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教師對于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國家、民族以及世界與人類,均具有神圣莊嚴的職責。教師的職業道德直接關系到一個學生能否成人成才,直接關系到一個學校能否治學嚴謹,甚至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能否發展壯大。目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還存在一些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缺失 愛生之心 競爭機制
一、什么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
首先,教師道德素質是教師專業最根本、最直接的體現。其次,教師道德素質是其他相關專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動力和統帥。
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思想和行為應該遵循的道德規范和準則。教師的職業道德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因此,對教師的道德素質要求也是多方面的。
1、忠于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這是指向社會的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學校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工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2、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道德原則。這是指向學生的道德素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千百萬教育工作者從客觀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熱愛學生本身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深刻的影響著育人的效果。
3、嚴于律己、為人師表的自我道德修養。這是指向自己的道德素質。是教師自我修養問題。教師是“學生的榜樣”,這一角色地位以及教師勞動示范性的特點都決定了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真正確立自己的角色地位,發揮自己的教育職能。
4、團結協作、互勉共進的道德修養。這是指向教師相互關系的道德素質要求。教育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一樣,其成果決非由單個人勞動所能取得的,而是教師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每一位教師都是“有所長”者,亦是“有所短”者,在現代社會,要完成復雜的學校教育的任務,必須由對各們學科“術有專攻”的教師共同承擔。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高等學校的數量逐年增加,學生的數量也逐漸達到高峰,越來越多的教師投入到高等教育事業中。但在我國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卻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1、滿足于現狀,應付教學
走入各個高校經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講臺下無心聽課,聊天、睡覺的現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去上課。拋開學生的個人修養問題,教師的教學卻也存在不能忽視的問題,教師照本宣科,每堂課的內容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點給學生念一遍。而且教學內容常年不更新,每年的教案就是把上一年的教案抄一遍,沒有新的理論和內容的更新。這種應付教學還體現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學生上不上課,認不認真聽課都跟授課老師無關,授課老師僅僅負責上課,對于學生的日常管理馬虎了事,學生的平時考勤和考試也是隨便應付,這種應付教學直接導致了教學效果的大打折扣。
2、只教書,不育人
在學生當中,對老師的評價常常有這樣一種說法:這個老師課是上的挺好,就是不和我們接觸。有些教師經常就是上課鈴一響,開始上課。下課鈴一響,拎包走人。完全沒有和學生溝通的過程,對于和學生的接觸僅僅局限于教學的時間段內。有的學生三年下來,甚至連自己的專業老師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其實,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來說,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的塑造。一個優秀的高校教師不光要專注于自己的課程和學術研究上,更多的應該放在對于學生“成人”的教育上。一個優秀的高校教師不光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更多的應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3、將個人的情緒帶到教學中
高校教師在面對教學要求的同時,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兼顧。個人的發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個人的家庭以及生活等等。難免出現不能兼顧的情況。但有些不負責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消極情緒帶入到授課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更有甚者,直接將自己的情緒釋放到學生中去。
三、對策研究
1、加強教師管理,培養教師的愛生之心
高校應該加強對于高校教師的管理工作,針對教師中的“庸、懶、散”現象加以整治。對于教師的管理,不僅要體現在教學上,更要加強對于教師各個方面的管理。例如普通話的使用,衣著和個人形象等方面。
在加強管理的同時,更要著重培養教師的愛生之心。一個合格的高校教師,首先要熱愛他的學生,熱愛他的事業,只有這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才能無怨無悔的為學生奉獻。只有熱愛學生,熱愛這一職業,才能做好高校教師,才能從職業中獲得更多的個人價值體驗。
2、引入競爭機制,培養教師的職業能力
許多高校教師都是國家人事編制,這種編制在穩定教師隊伍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于教師崗位的應付態度。適當的引入競爭機制,將教學效果同教師的晉升和收入相關聯,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更好的為學生的成才服務。?完善高校教師公平競爭機制。在高等學校建立起一套公平競爭機制,對于發揮廣大高等學校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制定出一套符合實際的高校教師激勵機制,才能更好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
3、注重團隊合作,培養教師的溝通能力
在教師中要經常組織團隊活動,培養教師之間的默契,為教師相互合作建立一座橋梁。教師之間的互動還可以促進科研水平的提高,相互借鑒,相互配合,更好的服務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深化。
在加強教師之間溝通的同時,還要經常組織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余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消除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隔閡,構建一個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
(作者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