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小城鎮的排水管網也迅速的得以擴張和大規模的改造,因排水管網屬于地下工程,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導致排水管網在建設、管理和維護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重點探討了中小城鎮排水管道的規劃設計,以期作為參考。
關鍵詞:中小城鎮居住小區;排水;規劃設計;探討
城鎮污水管網是現代化城鎮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對城鎮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產業,是改善城鎮人居環境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前在中小城鎮的住宅小區內,雨污管網的設計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經常出現雨污管網不通暢、漏水和堵塞等問題,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研究中小城鎮雨污排水管道的設計問題十分必要。
一、中小城鎮住宅小區雨污水排水管道的重要性
(一)小區雨污管道關系到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小區的通行
小區的污水管道是住宅室內排水的延伸,雨水管道則是雨澇排水的通道。長期以來,住宅小區雨污管道設施的質量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僅僅是因為管道都隱蔽在地下,容易被遺忘。事實上,小區雨污排水的重要性并不亞于住宅建筑本身。夏季暴雨時,小區嚴重積水,污水外溢,臭氣刺鼻的情況在各城市的諸多小區內并不鮮見。小區的雨污水不能正常排放,甚至造成道路塌陷,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環境,小區居住質量大大降低。
(二)忽視了小區雨污水管道,住宅的使用功能不完整,居住質量下降
住宅不是空中樓閣,雨污水管網是住宅和城市的重要聯系,也是住宅的重要使用功能,污水排放是住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雨水收集排出是居民居住必不可少的要求。小區雨污水管道質量降低,也就是降低了住宅的使用功能,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二、中小城鎮住宅小區雨污排水管道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城鎮建設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污水治理工作已被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上了重要的工作日程。但是,中小城鎮建設的日新月異與污水治理建設滯后的矛盾、污水收集系統的不完善與污水處理廠建設迅速發展的不協調仍在存在。
(一)污水管網系統覆蓋率低,排水管網建設滯后
一般中小城鎮污水收集區域居住人口密集,基本為雨、污合流體制,部分雨、污合流制管道直接就近排放,許多魚塘和河道直接成為排污溝,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水體污染嚴重,環境狀況惡劣。
(二)排水體制較為混亂
中小城鎮排水體制基本為雨污合流制,部分新建城區由于污水收集系統建設滯后,使很多按分流制建成的小區的污水沒有出路,污水依然只能臨時排入雨水管道或直接排入河道。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率,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但由于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難度更大,為達到減排的目的,同時保證在污水處理廠運轉之時有污水接入,首先須進行河道截污管道的建設,而且河道截污管將長期存在,這就使規劃為分流制的區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截流式合流制管網。
(三)污染源分散,河道源頭污染嚴重,截污難度大
中小城鎮現狀老城很多,自然村依河道旁分布且許多房屋建筑實際上位于河道藍線內,分散的排污點以及現狀的違章建筑給截污工程實施和河道治理帶來很大困難。同時部分企業規模小且相對分散,污染嚴重,近期難以集中處理。
(四)配套資金嚴重不足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資金籌措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小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目前很不完善,區域內沒有完善的雨、污水管網,基本上為合流制或采用明渠排放,許多魚塘和河道直接成為排污受納水體。將原有排水系統改造為完全分流制短缺資金較多,建設周期也會很長。
三、中小城鎮住宅小區雨污排水管道的設計思路
(一)確定合理的管道排水體制
中小城鎮的排水體制應充分考慮環保要求、經濟實力、自然條件、排水設施的現狀等因素,結合城市排水規劃,分不同區域和按近、遠期確定。通常情況下可按如下方案進行劃分:①新建城區排水體制宜采用雨、污水分流制;②已形成合流制管道地區,為減少工程投資和增加收水量,可改造成為截流式合流制,在河道排口處設截流設施,截流污水和部分初期雨水,同時考慮到合流制系統改造成為分流制系統比較困難,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遠期也可保持截流式合流制;③未形成完善的管網的規劃分流制地區,近期可保留現有管道系統,近期改造成為截流式合流制,遠期應逐步改造為分流制。
(二)設計圖紙深度和變更應滿足實際施工需要
小區的雨污排水應有詳細的施工圖,而不是簡單的規劃平面圖。設計圖紙應當能夠指導現場的實際施工,不僅具有恰當的設計深度,還應對施工材料和方法的質量控制提出具體設計要求,并可作為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依據。如果小區內的地質條件復雜,還應依據地質勘察報告,設計不同地質條件下的管道敷設方法。由于小區各類管網交錯,管道的走向和高程經常需要調整,各類調整也應當經過設計同意。管道截面墊層和回填土的要求設計應明確,如設計無要求,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檢查井、化糞池等構筑物應有詳圖或注明參照圖集。
(三)合理選用管道材質和接口方式
盡管小區內的雨污管道尺寸一般偏小,但由于小區內施工條件惡劣,易發
生墊層擾動和管道變形,一般不應使用已淘汰的剛性管和剛性接口管道。柔性管和柔性接口是小區雨污管道施工的必要條件,從經濟角度考慮,小尺寸管道一般常用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大尺寸管道常用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接口都為膠圈承插接口。除此之外,玻璃鋼夾砂管、PE管、加筋管、纏繞管(EIDPE)也可選用,接口形式也可采用塑料的熔焊連接。但剛性的混凝土管以及剛性的砂漿接口連接都不適用于小區雨污管道,因為剛性管和剛性接口在小區的擾動土墊層和反復開挖施工條件下,極易出現斷裂漏水事故。
(四)做好與建筑排水的銜接設計
小區的雨污管道與建筑排水管道一般分屬兩個施工單位,施工時為方便銜接,一般由建筑排水將建筑污水、廢水和雨水管道施工至第一個檢查井位置,再由外網施工單位砌筑檢查井,實施外網管道連接。為避免管網臭氣對住宅的影響,一般空調冷凝水可排放至建筑散水坡后再匯至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不宜在住宅內留有開放的支管,污水管道至室內應嚴格設置水封,以避免管網內的異味進入室內。
(五)合理設計化糞池
化糞池作為小型的污水處理裝置,能夠沉淀和初步處理生活污水,其處理容量設計應根據住宅面積和;使用情況確定,出水口水質應符合城市生活污水后處理的要求。化糞池的種類較多,污水處理工藝略有差別,主要是厭氧發酵,一般宜使用裝配式或整體式的化糞池,不僅施工方便,也便于質量控制。近年來塑料、玻璃鋼制作的檢查井、化糞池等新材料逐步得到了行業的認可,施工方便,工期短,不易漏水,適合住宅小區管網使用。
(六)防止河水倒灌入污水管網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管道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考慮河道防洪水位,設計防洪排門或鴨嘴閥等防倒灌措施,以避免汛期河道水位過高,河水倒灌入截污管道的情況發生。河水倒灌會造成污水收集管道中污水濃度降低,增加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難度和超出其處理能力。
總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小城鎮的雨污排水管網的改造和設計需求也隨之增加。針對中小城鎮的雨污排水管道的設計,設計人員需因地制宜的設計排水系統,優化中小城鎮的排水功能,且應該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有效節約資源能源,在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之下,將城鎮排水技術、工程經濟和環境保護等多項要素融入到管道的設計之中。確保城鎮排水系統真正發揮作用,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下秋平.城市污水管網的建設與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王峰,李楊秋.山區城鎮排水管道的設計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09,05
[3]李博宇.市政排水管道設計淺析[J].民營科技,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