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理的市政給排水設計不僅能滿足人們和各行各業的需求,還可以節約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揮市政給排水工程的真正作用,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指出了市政給排水在合理性設計上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還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設計;合理性
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工作涉及范圍廣、工作量大、工作任務紛繁。其中每個設計環節都不能被忽視,否則就有可能對整個市政給排水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規模越來越大,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市政工程給排水設計中應該本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保護水資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本文主要就市政給排水的給水、雨水、污水和排水系統中一些常見問題和對策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我國的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提出了幾點合理化建議。
1.市政給排水設計存在的問題
1.1"與城市其它功能不協調
給排水工程與城市其余功能是相輔相成,并非單獨存在的。在我國部分地區,由于天氣氣候條件的影響,對于給排水的設計要求非常高。但是,這一部分區域的給排水設計卻沒能滿足城市發展標準,無法將城市防洪防澇設計思路體現出來。所以,一旦遇到大雨等天氣條件,就會嚴重影響城市排水系統,導致城市交通受阻。隨著氣候條件的惡化,沿海部分城市排水系統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對于市政給排水,人們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無法讓排水設計達到具體的要求標準,無法做到與城市其余功能協調,就可能對城市帶來嚴重的危害。
1.2污水管的設計不合理
如果污水提升泵站無法合理設置,就可能對污水管的埋深帶來影響。埋深設計不夠合理,就無法確保整個規劃區污水管網豎向的高程,這樣很容易出現排不出城市污水的現象。所以,只有在城市綠化區附近設置城市原污水提升泵站,才可以避免城市污水管周邊的居民受到工廠污水的影響。在我國城市設計給排水排放的時候,僅僅是考慮到對城市帶來的影響,卻忽視了經濟、地質條件以及污水排放設計技術等方面的綜合考慮。
1.3設計編制存在諸多未確定因素
在規劃市政道路的時候,往往在道路建設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卻依然在修改給排水設計方案,或者是還沒有定案,這樣很容易出現城市道路設計與市政給排水設計不相符合的情況,兩個工程各顧各,道路建設先開工,市政給排水后設計再施工,這樣就容易讓市政給排水與城市道路設計不相符,導致給排水設計無法滿足設計施工要求,而中途又無法做出相應的設計修改,最終影響到市政給排水的設置,無法滿足城市給排水的基本要求。
2.提高市政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的措施
2.1重視科學規劃設計
隨著城市化腳步的加快,必須對市政給排水工程進行合理的設計規劃才能保證城市生態環境的良好,促進城市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近些年來我國的人口流動幅度較大,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大中型城市,城市的人口密度也越來越高,這給城市水資源供應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現在城市水資源短缺已成為一個共性問題,進行水資源的開發和再利用已經成為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中必須認真對待的一個關鍵點。由于我國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布存在不均衡狀況,還要考慮到水質的問題,根據水的用途需求來合理優化水資源的分配,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提前做好需水量的預測工作。
城市的雨水工程對于防洪排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排水工程設計規劃過程,要考慮到城市的氣候、降雨量、排洪流域面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合理收集雨水作為備用水源。城市污水應對其回收再利用的原則,力爭使用高新技術,做到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最重要的是減少水資源污染。
2.2污水合流制和分流制
一般情況下,新城區的建設主要是以分流制為主,老城區則是以截流式合流制為主,到那時就新階段我國的市政排水系統的發展來看,將分流制真正的得以應用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里舉某污水廠管網工程為例加以說明。要實現分流制,要從化糞池出口開始進行分流,施工人員還必須具有相當的專業素質,還要有專業人員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督。初始階段,雨水的污染比較嚴重,為了能夠將雨水進行有效截流,截流式合流制是比較適宜采用的。
2.3雨水管道的設計
如果某個地下水比較深或者缺水,要注意盡量不要將雨水排到下水道中,可以采取措施將雨水截留或滲透,其好處之在與可以減少排水的負荷,進而減少雨水管道的投入力度。此外,還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補給,有利于促進水生態恢復。在設計過程中,以工程的實際進行設置相應的雨水貯水池來截留雨水。如果地下水位較高,雨后地面濕潤,且地下徑流比較大的時候,不宜采用滲透法。進行設計中還要以節約資源為原則,科學合理的設計排水系統。
2.4排水管材的選擇
排水管材通常選擇鋼筋混凝土管道,但是鋼筋混凝土管的重量較大,管壁厚,導致溝槽開挖寬度較大,增加了土方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塑料管道技術逐漸完善,塑料管道具有較多的優點,管道內壁較為光滑,粗糙系數小,而且過水能力比同等管徑的混凝土管大30%-50%,所以水力坡也較小。因此,當設計流量相同等級時,塑料管的管徑可以比鋼筋混凝土管小一級。
2.5融入全新的設計理念
雨水管道設計新思路:在干旱區域最好是不要將雨水排到下水道中。由于其降雨量太少,所以將雨水集中儲存有利于解決旱季的用水困難。此舉還能夠降低雨水管線建設所需的費用,讓地表的水分盡量的下滲到地表之下,給地下水作補充。除此之外,還可以建設集水池,這樣的話雨水就會集中到一起然后對其進行處理以備后續使用。不過在具體的工作中要結合具體情況來設置。假如地下水位很高的話,降水之后地表的濕度較大,水流量大,這時候就不適合使用這個方法。
2.6引進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
正常情況下,城市道路建設與排水管道的施工建設是要同步進行的。雙方的設計人員根據對方的設計相應的做出改進,在施工過程中邊施工邊改進。傳統的人工進行相互傳遞,相互進行手工改進,不僅工作效率慢,延誤有效施工時間,而且大量消耗人力財力。使用計算機與人工相結合的辦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作時間,而且使得員工在網上作業的數據更加精準,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雙方施工設計者通過計算機隨時交流,交換意見,隨時按照要求變更設計圖紙。但這還是需要市政府對給排水工程的支持,盡快完成對給排水工程文件的審批等,促進城市道路建設與給排水工程同步進行,改善排污工程的現狀,促進城市道路的建設與給排水工程建設的結合,有利于城市化建設,更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3.結語
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決定著國家的長治久安,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會興旺發達。所以,合理設計市政給排水的供應決策,影響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完善市政給排水的涉及政策,是解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的解決辦法。積極采取措施應對,才能有效避免存在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薛鵬.市政給排水設計和規劃中常見的問題分析[J].中華民居,2013(10).
[2]李元斌.如何提高市政給排水設計合理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4(9).
[3]張天政.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6).
[4]盧劍.市政給排水設計中輸水方式的選擇及管網分區[J].科學與財富,2014(4).
[5]李文艷.市政給排水設計和規劃中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