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甘州區是典型的農業城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資源條件優越,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因此畜牧業的發展潛力很大,同時也是甘州區的主要經濟產業之一。本文通過調查甘州區近幾年豬、牛、羊等活畜及其產品的市場行情和養殖現狀,闡述了我區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市場價格行情,對我區的經濟影響,并就當前發展形勢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畜牧養殖;現狀調查分析;對
甘州區為了畜牧業發展成為主要的經濟產業,放寬條件給予扶持,共建設畜牧龍頭企業18家,如沅博農牧、前進牧業、萬禾草畜、天成牧業、杰靈蛋雞等畜牧龍頭企業[1]。建設畜禽規模養殖產439個,規模養殖戶31 775戶,農民專業合作社652個,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45個。
累計創建省級標準化示范場6個,市級35個,累計創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4個[2]。完成了九贏養殖專業合作社無公害生豬產地認證申報,全區無公害畜產品產地(產品)認定、認證企業20個,認證覆蓋率達到45.7 %。
1 畜牧業的發展現狀
1.1 畜牧養殖情況
2011年底,全區畜禽飼養總量可達1302萬頭(只),同比增4.3 %,其中:牛、羊、豬飼養量分別達到51萬頭、152萬只、86萬頭,分別增長5.3 %、5.9 %、4 %,出欄分別達到16.5萬頭、63萬只、60.8萬頭,同比分別增長5 %、6 %、4.1 %。2012年全區畜禽飼養量達到1 360萬頭。其中肉牛、肉羊、生豬存欄達到36.8萬頭、94.2萬只、30萬頭,存欄同比增長分別為6.7 %、5.8 %、27.6 %,出欄17.3萬頭、71萬只、55萬頭,出欄同比增長分別為4.8 %、12.7 %、34.8 %。2013年全區畜禽飼養量達到1 420萬頭,其中肉牛、肉羊、生豬存欄達到53.8萬頭、170.9萬只、91.3萬頭。2014年全區畜禽飼養量達到1 480萬頭,其中肉牛、肉羊、生豬存欄達到55.12萬頭、185萬只、95萬頭。存欄量同比增長4.2 %。出欄同比增長分別為10.5 %、6.9 %、3.1 %[3]。
1.2 豬市場價格情況
1.2.1 仔豬價格
1月份至3月份仔豬價格上漲,4月份至12月份仔豬價格逐步回落,但是總體價格在19元/kg至25元/kg之間波動,仔豬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2.2.2 活豬及豬肉市場價格
活豬、豬肉市場價格的走勢正好與仔豬市場價格相反,呈先跌后漲的“W”型走勢,一直處于波動狀態,漲幅不大。去年1-3月生豬價格持續下跌每千克13至20元,而肉價每千克24~28元,4~6月初有所回升穩定。今年1~3月份生豬價格10~14元,同比下降30 %和42.8 %。而當前肉價每千克分別為19.6和22元,同比下跌22.4 %和27.2 %。
1.3 牛羊市場價格情況
1.3.1 牛羊活畜交易市場價格情況
肉牛、肉羊產業是我區效益較穩定的畜牧產業。肉牛價格自2008年11月底至2013年7月由原來的14元/kg,上漲至28元/kg,保持上漲狀態。自2013年8月起,肉牛價格有所下降,為26元/kg,三個月左右的牛犢價格在在6 000元至8 000元,三個月大的羊羔價格500元至600元。今年成年肉牛肉價格基本保持平衡,而牛犢和羊羔價格處于下降趨勢。2014年三月份至現在一頭兩個半月大的牛犢出售價格在5 000元至6 000元,三個月大的羊羔出售價格從200元降至400元,同比2013年下降60 %。過去價值1 600元至1 800元的產羔母羊現在售價只有300元至400元。
1.3.2 牛羊肉市場價格情況
牛羊肉近年來我區肉市場價格漲幅最大的畜產品。今年牛肉價格基本穩定,2014年至現在保持在每千克52元至54元之間;而牛骨則由原來的每千克30元下跌至每千克10元,牛下水由每千克28元下降至20元。羊肉價每千克56元下降至每千克34元,而羊下水則由每副40元下跌至20元。
2 討論分析
2.1 生豬生產
在這幾年,生豬價格一直處于下滑階段,養殖戶一直處于賠本經營,許多小的養殖戶或場已經放棄繼續養殖,所以2013年年底出現大量的母豬被宰,2014年定點屠宰量出現最高峰平均每天都在500頭以上,現在生豬養殖量處于縮水,年底豬肉價格剛有所回升。但是,好景不長,主要原因是小反芻獸疫的發生使得羊價下降,羊肉又是保健食品,再加上病死豬肉事件不斷發生,豬肉批價下滑基本與上一年最低水平保持平衡,漲幅波動不大。
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源調配和分享,雙匯豬肉進入我區,每千克比本地豬肉便宜4元左右,養豬行業利潤微薄甚至賠本,所以養豬業大折折扣,許都養殖戶放棄養殖,養殖量下降。
2.2 牛羊生產
豬肉事件的頻頻發生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肉、奶的需求量和品種多樣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過去主要以豬肉和雞肉為主,而今已轉向牛羊肉,在國家投資資金的扶持和扶貧政策的實施下,扶貧牛、扶貧羊的出現使得市場供不應求,使牛羊市場活躍一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牛羊生產持續快速增長。在過去幾年,牛羊肉市場價格一直處于上漲趨勢,畜牧養殖業帶來了很大的收益。
但是,在2013年底2014年初發生了小反芻獸疫,我區采取了積極的防控措施,使得小反芻獸疫有效控制,沒有給我區養羊業造成重大疾病的傳染,但是我區采取了封閉措施,活羊不能外調,許多的商家拒之門外,使得我區的養羊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羊價一落千丈,再加上國家制度改革,許多酒店對羊肉的需求量下降,市場供過應求。一些養殖戶資金不能流轉,只能低價出售,一些養殖戶通過申請貸款維持,把希望寄托在2014年底,然而市場并沒有好轉。2015年初羊價一再下滑,市場價格不穩,給養殖戶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再加上2014年底玉米價格上漲,每斤0.7元至0.8元上漲1.05至1.10元,草價也上漲,甚至出現供不應求。這樣以來成本過高,使得許多養殖戶無力承當,開始低價出售,此時羊販子散布虛假信息,羊不值錢,價值400元到500元的羊羔,僅花200元到300元,成年羊價300到500之間。羊皮價格在5元到10元,甚至不收,聯合壓價,乘機牟利暴利。
經過2015年初防疫免疫情況調查,豬的養殖量與上一年相比波動不大,但仍然處于下滑階段。牛羊養殖量相對波動較大,一些散養小型養牛戶停止養牛,在等待犢牛、飼草料價格下降,處于觀望。羊的養殖情況不宜樂觀,在防疫調查中發現好多養羊戶全部清舍,一個社里存羊量不到上一年的一半。據了解一些散養戶由于沒錢夠料,成本高利潤低,甚至賠本,無法繼續養殖。以前價值一千多的羊,如今以平均價300元全部出售。
從調查的養殖量的總體來看,我區的養殖量處于下滑階段。在一個村的11個社調查中,養羊戶50只以下的2/3農戶全部清舍,50~100只之間的養殖戶不足上一年的1/2,100只以上的不到1/3,存欄量是去年的一半左右,有些養殖小區也出現清舍保本,早出售少賠本的現象。
3 對策
加大媒體宣傳,公布市場信息,讓老百姓看到,聽到市場行情,并不是羊販子所說的不值錢,沒人要等言論來欺騙養殖戶以低價收購。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免疫制度,把被動免疫變成主動免疫。閑的時候無事可做,忙的時候顧頭顧不上尾。
制定強化免疫措施,及早解除封閉,保市場促活力。降低或免去實驗室的檢測費用,降低門檻,減少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讓商人看到實在的優惠和方便,引進外商。完善實驗室設備,建設實驗室隊伍,實現快速檢測,快速出證。
加強基層鄉站管理,杜絕吃、拿、卡、要、亂收費的現象。降低扶持門檻,普及對象,減少盲目追風的不良現象,確保養殖量的穩定。轉變部門追績作風,把企業或養殖場(區)辦精辦細,避免一擁而上,穩住市場,保障人民的經濟收入[4]。□□
參考文獻:(4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