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安置小區部分外墻出現少量滲漏等現象,踏勘部分安置房屋滲漏現場,分析滲漏產生原因,并提出外墻滲漏處理和防滲預控措施
關鍵詞:滲漏;裂縫;原因分析;處理;預控
外墻滲漏是建筑工程質量通病常見問題,由于施工工藝、工程材料等方面的不規范因素導致外墻滲漏現象頻發,是工程質量的一個比較嚴重“頑疾”,很難根治,結合無錫地方特點及氣候狀況,在夏天臺風暴雨天氣時,滲漏情況尤為突出。而滲漏必然會引起建筑外墻、內墻、地面等的破壞,嚴重影響住戶的生活,在6、7月份的無錫又處于梅雨季節,滲漏問題的影響時間更長,由此引發一系列的房屋質量糾紛。因此,妥善解決外墻滲漏問題是擺在我們工程建設人員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某安置小區地處江南無錫地區,屬于太湖沖湖積平原腹地,地基屬于中軟土。江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特別在梅雨季節對外墻滲漏的要求更高。11層小高層房屋基礎基本采用天然基礎形式,18層高層房屋基礎采用預制管樁基礎形式。
一、外墻滲漏的情況和特點
在臺風來臨的雨季時,根據現場雨后踏勘情況,外墻滲漏點集中在東西山墻剪力墻與混凝土小型砌塊交接處、門窗與外墻交接部位、面磚腰線等部位。其中東西山墻滲漏呈現出豎直、圓圈狀,較少出現倒八字滲漏情形。
二、房屋建筑外墻滲漏的原因
1、溫度影響因素
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其線膨脹系數比磚墻要大1倍,同理,在太陽的照射下,混凝土屋蓋吸收的熱量要遠大于磚墻。因為溫差的存在,屋蓋的膨脹變形相對于墻體就顯得更大,兩者在接觸部位從而產生了剪應力。溫差越大導致變形差異越大,進而剪力也越大。如果其超過砌體的抗拉強度時,砌體與框架梁柱、剪力墻交接處就會被拉裂,進而產生滲漏。特別在頂層18層、17層由于溫差較大引起墻體拉裂、滲漏情況較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設計方面的因素
現在建筑設計的窗戶尺寸越來越大,這主要是為了追求采光通風。由于窗臺受力跟反梁近似,當窗間墻荷載過大、砌體強度相對偏低時,在負彎矩作用下,大寬度窗臺墻極易開裂。東西山墻設計采取部分短肢剪力墻、部分混凝土小型砌塊砌筑的做法,很難根本上解決東西山墻外墻滲漏的頑疾;參照部分設計院采取東西山墻全剪的做法,較好的解決了東西山墻外墻滲漏的頑疾。
3、施工工藝及材質方面的因素
施工時灰縫砂漿不夠飽滿,特別是豎縫容易產生瞎縫、通縫,極易形成滲水通道。施工時砂漿材料過多加入砂漿王等塑化劑,造成砂漿強度偏低,粘結力變差,灰縫抗滲性能大幅下降。部分填充墻砌筑完成后,沉降天數過短就開始塞頂頭縫。外墻腳手架、穿墻螺桿等洞眼未有效封堵。
三、外墻滲漏處理措施
1、未交付房屋,在東西山墻內側原滲水處將原來墻體粉刷層敲開,用堵漏王等抗滲砂漿材料將原來的滲水部位塞密實;重新粉刷砂漿時,滿鋪鋼絲網并嵌牢。外墻相應部位采用萬可涂等防滲膠水刮涂到位。
2、外墻東西山墻面磚部位滲漏點較多,且安置戶已大多數裝修入戶,考慮裝修后室內處理成本較大,在外墻采用真石漆涂料重新施工,較好的解決了滲漏問題。
3、外墻陽臺窗滲漏部位,窗口上部重新將滴水線、老"""鷹嘴施工到位;窗臺下部重新施工泛水,適當增加泛水坡度。
四、外墻防滲預控措施
1、外墻東西山墻在設計時,高層房屋考慮東西山墻全剪力墻設計,使東西山墻施工材料具有整體性,且剪力墻抗剪抗拉性能較好,能從設計源頭上減少裂縫的產生。
2、外墻窗戶四周采取混凝土加強框的做法,避免墻體沉降等原因引起的窗臺下部墻體滲漏;窗臺上口滴水線、老鷹嘴做法施工到位,窗臺下口泛水坡度不得過小;發泡劑施工前,必須將窗框與洞口縫隙內的污染、浮灰等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保證發泡劑與之有效粘結,發泡劑應連續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飽滿,臨時固定用的木楔撤掉后,應及時補打發泡劑,溢出窗框外的發泡劑,應在結膜硬化前塞入縫隙內,防止發泡劑外膜破損,降低防水效果。窗戶外側密封膠打膠要平直順滑,陰角呈圓弧型,施工到位。
3、合理使用混凝土空心砌塊、加氣塊等新型砌體材料,特別控制加氣塊等砌體材料出斧時間時間,滿足28天以上齡期再上墻施工,減少后期砌體沉降。
4、施工時砌體施工時,確保砌體砌筑質量,截斷滲水路徑。嚴禁干磚上墻,砌筑時水平灰縫、豎向灰縫要飽滿,特別是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水平灰縫飽滿度不得低于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低于80%。
5、每層墻體施工時,要控制開始墻體塞縫及墻體砌完后開始粉刷時間。為了更有效地減少裂縫和滲漏,使砌筑砂漿的收縮進一步穩定,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應至少間隔15天后,再將其補砌完或用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分兩次塞實。
6、墻體充分沉實穩定后再抹灰,能確保抹灰質量,否則砌筑砂漿收縮未穩定,極易產生裂縫和空鼓,引起外墻滲漏。因此,應盡量延遲開始抹灰的時間,最好60天以后抹灰,不能小于30天。
7、墻體砌筑和抹灰粉刷時,自拌砂漿不得使用砂漿王等塑化劑,不得使用含泥量較大的山砂和混合粉,應使用中粗砂;如果使用含泥量較大的砂子,不但會增加砌筑砂漿的水泥用量,還可能使砂漿的收縮值增大,耐久性降低,影響砌體質量,產生收縮裂縫。
8、由于建筑材料的線膨脹系數存在差異,在溫度變化下,不同的材料基體交接處極易產生裂縫。因此,應采用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采用鍍鋅鋼絲網,鋼絲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300mm。
9、外墻腳手孔及預留洞眼處滲漏也常見的質量通病之一。因此,填塞時應認真細致,其填塞步驟為:清除浮灰與污物,澆水濕潤,洞口內底面和兩側面先刮一層防水砂漿,接著塞入面干內濕的磚頭,再將磚頭周邊縫隙塞緊嵌實,最后,在洞口外側先加刷一塊厚度不宜大于6mm,每邊比洞口大30mm的1:3防水砂漿增強層。
參考文獻:
〔1〕DGJ32/J16-2005"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江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江金波,趙志緒.建筑施工.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2
〔3〕任繼良,張福成,田林.建筑施工技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