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的建設得到我國的大力發展,有效促進經濟的增長。一些水泥混凝土公路出現較為嚴重的裂縫問題,對交通造成極大的不便,采取有效的裂縫防治措施有利于公路的建設發展。本文說明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流程,闡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類型及成因,給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與維修方法。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路面病害處置;裂縫防治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對公路運輸的要求不斷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材料或者施工工藝不恰當等原因,導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了許多裂縫問題,影響了道路運輸的安全性。因此如何高質量地施工和對裂縫問題進行防治成為了施工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此進行討論分析。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1.1"與其他類型路面相比,混凝土路面具有的優點
(1)強度高,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壓強度和較高的抗彎拉強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2)穩定性好,混凝土路面的強度能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提高,不存在瀝青路面的那種“老化”現象。
(3)耐久性好,混凝土路面一般能使用20~40年,而且它能通行包括履帶式車輛等在內的各種運輸工具。
1.2"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程序
(1)模板安裝。模板安裝前,先進行定位測量放樣,每10m設中心樁,核對路面標高,面板分塊,接縫和構造物位置。其施工模板應采用剛度足夠的槽鋼或鋼制邊側模板。鋼模板的高度與面板的設計厚度相等,長度一般為3~5m。相鄰模板連接應該緊密平順,底部不得漏漿,不得前后有錯位、高低錯臺等現象。
圖1"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程序
(2)傳力桿設置。通常在完成模板安裝之后,緊接著設置各種接縫的傳力裝置,包括拉桿、脹縫板、傳力桿等,通常采用傳力桿鋼筋架安裝固定,且脹縫板不允許混凝土連漿,必須完全隔斷。
(3)制備與運送混凝土混合料。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備與運送是混合料質量保證的重要方面。混凝土強度的增長主要依靠水泥的水化作用,當水結冰時,水泥的水化作用即停止。因此,混凝土路面應盡可能在氣溫高于+5℃時施工,在晝夜溫差低于+5℃和最低氣溫低于-3℃施工時,應采用高等級快凝水泥,或摻入早強劑,或增加水泥用量。
在持續5晝夜寒冷和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夜間最低氣溫低于-3℃時,應停止施工。
(4)攤鋪和振搗。小面積施工時,可采用小型機具鋪筑混凝土路面,當運送混合料的車輛運達攤鋪地點后,直接倒向安裝好側模的路槽內,并用人工找補均勻,攤鋪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現離析現象。
混凝土混合料的振搗器具,應由平板振搗器、插入式振搗器和振搗梁配套作業。平板振搗器在同一位置停留的時間,一般為10~15s,以達到表面振出漿水,混合料不再沉落為宜。平板振搗后,用帶有振搗器、底面符合路拱橫坡的振搗梁,兩端擱在側模上,沿攤鋪方向振搗拖平隨后用直徑75~100mm的無縫鋼管,兩端放在側模上,沿縱向碾壓一遍。
(5)制筑接縫。脹縫,先澆筑脹縫一側混凝土,取出脹縫模板厚,再澆筑另一側混凝土,鋼筋支架澆在混凝土內。壓縫板條使用前應涂抹廢機油或其他潤滑油,在混凝土振搗后,先抽動一下,最后在終凝前將壓縫板條抽出。縫隙上部澆灌填縫料,留在縫隙下部的嵌縫板是用瀝青浸制得軟木板或油毛氈等材料制成。
橫向縮縫及縱縫,在結硬的的混凝土中用鋸縫機切割出要求深度的槽口。這種方法可保證縫槽質量和不擾動混凝土結構。要掌握好切割時間,過遲因混凝土過硬而使鋸片磨損過大且費工,而且更主要的可能在切割之前混凝土會出現收縮裂縫。過早混凝土因還未結硬,切割時槽口邊緣易產生剝落。
(6)表面整修與防滑措施。混凝土終凝前必須用人工或機械抹平其表面。用小型電動抹面機收光,裝上圓盤即可進行粗光;裝上細抹葉片即可進行精光。為保證行車安全,混凝土表面應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在已硬結的路面上,用刻紋機將路面鋸割成深2~5mm,間距12~24mm的小橫槽。
(7)養生與灌縫。為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蒸發過速而產生縮裂,并保證水化過程的順利進行,混凝土應及時養生。通常在混凝土抹面2h后,當表面已有相當硬度,用手指輕按不現痕跡,即可開始養生。澆灑一層水,然后鋪上塑料養生膜,再鋪蓋土工布,灑水,從而阻止混凝土中水分的蒸發,保證混凝土的水化作用。
灌縫工作宜在混凝土初步結硬后及時進行。灌縫前,首先將縫隙內泥漿雜物清除干凈,然后澆灌填縫料。理想的填縫料應能長期保持彈性和韌性,耐磨、耐疲勞、不易老化,常用的填縫料為聚氯乙烯膠泥。
2"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類型及成因
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的因素有很多,氣候、水、路基土、施工水平、材料性能、行車荷載以及路面結構等等。其裂縫的出現大多數是在混凝土路面形成的初期,或者是交付使用的最初階段,產生裂縫的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面板的抗拉極限應力低于破壞應力。
2.1"按裂縫寬度及邊緣碎裂情況分為輕、中和重3個
我們肉眼能看出來的裂縫一般都是中度以上裂縫,此外,修補后的裂縫如出現填封料脫落老化等,按重度裂縫損壞計,這主要原因是裂縫經擴縫之后寬度已經達到1cm以上。
輕:裂縫寬度較窄、小于3mm,裂縫處未剝落,裂縫未貫通板厚。
中:裂縫寬度3~10mm,裂縫邊緣有碎裂現象。
重:裂縫較寬,大于10mm,邊緣有碎裂并伴有錯臺出現。
2.2"按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裂縫形式分為5大類
(1)龜背狀裂縫
圖2"龜裂
其屬于表面裂縫,是由混凝土混合料早期過快失水干縮和碳化收縮引起。主要是混凝土澆筑后表面覆蓋不及時,在炎熱或大風天氣下,表面游離水分逸失,體積極劇收縮,導致開裂;混凝土在拌制時水灰比過大,模板墊層過于干燥,吸水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或砂率過大;混凝土因過度振搗產生離析而導致裂縫等。
(2)橫向裂縫。主要是切縫不及時,切縫深度過淺;切縫未到邊緣或一條縫分多次切割;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與強度不足,在交通荷載和溫度應力作用下產生強度裂縫;混凝土路基不均勻沉陷而導致板底脫空而斷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失控;養護不及時而使水分蒸發過快;施工時振搗不均勻等。
圖3"橫向裂縫
(3)縱向裂縫。主要是路基發生不均勻沉降;基層不穩定;強度裂縫等。
圖4"縱向裂縫
(4)交叉裂縫。主要是混凝土強度不夠,尤其是抗折強度偏低;路基的強度和水穩定性差;水泥的水化反應和堿骨料反應所致。
圖5"板角斷裂
(5)板角斷裂。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振搗時,在模板四角周邊漏振或振搗不實;水泥質量差,強度不足;模板拆除過早或拆模時損壞邊角;板邊、角在養生期間有施工機械碾壓或外力作用;基層材料不合要求,板角隅處的地表水下滲后,在交通荷載作用下,逐步產生塑性形變積累,使角隅處應力集中,板下產生唧泥淘空和不均勻沉降,導致板角斷裂。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與維修
3.1"填縫料的填補
填縫料常因高溫被擠出而失落,日久老化而失去彈性,因此,一般在冬季縫隙增寬時增補或更新填縫料,使縫隙填料保持飽滿不滲水,避免雜屑物等不可壓縮的材料混入。
3.2"裂縫的修補
對較小裂縫,應及時將裂縫內的塵土清除干凈,再灌滿瀝青砂封縫;或用環氧樹脂膠結。對嚴重的裂縫,宜先將松動部分鑿掉并清除干凈后,在干燥情況下,用液體瀝青涂刷縫壁,再填入瀝青砂搗實、熨平,并以細砂覆蓋。裂縫的修補工作宜在秋末冬初縫隙較寬時進行。
3.3"碎裂、剝落、局部磨損和坑洞的修補
先將塵土碎屑清除干凈,再用1:2水泥砂漿或硫磺水泥填補。硫磺水泥強度高,能與多種材料粘結快硬,不需養生,并有耐酸抗滲作用。或先涂敷環氧樹脂或水泥漿,然后用摻有早強劑的混凝土填補。
3.4"斷裂的處理
根據斷裂位置把混凝土鑿成深約0.05~0.07m的長方形槽,刷洗干凈后,用水泥砂漿涂抹槽壁和地面,然后以混凝土填補。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時,從施工經驗和有價值的文獻資料中可以知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會在長時間使用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逐漸降低,要治理路面裂縫這種問題,對于施工人員來說要加以重視,從施工的第一天開始,規范實施每一個步驟,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李俊鋒.防治變電站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控制要點[J].山西建筑,2014年第1期.
[2]胡廣歧,單繼鴻.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產生裂縫的原因及預防方法[J].中國科技博覽,2010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