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樁基施工質量關系著橋梁結構工程質量、運行安全及使用壽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文章概述了橋梁樁基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
關鍵詞:橋梁樁基;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樁基施工質量對整個橋梁工程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對橋梁樁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進行分析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為橋梁工程質量進一步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增加橋梁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更有助于促進我國橋梁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沖擊鉆機成孔施工工藝
1.1施工準備
開挖平整施工平臺,平臺須有足夠的寬度,并保證鉆機安置于穩固的場地上,避免發生不均勻沉降,造成樁孔傾斜。測量定位:根據給定的導線點,用全站儀沿線路進行加密,測設完畢后,要進行校核,現場需設護樁,確保點位準確,施工時利用全站儀測設樁位。
1.2井圈的埋設
井圈采用人工挖孔法進行埋設,孔深≯2m,同時澆筑鎖口井圈,井圈頂面應高出地面30cm,井圈內徑要比鉆孔直徑大40cm,井圈頂面位置偏差≯5cm,傾斜度≯1%。具體步驟是:首先開挖深2m孔,然后支設模板澆C10混凝土。支設模板時現場用垂球檢查中心線位置。
1.3泥漿制備
根據混凝土灌注量制備泥漿池和砌筑沉淀池,泥漿性能對成孔質量與進度有較大影響,應派專人進行泥漿的配制工作。采用優質粘土配制泥漿,一般以水化快、造漿能力強、粘度大的膨潤土為宜。造漿前,應先將粘土塊盡量打碎,使其在攪拌過程中易于成漿,從而縮短攪拌時間,提高泥漿質量。
1.4鉆孔
1)開孔
開孔前在孔內放置一定數量的粘土,頂部拋平,并用低沖程沖砸,當泥漿比重約為1.4,鉆進"0.5~1.0m時,再回填粘土,繼續用低沖程沖砸,如此反復2~3次,必要時可重復幾次。待鉆頭頂沖砸至護筒下3~4m時,方可加大沖程正常鉆進。
2)鉆孔
鉆孔過程中應根據地質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1)通過塊碎石土層時:沖擊鉆機宜采用中沖程(75cm),同時輸入低稠度的泥漿。2)通過塊石土、變質砂巖夾千枚狀板巖時:因巖土表面不平整,應先投入粘土小片石(粒徑lt;15cm),將表面整平。此時沖擊鉆機宜采用最高沖程(1.0m);同時,交替使用高低沖程,將大石塊搗碎,并利用粘稠的泥漿和鉆渣將孔壁縫堵嚴,避免孔壁漏水,防止發生斜孔。在鉆進的過程中應經常注意地層的變化,根據排出的鉆渣來驗證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一致,每進尺2m檢查一次,記入鉆孔記錄表并與地質柱狀圖核對。鉆孔過程中應經常對鉆孔泥漿進行檢測和實驗,不合要求時應隨時改正。因鉆孔排渣或其他原因停鉆時,要保持孔內有一定的水頭高度和相對密度,并將鉆頭提出孔外。
3)清渣
采用換漿法排渣。
終孔檢查:當鉆至設計標高時,停止鉆進,提出鉆頭,并用籠式檢孔器檢孔,保證樁孔垂直。籠式檢孔器用φ25的鋼筋制成,其外徑等于鉆孔的設計孔徑,長度等于孔徑的4倍。清渣完成并符合規范標準后即進行清孔。
4)清孔
采用換漿法清孔。當清孔完畢1h后,檢測孔內泥漿比重及沉渣厚度,直到合格為止。清孔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孔內原有的水頭高度,以防塌孔。不得用加深鉆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清孔后,對成孔的孔徑、孔深、沉淀厚度和傾斜度等進行檢查??讖接没\式檢孔器檢查,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標準測錘檢測,測錘采用錐形錘,滿足設計要求后報監理工程師進行終孔檢驗,并填寫終孔檢驗記錄。
2.水下混凝土灌注
2.1導管安裝
在下放導管前,應對導管進行認真檢查。主要檢查導管是否損壞,密封圈、卡口是否完好,接頭是否緊密;進行水密抗拉試驗,檢查導管的密封性能和接頭抗拉能力。符合規范要求后方可下放導管,質量不好的導管不能使用。下放導管時必須有專人負責對導管進行編號,導管必須位于孔中心,同時防止導管插入鋼筋籠。導管距離孔底≯40cm。
2.2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垂直導管法。灌注前應進行清孔。在沉碴厚度lt;5cm,泥漿比重、含砂率、粘度符合規范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施工。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要進行準確計算,以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為準。
導管埋深在2~4m為宜,特殊情況下應≮1m且≯6m。水下混凝土開始灌注后必須連續進行,不可中斷。灌注過程中要注意測量導管埋深和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設計值的±20mm內為宜。灌注快要結束時,應校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以確定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在灌注混凝土時,要時刻注意防止鋼筋籠上浮。
為了保證灌注樁的質量,灌注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的拌和必須均勻,并盡可能縮短運輸距離和減少顛簸;2)灌注混凝土的過程必須連續,全部灌注工作必須在首批灌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避免中斷灌注。3)在灌注過程中,要隨時檢測和記錄孔內混凝土灌注標高和導管入孔深度,以控制和保證導管埋入孔內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宜2~4m),防止導管提升過猛,管底提離混凝土面或埋入過淺(lt;2m),而使導管內進水造成斷樁夾泥,同時要防止導管埋入過深,從而造成導管內的混凝土壓不出或導管被混凝土埋住不能提升,導致中止澆灌而斷樁。
4)灌注的樁頂標高要高出設計樁頂標高50~100cm,此范圍的混凝土質量較差應予以鑿除,以確保樁頂混凝土的質量。5)要注意做好灌注記錄,與設計數量相比較,檢查灌注情況。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須拔出護筒,清理場地。
3.橋梁樁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橋梁樁基施工中對鉆孔泥漿的質量控制
在橋梁樁基施工中對鉆孔泥漿的質量要嚴格的進行控制,因為鉆孔過程中的泥漿質量還好直接影響到鉆孔工作中成孔的質量和成孔的速度。當前我國的橋梁樁基鉆孔泥漿控制中,經常會采用膨潤土泥漿,以此來減少施工中鉆孔事故的發生,并且在施工中要嚴格的對工程的操作進行規范和要求,能夠使各項指標都達到預期的目標。
3.2橋梁樁基施工中對沉渣進行檢查
對橋梁樁基施工的鉆孔泥漿進行質量控制后,所形成的成孔需要對沉渣以及孔壁質量進行檢查。在對沉渣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測砣和沉淀盒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由于孔深、線長的特點,測砣進行檢查是依靠手感進行,因而要采用沉淀盒。
3.3橋梁樁基施工中對孔壁質量進行檢查
在橋梁樁基施工中需要技術人員進行24小時的跟班作業,不能夠出現技術人員不在場的情況。在進行個人跟班作業的同時要將施工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對鉆孔的過程、鉆孔的控制、鉆孔的進度、鉆孔的成空進行更加詳細的記錄,從而保證孔壁的質量。
3.4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查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樁基質量的高低。在樁基施工時需要利用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對混凝土的強度和韌性進行檢測,及時發現是否有斷樁和大氣泡等缺陷存在。對于存在缺陷的地方,則需要利用注漿法來對其進行處理,所以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采用10MPA強度的混凝土,而且為了避免注漿過程中發生離析、夾泥和沉渣等情況的發生,則需要保證所選混凝土的強度,同時處理過程中,在小心謹慎,對于中上部存在問題的地方也要一并進行處理。
4.結束語
樁基施工質量關系著橋梁結構工程質量、運行安全及使用壽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橋梁樁基施工環境往往極為復雜,施工過程中,遇到預想不到的工程難題也是不可避免,做好施工質量控制是預防工程隱患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報社
[2]宮振堂,姜大鵬.淺談橋梁工程鉆孔樁施工[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