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化急劇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為使城市(城區)性質、規模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和適應以環境保護為重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各小城市都在對現有城區進行新的規劃和建設。水利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承擔著城市防洪、供水、排水、航運、水環境等功能,是城市生態系統和景觀系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城市建設中,對水利建設,特別是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關鍵詞:小城市;水利建設;問題;探索
1"必須正視我國當前在小城市水利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體發揮,根源在于城區水利建設缺乏專項規劃
在小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城區防洪規劃較為重視,特別在“98"洪水”后,各地編制了或正在編制科學、可行的城區防洪治理規劃,并開始實施,而對排水以及作為城市生態系統和景觀體系特殊載體的城市水利,則沒有專項的整體規劃,僅對某一小區域內水系進行景觀設計,缺乏對整個城區水系的滯洪排泄、為工農業供水和城市景觀等多種功能的綜合考慮,使得城市水利的減少洪澇災害、凈化環境、提供公共綠地和旅游休閑等各項生態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由于體制上的原因,城區防洪規劃和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規劃分屬不同的部門,水利部門只進行河道的防洪規劃,城建部門負責城區的排水及用地規劃,市政部門的排水標準與水利部門要求的排澇標準不一致,使河道防洪治澇與城區防洪治澇截然分開,難以協調。
1.2"由于盲目侵占城區河道,減少水面,導致洪澇災害和生態系統被破壞
隨著城市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由于人口增長、工業勃興和對環境的忽視,在小城市建設中,土地利用價值高,受經濟利益驅使,為了多爭一塊土地,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滯洪區,將城區河道排水改為管道排水,在上面興建街道和商業網點等設施,使得城區水面積急劇減少,天然調蓄功能不足,內河排水不暢、易淤積,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滯洪區面積被侵占,造成原有滿足設計排澇要求的排澇設施排澇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天降暴雨時,人為產生新的洪澇災害,街道被淹成為常見病,加大了城區洪澇災害的發生。當城區河道被侵占后,內河易被垃圾等雜物淤積,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環境惡化,違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環境變得臟亂差,城市生態系統也遭受到了嚴重破壞。
2"面對當前小城市水利建設方面的問題的解決方法探究
2.1"要對城區進行專項水利規劃,這是解決好小城市水利建設的基本前提
水利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與道路等基礎設施一樣,圍繞城市或縣城總體規劃的總目標,同步規劃,同步協調,并以專項規劃報告作為城市(縣城)總體規劃報告的附件,正式列入總體規劃內容,報有關部門批準實施。專項城市及城區水利規劃應以城區為主,兼顧農村,城鄉一體化。要確保防汛安全,不能讓城區的經濟文化生活因洪澇災害而遭受損失,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改造整治內河水系,以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滿足城區引水、排水和生活環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護綜合體系,促進城市開發和品位提升。
2.2"及時加大對城市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避免無米之炊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城市(城區)的供水質量、生態環境的協調美化要求越來越高,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對水利建設要求也相應提高,其所需資金也越來越多。我們應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全社會辦水利的辦法來籌集資金。政府要加大對城市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導向作用,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向受益企、事業單位集資來支持城市水利建設。通過向銀行等機構貸款的方法來籌集資金。比如,江西省上饒、景德鎮等六個設區市及所管縣城鎮就以財政擔保的形式,通過低息日元貸款,籌集到了城市防洪治理所需的資金。運用市場機制籌集資金。對城區河道水系進行綜合治理來增加土地,并使土地升值,通過依法轉讓等方法籌資,以地養水。
2.3"加快實施水務—體化管理步伐
現代城市水利是一項綜合工程,承擔著防洪治澇、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態環境的建設。目前,水資源管理體制仍是水利部門管水源和防洪治澇,城建部門管城區供水和排水,環保部門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澇的不管城區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澇、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關系,甚至出現河道排澇和城區排水標準不是同一體系,塊塊管理,各自為政,不能統籌兼顧,全面規劃,使水利設施難以合理安排,難以充分發揮作用。應加快水務一體化管理步伐,借鑒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務改革成功經驗,將涉及水事務的統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實行統一、高效、有序的管理體制,由水利部門對城區的防洪治澇、供水、排水及水環境治理統一規劃,研究防洪減災措施,保證高質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4"加強城區河道水系的綜合治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發源地,也是城市景觀環境的重要依托,由于城區發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區內河道成為城市排污溝,集污水和洪水為一身,惡化了人民的生活環境,制約了城市發展。目前,對城市水系進行綜合治理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城市建設初期,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建立起良好的河流景觀與濱水環境,綠依水,水依城,將城區建設成與水融為一體的特色景觀環境。
當前,水利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方面,承擔著城市防洪、供水、排水、航運、水環境等功能,是城市生態系統和景觀系統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小城市(包括小城鎮在內)建設在水利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解決的方法是對城區進行專項水利規劃、加強城區河道水系的綜合治理、加快實施水務一體化管理步伐、加大對城市水利的投資力度。
參考文獻:
[1]蘇偉忠,楊桂山,陳爽.城市空間擴展對區域洪澇孕災環境的影響[J].資源科學.2012(05)
[2]宣峰.小城市商業中心區公共空間淺析[J].知識經濟.2014(14)
[3]洪忠,范培沛.低沖擊開發模式在城市雨水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07)
[4]王瑞光.解決小城市水利建設問題之我見[J].水利天地.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