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聽起來合乎邏輯的——如果豬飼喂液體飼料,何必為提供飲水器煩惱呢?提供飲水器的確會對水的浪費只增加額外的成本嗎?這個問題遠比那個復雜。水可以滿足豬的生物學和行為需求。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5)07-0019-04
盡管已經花了30多年的時間解釋為什么飼喂液體飼料的豬必須有一個獨立的供水系統,但是養豬生產者、設備制造商、建筑商、甚至一些認為可以不給豬單獨提供清潔飲水的研究人員,仍有時提出不同的意見。
相當普遍的情況是每一位養豬生產者都會認為這種做法是可以接受的。也只有在畜牧業中有人提出,動物對水的需求可以通過將水和飼料的混合來滿足,并只向它們提供混合后最終形成的糊狀料即可。
那么,豬有什么不同之處?答案是“沒有”,它們沒有什么不同之處。無論喂給液體抑或是干飼料,豬還是需要進行單獨的供水。不提供專用的飲水供應源會影響豬的生產性能,并且最終肯定會影響豬的福利(圖1)。
拒絕向豬提供專用的供水源給出的理由是欠妥的。最常見的論據是:
豬可以從液體飼料中獲得其所需要的全部水。因此,提供飲水器是一項不必要的投資。
水會浪費,因此如果不提供飲水器,使豬無法“戲水”,或飲水系統可能會發生故障和泄漏,那么糞便的體積和環境的負擔可以減小。
這兩個論據都是謬誤。
1 預期
第一件需要重視的事是,我們永遠不知道一群豬,或更為重要的是該群豬中每一頭豬需要多少飲水。雖然現代的豬比它們的前輩在遺傳上更為均勻,但是它們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即使我們推算出一個“平均”的需求量,此數據仍是毫無價值的。我們沒有由“平均”豬組成的豬群。一個“平均”值對豬群中的每一頭豬均是不符合其實際情況的。因此,我們不能以一個單一的水/料比來滿足豬的生物學要求。那么,為什么在這方面水不同于其他營養物質呢?答案是水不僅僅是指一種營養物質(圖2)。
2 豬的生物學需求
要對豬的水需求量做出評估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水能滿足機體多種不同的且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水只是一種在機體組織中儲存起來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或脂肪),那么,理論上是可以研究出水的吸收/排出關系的,并可求出可以滿足特定生產目標的需求值。
然而,這種方法對水是無用的。除了滿足組織維持和生長所需的“營養需求”外,豬還需要并利用水來滿足一些其他的生理學和生化上的重要功能,即:
● 蛋白質消化終產物的排泄;
● 維持體內礦物質的動態平衡(特別是用于清除鉀、鈉和氯離子);
● 排毒(將體內的天然毒素、抗營養因子和殘留藥物清除出去);
● 滿足飽腹感(腸道充盈度);
● 行為驅動的需要;
● 調節體溫。
對這一功能列表還有兩個重要的方面需要考慮。首先,水的這些用途會產生可能是外加的和除了用于機體維護和生產的營養需求外的“需要”或“需求”。傳統的“營養”需求是最小需求值,這僅僅在給定的條件下如果其他需要得到滿足后才有效,一般是碰巧滿足。其次,上面列出的一些功能比生產需求有更高的優先級。這意味著,如果水的供應不能滿足動物的所有需求,優先滿足其他功能將導致用于維持生產的水將處于供應不足的狀態。此后果是動物的生產性能將下降。
讓我們仔細考察其中一些需求。豬通過其尿液濃縮代謝廢物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排出的代謝廢物量有稍稍的增多,其就需要提高飲水量,進而會增加尿量。日糧中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與豬的水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往往被人們忽視。未用于生產的氨基酸會進行脫氨基反應,含氮的終產物會通過尿液排泄出體外。
在加拿大的一項研究中(表1),研究人員在試驗日糧中加入了合成氨基酸(低蛋白日糧),以實現在17.8 %的日糧粗蛋白水平上具有與21.4 %的高基準蛋白質水平相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這種低蛋白水平的日糧對豬的飲水需求影響不大。這是可以預料的,因為被消化用于生產的蛋白質數量將相同。然而,日糧總蛋白含量增加4 個百分單位(足以維持50 %以上的生長),將使飲水需求增加 25 %。此額外增加的蛋白質不可能被儲存在組織中,且必須經脫氨基,進而增加了對水的需求。在隨后的一項研究中,他們向豬供應的礦物質提高了約 100 %,這使飲水需求提高了8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處理過量蛋白質所需要的額外的水,顯著多于礦物質供應量增多時所要求的水。
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略液體飼料中由礦物過多引起的潛在問題。液體飼料通常含有除水外的液體成分。許多此類成分可能含有高水平的不可預知的礦物質。食物副產品——如干酪乳清中礦物質含量在相同物料不同批次之間有極大的不同。
利用食品工業副產品作為豬日糧,高鹽含量則是一個獨有的問題(表2)。包括加工食品(如面包產品)在內的副產品,可能含有原計劃供人食用的“不合格”成分——即它并不能滿足人類食品規格。這可能是因為用于烹調加工的配方有一處錯誤。加工的人食品含鹽量往往更高于我們在配制豬日糧時所用的鹽水平。增加日糧中的鹽濃度會顯著增加豬對水的需求量(表3和圖3)。日糧中高水平的鉀(使用某些來源的糖蜜時帶來的獨有問題)也可以增加豬對水的需求(表4)。不僅僅限于液體組分,日糧中許多不常用的原料也可引發問題。
常規原料(包括相同原料的不同樣品)也可能含有極為不同的礦物含量,這取決于它們的來源和生長的條件。配制日糧中的礦物質含量可能會與預期值有較大的偏離。飼喂干日糧且自由飲水的豬很少會遭受由這些變化引發的后果,但是采食液體飼料且拒絕配給一個專用飲水器的豬則可能會出現這些問題。因此,由于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日糧確切的礦物質含量,當務之急便是我們給豬提供可以調整其飲水量以消除這些變化的機會。
霉菌毒素以及一些殘留藥物也將提高腎臟在清理它們時對水的需求量;然而,由于這些物質的存在往往與其他臨床癥狀相關,因此很難找出精確的因果關系。
許多疾病可提高豬對飲水的需求量。例如,患腸道疾病的豬將增加水的攝入量,以補償因產生水樣糞便而損失的液體。此外,還必須記住,病畜可能會拒食(甚至是含液體的食物),但仍可能有想要飲水的迫切需求。基于這些原因,我們應該明白,提供一個獨立的供水設備作為一項保險手段和豬場風險管理策略的一部分。
3 天然行為的需要
以上的論據足以要求所有飼喂液體飼料的豬應該提供一個單獨的供水設備,但提供一個單獨供水設備的要求也有豬行為上的論據。大約30年前,我們證明,即使喂給的液體飼料的水料比達到3.5∶1,豬仍會繼續從飲水器中飲一些水(圖3)。
很明顯,即使飲水的數量很小,但豬對飲水有一個明確的行為需要。有趣的是,在該項研究中,豬按比例飼喂(即它們都具有相同的喂料量),結果生長速率隨著飲水量的增加顯著提高。有些人認為這是在戲水而不是飲水。情況并不是這樣。
Herman Vermeer和他的同事在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在進行了一項消費需求研究,以確定豬為獲得更多的水將如何努力工作。豬可以從一個水流可控的測試飲水器中飲水。(當水流下降時)豬為從該飲水器中獲得飲水的操作越持久,它們被認為為獲得飲水越努力工作。結果表明,在獲得飲水上,飼喂液體飼料的豬與飼喂干料的豬同樣努力,即使它們希望飲到的水量很小(圖4)。
我們的結論是,額外飲水的這一小幅增加的消費量對豬而言是很重要的,剝奪豬飲水的機會是侵犯了它們的福利。為了防止水的浪費而不提供專用飲水器,會因養豬生產者的無力或不愿提供合適的供水系統而懲罰豬。
水的浪費可通過其他不影響豬福利的方式有效預防。□□
原題名:Water-much more than just a nutrient(英文)
原作者:Peter Brooks教授(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