校要發揮好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建立就業指導反饋機制。例如建立回音墻,通過QQ,貼吧,論壇,微信,微博等學生常用的信息傳輸工具,建立專門的就業信息反饋平臺。學生對就業的一些問題可以隨時進行反饋,也可以進行討論,就業部門可根據搜集的信息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
總之,信息網絡技術已經滲入到各個角落,民辦高校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就業工作壓力重重的情況下,充分發掘信息網絡的優勢 ,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不斷創新民辦高校的就業工作方式,以迎來未來可能面臨的就業工作困難。
參考文獻:
[1]劉東岳,高銀玲,王昭.高校就業信息網站建設探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2]諶姿.基于網絡營銷的高校就業策略研究[J].職業時空,2009(07).
[3]高黎.英國就業教育信息化特色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9).
(作者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