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時期以來,全國在普通國省干線公路上實施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有效改善了公路行車安全條件。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公路點多、線長、面廣,各地交通環境差異較大,部分公路尤其是農村公路安全隱患仍比較突出,道路交通事故易發多發。為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要求,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全國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應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采取綜合技術措施進行整治,并注意避免盲目設防或過度設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持續、不斷改進的過程,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不斷完善,逐步提高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以“完善設施、促進安全、保障暢通、提升效率”為目標,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增強工程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和財力可能,區分輕重緩急,先行解決安全風險等級高的路段,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損失,全面提升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國道G324線汕尾海豐段其中穿城路段已擴建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其余路段為兩車道二級公路。國道G324線汕尾海豐段2014年有三處交通事故隱患點被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列為交通事故多發路段督辦點,分別為:1、K693+000~K695+000;2、K700+000~K702+000;K714+000~K716+000。根據省、市局要求,需對三處督辦點進行安全隱患治理。
1、K693+000~K695+000段。本路段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發生交通事故25起,死亡10人,受傷27人。
a.事故主要原因:支線車出路口沒有讓干線車。
b.公路現狀:現狀公路為雙向2車道,二級公路,路面寬度15米,路基寬度16米,公路各項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該路段因交通量大,混合交通繁雜,地方政府按城市道路在兩側設邊綠化帶及輔道,原有公路排水邊溝處于邊綠化帶與非機動車道間,造成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易陷入邊溝內,雖然在邊溝側設置了警示樁但仍留有安全隱患。
c.處理措施:將現有路面邊緣警示樁拆除,排水邊溝改建為地下暗管排水,該路段按雙向4車道改造,將原有土路肩及排水邊溝2米范圍加鋪水泥路面,路中間設中央防撞墻,分離對向車流。重畫路面標線,4車道與2車道過度漸變段設窄路警告標志牌。
2、K700+000~K702+000段。本路段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發生交通事故9起,死亡4人,受傷6人。
a.事故主要原因是交通繁雜路段,人流、車流多,人群任意橫過公路現象嚴重。
b.公路現狀:道路現狀為雙向2車道二級公路,路面寬度15米,路基寬度16米,公路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但由于是過居民區路段,道路左側市集小販占用路域范圍擺賣水果、蔬菜,對行車造成干擾,形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c.處理措施:對居民集中擺攤路段增設機非機分隔綠化帶,達到行人和機動車分離的效果。在行人集中過公路處設置人行橫道開口,人行橫道兩側設減速振動標線及注意行人、慢行警告標志牌;在鎮區前適當處設置村莊警告標志牌。
3、K714+000~K716+000段。本路段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發生交通事故13起,死亡8人,受傷20人,2014年5月11日發生一起3人死亡的較大交通事故。
a.事故主要原因是K716+600右側加油站路段邊溝堵塞,排水不暢,路面局部積水,造成肇事車輛違章超車;車輛會車時,占用對向車道行駛。
b.公路現狀:道路現狀為雙向2車道二級公路,路面寬度15米,路基寬度16米,公路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K716+600處右側加油站邊溝堵塞,且前后都為上坡彎道路段,爬坡后直線路段車輛加速行駛,會車時,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c.處理措施:在加油站路側邊溝位置設置暗管排水,將油站旁邊道路右側現有土質排水邊溝改造成漿砌片石邊溝,做到及時排除路面積水。該路段重新畫標線,油站前后路段設減速震動標線及慢行警告標志牌。對彎道處影響視距的路樹進行修剪。
國道G324線汕尾海豐段安全隱患點改善工程,根據事故路段現有公路狀況、事故特征、交通流量等實際情況,科學判斷改造需求,通過提高公路技術標準或增加標志牌、路面標線等交通工程設施等切實可行的工程改造方案,達到排除交通事故隱患的目的。同時注重整條路線的規模效益,科學有序組織實施。
2013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0.29萬公里,公路網密度達114.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705公里,一級公路里程10617公里,二級公路19130公里,二級以上公路里程35449公里。全省國省道新改建、大修建設規模2389公里,2013年已完成1087公里。由于建設初期經濟投入、路段設計標準采用的不同,連續急彎、陡坡路段成為安全隱患點。隨著公路沿線區域經濟發展,路網密集、集鎮密集、交通構成復雜、公路使用復雜、沿線管網復雜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從全線、路段、設計與交通安全相關的公路功能指標、線路技術指標、設施設置技術指標可能出現的公路因素隱患,或可以通過交通工程技術措施加以改善的費公路因素安全隱患入手,圍繞預防公路交通事故和控制事故嚴重程度,深度排查具有共同特征的安全技術缺陷或不足。公路安全保障工作越來越重要,科學、規范、合理、適用的技術路線是做好安全保障工程的保障。從公路安全隱患所產生的直接原因、間接因素及交通安全風險入手,同步考慮公路交通功能、經濟投入成本、外部環境條件、養護管理責任、建設工程師范等多個相關因素,把實現全功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設“經濟可能、技術可行、方案有效”作為前置條件,同時探索經濟發達地區公路安全保障“理念引領、經濟節約、技術使用、履行盡責”新的公路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技術指南》(試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2
[2]李克山.《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設技術指南》——暢安舒美示范公路改造工程實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