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美度假酒店的總體規劃構思是根據地塊形狀及周圍的自然環境,通過整個酒店的功能分區、道路交通組織、綠化景觀以及建筑單體的設計意向的分析,對如何因地制宜,以“自然、生態、環保、文化”為主題,來突出反映自然地方特色而又有別樹一格的特色的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自然;生態;環保;文化
一、背景及地理環境
海南海居旅業濱海酒店即為原石梅灣艾美濱海度假酒店,該石梅灣旅游度假區位于中國海南省萬寧帽的東南沿岸,毗鄰貫通南北的環島高速公路東線,北距省會海口市160公里,往南90公里為三亞市,平均車程約為1.5小時。
石梅灣旅游度假區東端為海濱地段,潮汐為東南向,可以觀賞部分日出海景;地塊海域的珊瑚礁可以進行潛水活動。北面后處翠山環繞,源自山上的海田溪蜿蜒而下;地塊西側是青皮林,為世界僅存的兩片海濱青皮林之一,是國家重點珍稀植物保護區。
整個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115998.38㎡。總建筑面積為41813.08㎡,居住人數600人。
二、構思的契入點
石梅灣旅游度假區的總體設計構思是根據地塊形狀及周圍的自然環境而來的。
設計主題:根據地域的本身特色,如綠化的環境、海濱、海田溪、加井島等,以及亞熱帶的氣候風情,本設計以“自然、生態、環保、文化”為主題。
1.自然:綜合周邊的自然環境,充分利用海灘的優越條件,把海邊景觀引入室內,使建筑和周圍環境互融。
2.生態環保:以綠色、生態、環保為指導,充公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創造屬于海南特有的亞熱帶風情,營造出雅靜、舒適的度假氛圍。例如建議保留及改善海田溪的水質和自然綠化帶。
3.文化:結合海南當地的文化特點,在規劃和單體設計上除延續其獨特的黎族風情的同時,通過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運用來表達新與舊的結合,以獨特的設計反映華潤艾美酒店品牌的高格調風格,以地方材質突出地方文化精髓,形成富有亞熱帶的村落風光。
設計目的:在總體規劃構思及建筑單體設計上與大自然和周邊環境相融合,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從而形成“建筑中有園林,園林中有建筑”的勢態,再通過各種室內外空間的穿插和有機組合,使游客享受到旅游的樂趣,真正體現酒店的意義。
三、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鳥瞰圖
整個規劃主要以“一縱三橫”為規劃結構,然后通過景觀道路把建筑群體緊密結合在一起,運用對比、韻律等手法使整個規劃建筑空間生動、活潑。為什么會考慮用這樣的結構模式呢?主要是結合周圍的環境,充分利用周圍資源,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盡量以現有的能源使整個規劃結構上能利用環境,發揮環境最大的效應。
艾美酒店全景照
因本地塊只臨一條規劃路,因此本區的主入口、次入口、后勤入口均設在北面的規劃路上。但距離相隔互不干擾。主入口設在主樓的中心軸線上,可以通過斜坡直接將賓客引導至主樓的二層酒店大堂,賓客可以通過連廊到達至客房的各個單元,也可經過綠化小路至各個單體別墅,或從大堂經過一系列的跌落水景至海灘。后勤入口結合消防道路設獨立的物流出入口。因考慮水療中心的對外經營,把它設在地域的東側,有獨立的出入口方便車輛出入,也作為度假區的次入口,保證操作上的靈活性。
(3)功能分區
整個度假區分為客房區、娛樂區、后勤服務區等三個部分。客房區包括主樓、客房樓、半獨立別墅、海濱別墅、總統別墅。
建筑設計
1.主樓
主樓位于度假區主入口的中心軸線上,平面為“T”字型,整個形體呈高低錯落,沿主入口軸線對稱布置。從主入口沿緩坡可直達二層酒店大堂。然后經過大堂酒吧,進入一個中國式的合院空間,富有趣味的跌水水景將游客引入到一個高位平臺,霎時無邊無際的海景展現在眼前。主樓底層主要為廚房及后勤服務用房,有獨立的出入口,與二樓相對獨立。主樓二層為酒店大堂、大堂酒吧、以及餐廳酒吧等;主樓三層為餐廳及包房等。建筑檐高15.100,建筑屋脊高22.865。設計中曾考慮主樓的屋面形式采用有海南本土文化特色的“船形屋”或是傳統草棚的做法,但考慮到與其他建筑單體的屋面形式有太大的出入,為了保持整體的和諧統一,主樓屋面采用坡屋面兼有特色的屋脊形式,給人明快清爽的感覺,取得與整個環境相協調。建筑立面簡潔明快,以灰色涂料為主,底部配以天然板巖,顯得大氣而又不失穩重。
2.客房樓
客房設計是整個單體設計中最主要也是比較普通的部分,在設計中,力求營造不同的觀景情趣,創造一個有濱海特色的別具一格的環境氛圍。客房樓采用單元式組合布局,通過一系列的長廊串起來,每個客房樓都有獨立的庭院水景空間,形成了富有亞熱帶風情的村落布置形式。客房樓設計采用落地玻璃門、陽臺鏤空等手法增加室內外空間聯系,不但可以將陽光引入室內,豐富了立面元素,更加提供了充分的、開敞的景觀視野。外墻材料延續主樓的風格,以灰色、白色為主體色調,輔以木材、石材加以襯托,屋頂均由多哥有特色的坡頂組成,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使外立面生動,在體積上弱化了體量。建筑與周圍綠色景觀環境相結合,在陽光沐浴下,使整個建筑物光影交錯,層次感突出。
3.總統別墅、海濱別墅、半獨立別墅
海濱別墅采用單層,總統別墅、半獨立別墅采用兩層,每個單元均獨立布置,都帶有獨立的庭院景觀圍合,私密性強。設計中采用半敞開狀態的空間模式,以謀求更大的視野和自然通風。各別墅單體都有采用大片的落地玻璃、格柵、活動百葉等來做圍護結構,這樣將更多的室外環境引入室內,創造不同的室內空間,加大通透性,從而增強了濱海特色,同時為賓客創造了一個舒適、雅致的休息環境。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機械通風和空調的使用,節約了能源。海濱別墅以玻璃、鋁合金框搭配灰色的板巖坡屋面為主要構成,整個立面簡潔明快,把多種不同室外情趣環境引入到室內,豐富了整個空間的變化,使人工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半獨立別墅、總統別墅在色調上延續其他建筑的主要元素,以灰、白為主要調子,但在細部構造中尋求變化。例如半獨立別墅在陽臺設計中,力求做到在與其他單體有統一中尋求變化,采用塑木欄桿局部突出陽臺面,兩戶之間用木格柵隔開,屋面延續多哥風格,與整個環境保持一致。
4.其他
水療中心、會議中心、活動中心在平面構成上采用單元組合形式。通過層高、屋面高低的變化,使整個立面有錯落、層次感,豐富了立面元素,立面節奏明快、有韻律。
5.材料運用
本案外飾面的材料主要為涂料、玻璃、卵石、板巖、木料、鋁合金等。建筑外墻裝飾各單體均以灰白色涂料為主,表面抹平壓光。柱面、墻群、基座以黑色卵石、天然黃沙巖加以精心點綴。涂料顏色的選用不僅考慮要與周圍環境相適用,在大量的綠色植被的簇擁下,灰白的色調不至于給人很“跳”的感覺,而是一種舒適柔軟有親和力,讓人覺得賓至如歸;也考慮到耐用耐臟、易清洗。在整個色調的選擇上,考慮環境綠化對建筑的裝飾、圍合,在光影變化上,豐富了立面的空間層次。基座部分選用比較深的顏色,讓人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增加了建筑的穩重感。在陽臺設計上,采用實墻與鏤空塑木欄桿相結合,形成虛實對比,在色調上,通過木材的顏色,起到一個調色作用,給立面帶來不同的層次和亮點。屋面采用水泥板,顯得質樸無華。
6.建筑細部
對于細部構造都有詳細考慮,在與整體風格相統一的前提下,力求細部構造的不同,以同類元素的重復運用,在統一中求變化。百葉通過材料、尺度、形式、疏密、色彩的變化,用于不同的部位,演變了多種不同的細部構造。在陽臺設計中,利用實墻體與鏤空欄桿相結合,通過材料的變化、實墻體高低變化不同以及不同材料的錯位,產生了典型的不同細節。建筑單體中采用了大量地落地玻璃以及推拉門,通過不同的形式,弱化了室內外的邊界線,增強了室內的通透性,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另大堂頂部采用帶可開啟式百葉的高側窗這一變化,可以有利于空氣對流,加快空氣流通。屋頂的處理是本案的特色。通過不同的屋頂形式,多哥式屋脊角度的變化,屋脊形式的多元化,演變了多種不同的細部節點,豐富了建筑的形態,強調了建筑物組織上的層次感。
7.永續性
永續性也是本案設計考慮的一部分,包括保存自然資源與海南黎族風情傳統文化的發揚,在建設方要求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考慮,本方案趨向一個平衡的設計,例如:保留及改善海田溪的水質和自然綠化帶,研究海上構筑物對海岸的影響等等。
在管理建造的過程確保能獲得環境與經濟的最高價值。規劃及建筑單體充分結合周圍環境,采用當地材料與技術,包括了天然板巖、天然黃沙巖、玻璃、木材等材料。
建筑物的朝向及立面材料的分布,以使用永續性的自然資源為最大考量,也以能夠充分利用海風、日光為設計方向,例如采用活動折疊門,充分利用海風,減少了機械通風和空調的要求,節約了能源成本,擴展了視野。
四、結語
對艾美度假酒店的規劃和設計,是在建設方要求和環境保護之間,趨于一個平衡的設計。意在于根據所在地域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將當地的建筑特色、民俗風情、工藝、特色工藝品納入到規劃和單體的設計中,利用與熱帶海灘相襯的、獨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間組合,創造出一個輕松帶有文化內涵和深度的自然氛圍,使本酒店成為游客旅游的目的地,真正享受到度假的樂趣和放松。
參考文獻:
[1]《世界建筑》(11/2008)
[2]《建筑師》
[3]《中國建筑100叢書》
[4]《景觀園林與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