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汽車應用數量直線上升,對城市道路橋梁工程質量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可是,因為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設計不科學等原因,導致道路橋梁工程在應用時發生諸多病害,從而嚴重威脅著道路橋梁的質量。本文主要對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常見病害和防止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道路橋梁;混凝土碳化;施工裂縫
居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國內機動車總量不斷增多,居民對于道路交通的便捷性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道路橋梁自身承載力已無法滿足運輸量的要求,常常發生超負荷運行問題。若是道路橋梁發生質量問題,不但會嚴重影響道路橋梁的應用壽命,還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現極端,國內許多地區時常發生道路橋梁安全問題,對此進一步研究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常見病害,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治對策,有效加強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確保行車的安全。
一、道路橋梁工程存在的問題
(一)高填土下沉問題
深填、高填以及半填半挖作為填土施工過程中普遍應用的施工方法,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在通車時間較短內出現下沉問題。通過對許多工程項目的實地考察表明,形成高填土下沉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施工手段不合理,比如在施工時出現壓實力不足,應用的壓實方法是過度分層,處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施工,未應用防凍對策等方面。為了能夠有效防止此種問題的發生,施工人員一定要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依據施工方法進行施工,在選擇混凝土的過程中必須應用最大干容量或是適宜含水量的相應混凝土,進而有效防止高填土出現下沉問題。
(二)橋面鋪裝層出現裂縫
橋面鋪裝層形成裂縫的原因一般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施工和溫度出現變化等導致裂縫形成。目前城市道路橋梁的鋪裝層主要是半剛性結構,此種結構可以加強鋪裝層自身的強度和壓實度以及密實度,但是卻會造成承重面在溫度變化下出現裂縫。同時由于北方溫差相對比較大,所以此種裂縫難以避免。另外一方面是車輛行駛時出現的急剎車或是車輛嚴重超載,都會時道路橋梁承受一定的磨損與擠壓,從而導致橋面出現裂縫或是車轍。例如道路橋梁路面是水泥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并未依據現實狀況有效掌握混凝土初凝期鋸縫時間,或是在配置混凝土的過程中,各個配料比例不合理,從而造成橋面裂縫的形成。道路橋梁路面產生裂縫之后,若是未進行及時整治,就會在冬季結冰從而體積膨脹,加劇裂縫的進一步擴展,甚至使橋面發生凹陷或是龜裂等問題。
(三)混凝土碳化和鋼筋銹蝕
因為空氣中存在二氧化碳,而混凝土中包含的氫氧化鈣會慢慢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轉換為碳酸鈣,此過程就是混凝土的碳化。在混凝土發生碳化反應之后,其pH數值會慢慢減小,但是混凝土鋼筋通常不進行表面處理,從而混凝土不僅不會受到鋼筋的保護作用,反而會導致鋼筋垂懸腐蝕。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混凝土碳化與鋼筋腐蝕常常是同時發生的,同時包裹鋼筋相應混凝土發生脫落或是產生裂縫主要是鋼筋腐蝕導致的。另外,鋼筋的銹蝕過后體積不但加大,造成包裹鋼筋的相應混凝土順著鋼筋開裂,而且裂縫的出現會加快混凝土碳化與鋼筋銹蝕速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道路橋梁的應用壽命,還會埋下大量安全隱患。
二、道路橋梁常見病害的處理對策
(一)裂縫的整治對策
首先要加強道路橋梁路面層的設計與施工,由于橋面鋪裝層需要承受大量車輛的直接碾壓,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其次,科學、合理控制與管理過橋車輛的荷載,嚴格禁止超載車輛過橋。最后,高度重視道路橋梁的保養工作,若是道路橋梁產生裂縫,一定要及時清理裂縫中存在的雜物,然后進行修補,防止裂縫進一步擴大。
(二)混凝土碳化整治對策
由于混凝土的碳化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含有的氫氧化鈣和空氣中存在的二氧化碳產生化學反應,因此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發生碳化反應,應該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隔絕空氣的相關材料。可是此種方式成本相對較高并且不易進行操作,因此運用相對較少。現階段,常用的手段為配置混凝土時添加一定的緩蝕劑,通過許多實驗進行改進,緩蝕劑具備緩蝕率能夠達到99%。同時對于緩蝕劑的應用一定要科學、合理,選取適宜的添加量與品種,從而防止混凝土發生碳化反應。
(三)梁端頭局部損壞的整治對策
首先,高度重視伸縮縫的施工方法,確保混凝土自身強度與密實度。其次,在焊接錨固鋼筋的過程中,必須防止燒傷已經澆筑的混凝土,同時應用國家所認證的具備質量保障的施工材料。最后,嚴格依據所有地區的氣候與溫度差異,應用滿足各個區域現實狀況,選擇合理的伸縮縫結構,針對已完成的伸縮縫,一定要強化日常維護,及時有效清除伸縮縫中的雜物,并且采用有效對策進行維修。
(四)混凝土的修補
根據修補層的具體厚度,一般狀況下應用環氧砂漿或是環氧混凝土當作修補原材料。為了能夠防止產生收縮開裂問題,應該把適宜的碳纖維摻雜在厚層的修補砂漿中。依據施工具體情形,選擇環氧混凝土對體積相對較大的混凝土裂縫進行修補,要選擇噴射混凝土的手段完成施工。另外,施工單位應該依據病害的具體程度和部位,在二次的加固過程中,把碳纖維布合理粘貼于修補層的表面。
(五)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整治對策
首先在道路橋梁工程項目設計前,要對施工區域完成實地地質勘探,從而深入、全方面了解施工地段的地質狀況,并且依據施工需求進行綜合分析,明確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布局與結構類型,然后在需要的位置建立沉降縫。其次,強化關鍵位置與工序監督管理,針對鋼筋混凝土等相關原材料要完成嚴格檢測,而原材料的品種以及強度一定要滿足設計需求。在施工時必須依據設計需求建立專用水準點以及沉降觀測點。
結束語
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病害處理方法在橋梁應用功能與安全性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對于道路橋梁的常見病害,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案進行處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加強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使施工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佳,顧雪梅.探析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及檢測技術[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1):146-147.
[2]陳春華,張利燕.淺析公路橋梁工程路面施工的病害及工藝質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2,(3):36-37.
[3]楊宣廣,李勤良.震后鐵路橋梁工程病害及加固修復[J].四川建筑,2012,(2):166-168.
[4]張洪旭.橋梁工程施工病害防治及其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初探[J].價值工程,2010,(3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