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中,工程招投標是重要的前期準備階段,也是建筑工程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不過在工程招投標階段,存在很多違法行為。出現違法行為的原因,在于工程招投標方面的立法不夠完善,執法力度不夠,并且沒有建立起比較徹底的工程招投標市場體制。本文將著重分析產生違法行為的原因,提出解決中國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違法及違規行為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建筑施工;工程招投標;法律問題;招投標法
建設工程招投標能夠建立公正的競爭機制,擇優選擇設計、施工單位,保證縮短工期、提供工程質量和節約工程投資,是一項重要的制度。但建設工程招投標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法治基礎上,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的實施,建設市場必將形成政府依法監督,招投標活動當事人在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依據法定程序進行交易活動,各中介組織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市場運行新格局。
一、工程招投標中的違法操作
1、將項目進行人為分割躲避招標
在現行的建筑施工工程招投標中,存在著人為對必須招投標的項目進行切割,將大的項目劃分成各個小的項目,從而躲避招標。在現行的工程招投標中,部分單位為了謀取私利,與工程承包商進行媾和,將必須經過正常的招投標程序才能允許審批的建設項目,私自交給某些承包商,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承包商的賄賂。比如,在開發建設一個住宅小區的項目時,如果全部進行建設的話,項目總投資將超過3000萬元,這是招投標的下限,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為了有效地躲避招投標的審批,往往只是將住宅小區的部分項目進行報建,使總投資額低于3000萬元,然后將項目進行分割,使單項合同額在招標標準以下,從而有效地躲避了招投標的限制。
2、惡意提升招標文件的價格
在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招標文件是招標單位與投標企業之間的連接的紐帶,是招標單位的招標項目說明書,也是投標單位提前了解投標項目的藍本。招標文件一般由招標單位或其委托的代理機構進行編制,由于在編制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招標單位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或報酬,往往惡意提升招標文件的價格,從而增加了投標企業的經濟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投標企業的參與積極性。另外,招標文件的價格一般采用預支付模式,如果投標企業沒有中標,那么招標文件的圖紙部分完全可以退回利用。但實際中,很多招標企業運用“霸王條款”,不管投標企業是否中標,圖紙一律不退還,招標企業從而據此收取高額的圖紙費用進行盈利。
3、招投標中存在地方保護主義
在建筑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根據《招標投標法》,某個項目從招標文件發售開始到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為止,其時間長度最少須滿足20天。但在一些實際的招標過程中,部分招標單位存在強烈的地方保護主義,隨意縮減時長限制,不考慮或者忽視外地投標企業的利益,采用設置地域性的門檻條件等相關的措施來限制非本地投標企業的投標意圖,阻止外地企業參與競標。
4、用合法程序進行虛假招投標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還存在著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一氣,進行虛假招投標的行為。這種虛假行為的初衷是為了騙取國家的建設專項資金,招標人虛擬某個建設項目,通過審批后,開始招投標,在招投標中,招標人允諾給中標人一定的利益,讓中標人一起配合來完成這樣一個虛構的環節,為了躲避監督與檢查,在這次的招投標中,所有的環節都是符合程序,符合法律的,但其招投標的內容卻是虛設的。
二、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的法律建議
在工程招投標中,存在很多違法的行為,這些行為如果不加以控制,不進行有力查處,會直接影響工程項目招投標的合法性及成效性。
(一)完善法律建設,細化法律責任
1、統一規范中標人的標準
在工程項目招投標中,最合理的中標人,不一定是最低報價的投標人,而是綜合價格與質量等因素的最適當的投標人。在實際的招投標中,選定中標人的標準,一般是在指滿足質量等要求的條件下的最低報價,通俗地講,是指“物美價廉”的投標人。鑒于招投標過程中的盲目性及混亂性,因此需要首先明確中標人的標準,統一規范中標人的制度,
2、明確分包的規定和制度
在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某些中標企業在獲得施工項目后,為了謀取利益或者為了擴展業務,往往將一些工程項目進行分包或轉包。但實際上,法律規定中標企業在進行分包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招標工程的主體工程,在中標后,理應由中標企業按照經審批后的投標文件嚴格施工,不得分包或轉包,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其次,招標工程中的關鍵性工程,中標企業也不得分包或轉包,而應該嚴格注重提升質量標準,嚴格進行科學施工。因此中標企業在獲得建筑項目中,應該明確工程性質,制定科學合理的工程性質衡量的制度和體系。
(二)推行工程清單報價制度
1、推行工程清單報價
這種報價制度,能夠有效地遏制招標單位與投標企業之間的串通與媾和,能夠盡可能地維護其他投標企業的利益。將以前的商務標總價評審改為工程量清單總價和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報價評審。運用這種報價體系,能夠合理有效地規避招投標中的弊端,因為將清單進行細算的工作,需要通過一定的系統進行,這就為招投標提供了扎實的資料儲備。
2、豐富評標人員的構成比例
在建筑招投標過程中,評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評標是對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的科學考評,同時也是為招標單位選擇最合適投標企業的部分。在評標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賄賂、偏袒、蓄意等違法行為,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不斷豐富和擴大評標人員的構成比例,加強評標人員的流動性,豐富評標人員的層次與范圍,不斷加強評標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和思想組織建設,提升評標人員的思想水平,建立一定的評標專家檔案記錄,一旦發現有評標專家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要及時地記載備案,以示警告。
(三)加強執法監督力度
在工程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很嚴重的違法行為,違法違規的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較重要的客觀原因,是因為法律對其打擊力度不夠。鑒于此,因此不斷完善法律建設,不斷加強法律打擊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的行為。另外還需要不斷加強法律監督體系,工程項目招投標整個過程應該明朗化,應該規范化和透明化,引入監督指導體系,能夠有效地發揮震懾作用,來警示招標企業和投標企業,按照法律規范進行合法合規的操作。
(四)完善招投標質疑程序
在工程項目招投標過程中,應該不斷完善質疑程序的建設,而質疑人員的構成,往往由與招投標存在切身利益的人來擔綱,這樣可以有效地保障質疑程序的成效性。在招標投標的相關法律文件中,都賦予了這些質疑人的權限和訴訟權利,一旦發現招投標環節中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要及時進行監督。在招投標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盲目競爭,投標人惡意降低自身的價格來進行招投標,嚴重影響了招投標的正常進行,因此在實際工作也應該注重加強監督。
總結:
工程項目招投標是工程項目開展的前提條件,在實際的招投標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需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建設,不斷構建平等公正的招投標體系,不斷完善招投標的法律監督體系,從而提升工程項目招投標的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谷愛明,唐秋風,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問題與思考[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6);
[2]熊雨晴,招投標中的法律法規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