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道路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道路建設過程,基層施工質量的控制及其重要。在道路基層施工過程中最長用的基層材料就是水泥穩定碎石,因此加強對水泥穩定碎石質量的提升對于道路施工順利的進行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對道路水泥穩定碎石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水泥穩定碎石;市政道路;基層施工技術
現階段,在進行道路施工中,道路的基層建設對于整個道路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同時由于水泥穩定碎石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抗凍性,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滿足基層建設對于厚度的要求。所以,在運用水泥穩定碎石進行基層設計時,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有關設計準則來對道路進行設計,并且在施工安排中一定要符合規定的要求。此外,作為施工人員必須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樣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并且還要對施工技術嚴格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水泥穩定碎石技術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應用。
一、水泥穩定碎石的特點
1、水泥穩定碎石強度高
在基層混合料灰劑量不高于百分之六的情況下,水泥穩定碎石的強度可以高達6MPa以上。
2、水泥穩定碎石有較好的水穩性
水泥碎石的結構在鈣化成型后即使被水長期侵蝕也能很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的結構,水泥碎石和水泥混凝土有一定的相似性。
3、水泥穩定碎石持久性好
水泥穩定碎石自身強度高,所以相對于其它結構而言,它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和結構穩定性。
4、操作可行性高
易于操作是水泥穩定碎石的另一個優點。水泥穩定碎石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其混合料比較容易生產且容易拌和。其灰劑量和含水量等參數易于控制,可以根據施工的監測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適應具體的施工情況,保證施工質量。
5、水泥穩定碎石的半剛性
水泥穩定碎石與水泥混凝土也存在著性能上的區別,水泥穩定碎石不會因為收縮而產生裂縫導致建筑質量下降。
6、水泥穩定碎石成本低
從長遠角度來看,水泥穩定碎石壽命較長,可以重復使用到建設中去,從而達到節約施工成本,減少開支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二、道路水泥穩定碎石的材料要求
1、水泥要求
不同市政道路所采用的水泥有所不同,在水泥凝結過程中,應該把初凝的時間控制在3小時以上,同時在水泥終凝的過程中也應該把時間控制在6小時以上,從而保證水泥的強度能夠達到要求。在運用水泥穩定碎石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水泥的質量,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水泥,相關部門必須禁止把其應用到路基施工過程中去。當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時不得不使用剛出爐的水泥時,必須對其進行長達一周的冷卻處理,從而保證其在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2、碎石要求
在運用水泥穩定碎石的過程中所用的碎石的壓碎值應該控制在28%以下,為了使得碎石的穩定性,要盡可能的采用顆粒的直徑控制在0.075毫米以下,顆粒的總含量應該低于總物質數量的7%。當顆粒的直徑集中呈現出0.6毫米左右是,相關的技術人員應該對其進行相關實驗,從而保證所需碎石能夠符合要求,只有經過實驗之后,實驗結果呈現出液壓程度在25以下,塑性指數在9以下時才能夠把其運用到道路處理過程之中,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碎石在應用中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為了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在路基建設過程中作用的發揮,在集料時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塑性指數土的加入,塑性圖的存在會使得路基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基層裂縫以及基層收縮等現象,影響路基的安全性能以及強度狀況。
3、對其他材料的要求
在水泥穩定碎石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成分主要所需要的材料主要為灰漿以及粒料以及其他凝膠材料等,因此在水泥穩定碎石過程中必須對凝膠材料以及其他主要材料的質量做出保證,一般情況下,凝膠材料是由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合而成,兩者之間的比例應該根據施工的具體要求來確定,在對集料進行選擇時要加強對其顆粒的直徑狀況,不同的施工要求不同具體而定顆粒的大小。在水泥穩定碎石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水的純度以及水中所含物質,要盡可能的保證所選擇的水能夠經檢測之后呈現出合格狀態,從而保證在把其運用到水泥的養護過程中不會對水泥的性能造成影響,在把水運用到水泥的攪拌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水所占的比例,以防對水泥的堅實程度以及穩定程度造成影響。對于某些不符合標準以及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應該及時的對其進行處理,嚴禁把其運用到施工過程中去,為道路施工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三、道路水泥穩定碎石的施工技術
1、材料的選擇
第一是對水泥進行選擇,在道路的施工過程中主要水泥主要是選擇火山灰質的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同時水泥的選擇在時間上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想保證水泥的強度,對初凝時間一定要控制在3h以上,終凝時間要控制在6h左右。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標注,標注的位置一定要低,這樣才有時間進行其他工序。第二是對粒料進行選擇,粒料原材料是多很多種類的,例如:砂礫、碎石土以及礫石等。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采用水泥穩定碎石作為基層時,必須對粒料的大小進行控制,最大粒料要控制在37.5mm以下,有機質的含量要控制在2%以下。第三是對水進行選擇,在進行道路的施工中對水沒有太高的標準,一般的純凈水即可。
2、材料的配合比例
(1)材料配合步驟
目前,很多工程都采用水泥穩定碎石作為路基,同時,在進行路基施工時要對其強度、抗沖刷能力以及收縮等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這樣才能保證道路的材料的配合比例滿足要求。除此之外,還要對水泥的含水量、集料級配等進行合理的選擇,保證其材料的配合比例合理。
(2)集料級配
集料的級配組成會直接影響水泥穩定碎石承載力,國家根據道路的具體情況,對相關公路設計規范中的集料級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每個工程的實際情況不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確定。
3、施工過程中混合料的攪拌
由于在進行水泥穩定碎石過程中,需要對水泥等物質進行攪拌,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攪拌工序質量的控制。在筆者所參與的某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通過工程技術人員對于材料所需含水量的計算,對于攪拌物質加以合適水量。水泥劑量的確定和許多因素都有關系,在路基施工過程中,對于水泥劑量的確定也盡可能把施工偏差納入其考慮過程之中。當攪拌過程進行是,要對所出的攪拌材料的各個成分的含量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正式的生產,生產后每隔1-2個小時就得對攪拌的情況進行檢查,從而保證攪拌的水泥能夠符合施工標準。如果攪拌工作進行時,天氣的溫度比較高,那么可以適當的對其水量進行調整,裝料過程要盡可能的保證分為3次或者以上進行,從而保證攪拌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4、基層的攤鋪
基層的攤鋪分為上基層攤鋪以及下基層攤鋪,在進行下基層攤鋪過程中必須注重下承層的保護工作,在對下基層進行水泥穩定碎石的攤鋪時要先運用相關機械對于施工面進行平整,從而保證水泥穩定碎石能夠被平穩的鋪攤在下基層上。至于水泥穩定碎石鋪攤的厚度以及面積要根據道路建成之后所通過車輛的載荷情況進行計算,從而保證攤鋪面積的科學性。在攤鋪施工進行之前,施工部門必須對水泥碎石的相關的質量進行檢測,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水泥穩定碎石的質量,為市政道路建設過程的進行奠定基礎。對水泥穩定碎石攤鋪過程中,要確保集料堆放的合理性,在每隔10米的距離的道路要對攤鋪的水泥穩定碎石的高度進行測量,從而保證基層路基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在對上基層進行攤鋪時其所需要的技術要點和下基層的攤鋪過程有所不同。在對上基層進行首次攤鋪時,要控制松浦系數在1.23以上,在攤鋪時要先攤鋪20米,20米攤鋪完成之后就需要對其進行碾壓,從而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誤差。在施工過程中,要使得攪拌機以及攤鋪機的工作能夠相互配合,從而最大程度的對攤鋪的效率得以提升。在對上基層進行水泥穩定碎石的攤鋪過程中不能夠出現縱向接縫的出現,兩個攤鋪機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5-10米之間。
5、碾壓過程的技術要點
不同土質所需要的碾壓方式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碎石中的水含量應該低于2%。在進行穩定碾壓時,要選擇在攤鋪結束之后的時間點進行碾壓,從而提升填充物質的堅實程度,這種碾壓方法對于碾壓機械的要求不高,可以為水泥穩定碎石施工過程節約機械成本。在利用這種碾壓方式時要保證碾壓機械的速度控制在1.5千米到2千米之間,為了盡可能的降低碾壓機械對于道路的損害,可以選擇輪胎比較柔軟的碾壓機械。
6、養護
養護環節是道路施工最后的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中對于道路的養護時間不能低于一個星期,并且在對基層進行養護時,交通是不可以對外開放的。沒有道路不能完全實行封閉,就必須對大型車輛禁止通行,并且不可以在路面出現車輛掉頭或急剎車現象,這樣會嚴重影響路面的強度。此外在養護環節結束以后,就應該采用乳化瀝青進行封層,并且及時的對其噴灑,這樣就會防止基層干縮裂縫現象的產生。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道路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道路建設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基層施工過程,在基層施工過程中,水泥穩定碎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其它基層建設材料相比,石灰穩定碎石在穩定性以及堅硬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相關施工部門必須注重水泥穩定碎石在市政道路基層建設中的應用,為道路施工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秀妮.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探析[J].價值工程,2011,30(17):96-"96.
[2]陳景龍.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信息,2011(13):360.419.
[3]趙志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的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
[4]趙志國.水泥穩定碎石施工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