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手段,工程建設質量直接關系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并對國家的各項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市政道路橋梁的施工管理對于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市政及道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管理
引言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是現代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針對工程項目實施的情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為工程作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道路橋梁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橋梁施工工程的質量現狀及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市政道路橋梁施工工程的質量現狀
市政道路橋梁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較大。目前,市政道路橋梁在建設中受到政治影響的因素較大,施工單位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加快施工進程,人員配備不科學,降低質量標準,監理的標準不規范,從而導致工程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1.施工技術水平不高
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各行各業對于專業領域的研究不斷的深入,市政道橋方面的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的涌現。但目前,大多數施工企業中的施工人員普遍技術水平較低,對新技術不了解,機械設備操作不科學,缺乏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導致工程施工質量存在問題。
2.施工管理方面的問題
(1)施工管理設計內容不規范。施工管理設計包括:設計階段編制的施工計劃、實施準備階段投標前編制的施工設計以及中標后實施階段編制的施工設計三種。但未對實施階段的施工組織設計內容進行全面、合理、系統的規范,不符合現代科學管理的原理,使得局部施工管理處于無序的狀態,這對施工設計的功能造成不利影響。
(2)技術管理上的欠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具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而很多管理人員由于理論上的欠缺以及實踐經驗的不足,所以對市政道路工程的新材料、新工藝等生疏,導致施工管理中問題層出不窮,最終工程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3)安全管理上的問題。在安全管理上,雖然我國政府及企業都強調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仍然存在很多安全事故。究其原因是安全意識的淡薄,一是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二是群眾的安全意識;另外管理不夠到位,以及企業對安全經費投入不足。
(4)設備管理不到位。在機械設備管理上,常常出現施工設備配置不當、設備損壞甚至是設備丟失等情況,都源于對設備的管理不到位。很多施工人員對設備的一些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不了解,導致設備的使用率低,設備損壞。
二、加強市政及道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過程管理的對策
1.合理安排建設工期
按照施工的程序組織施工,規劃安排科學、合理的工期。單位施工工程的工期應該是從基礎工程開工到全部工程竣工結束并達到國家驗收標準的全部13歷天數,在施工期間,若遇到突發事件或外來阻礙因素,如:雨雪天氣、工程設計變更、以及建設物資、設備、動力等的影響,對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的延誤抑或是連續停工,經建設單位核實后,可以按實際停工天數順延工期。在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延長或縮短工期都是不符合規定的,會影響工程的質量,特殊情況除外。
2.加強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應該做到科學、有序、高效。嚴格遵守施工隊伍的管理體制,各崗位職責,權利及分工明確。此外,要加強施工人員隊伍建設。對施工人員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讓他們熟練掌握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在施工組織管理中,實行激勵政策,多勞多得,提高施工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按期保質地完成施工任務,節約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成本。
3.加強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質量的監督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過程是質量監督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質檢制度,在施工期間要加大質量監督力度。對每一道工序、每一項施工工藝流程都要進行嚴格地監管,以達到規范施工,文明施工。做好質檢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
4.提高自身素質,建立高素質的監理隊伍
監理單位要有意識提高監理人員的待遇,改善監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建立監理人員的各種保險制度,增強優秀人才的吸引力,監理人員要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職業準則。不僅要提高人員業務素質,還要提高其政治素質,強化廉潔自律管理,使監理人員真正做到公正、獨立地開展監理工作,從而提高監理的社會地位。
5.強化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施工是一切工程建設的核心,很多施工單位在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忽略了安全問題,對于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不能夠及時的排除,造成安全事故頻發。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理念,在醒目的位置懸掛安全標語,例如“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等,提高施工人員對于安全問題的理解和行動,從而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
6.加強設備管理
道橋工程施工中,涉及的機械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如果管理不規范,很容易造成施工現場混亂,機械設備損壞,甚至是丟失,影響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增加投入成本。因此,必須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科學規范管理,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
(1)加強設備的使用管理。在施工設備投入使用后,施工人員要熟練掌握設備的性能、功效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做到正確使用設備,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還要注意設備的保養,以增加設備使用壽命。
(2)加強設備的優化配置。依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總體規劃,在各個施工期間,對所需設備進行規劃和管理,優化配置,從而降低成本。
(3)加強設備成本管理。設備管理人員要仔細核對各種設備的運行和使用情況,及時統計和匯總,如實記錄。避免設備使用的混亂,從而降低設備的使用成本。
7.加強施工工序的監理
加強市政道路橋梁建設的質量管理,嚴格地控制返工率。在施工的過程中,質檢人員要嚴格把關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質量通病的出現。其次,監管好施工是按照施工設計方案以及國家相關的強制性規范及要求進行的,杜絕偷工減料和以次充好的問題。在工程交底驗收的環節,要留心對隱蔽性工程以及中間部位的檢查及驗收。
三、結束語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的質量問題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單位必須提升安全管理意識,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施工過程的規范性和安全性,保證各個施工階段都能夠順利進行,為我國的市政工程建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柯昕.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1(21):169.
[2]郝海峰,王向華.建筑工程現場管理問題研究[J].科技資訊,2011(15):82.
[3]龔小軍,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