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闡述了研究和分析醫用診斷CT輻射源CTDI值的重要意義,給出了醫用診斷CT輻射源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
【關鍵詞】 醫用診斷CT 標準不確定度 擴展不確定度 測量不確定度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3.013
醫用診斷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是利用x射線對人體進行斷層掃描后,由探測器收得的模擬信號再變成數字信號,經電子計算機計算出每一個象素的衰減系數,再重建圖像,而能再現人體橫斷剖面的高質量影像,供醫生診斷疾病用的電氣裝置。此技術在低對比探測性方面的改善使得軟組織的可視性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相對較高的輻射吸收劑量。
據報道,歐盟的許多國家中,人體中約30%的輻射積累劑量來自于診斷放射學檢查,因而對診斷中使用的劑量的控制越來越受到重視。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推薦的醫用輻射防護的兩個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輻射防護的最優化,它強調在保持臨床一致的前提下,也就是說在保證其臨床診斷的準確性的同時,應盡力減少其CTDI值,以保證患者接受合理的盡可能低的劑量,從而確保患者及醫務工作者的身體健康。因此研究和分析醫用診斷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CTDI值的測量不確定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概述
(1)測量依據
JJG961-2001《醫用診斷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
(2)計量標準
PTW DIADOS E劑量儀
(3)被測對象
1800i型(GE公司)CT機
(4)測量方法
采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將頭部和腹部劑量模體分別置于CT機X射線照射中心,將長桿電離室依次放置模體中間、上、下、左、右5個方位圓孔里,其余圓孔插入圓棒,讓CT機在一定的電壓和電流條件下掃描劑量模體(輸出輻射)。掃描區域內不應有影響射線束的物質。直接從測量儀上讀出被檢CT機輸出的空氣比釋動能率測量值,經過計算得到劑量指數測量結果。
2 建立數學模型,列出不確定度傳播律
2.1 數學模型
2.2 不確定度傳播律
因(1)式是線性數學模型,且各輸入量相互獨立無關,所以當采用相對不確定度進行計算時,不確定度傳播律應為:
2.3 計算靈敏系數
根據(1)、(2)式可知靈敏系數[ci=pi=1]。
3 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
3.1 標準裝置測量重復性給出的不確定度分量[u2crel(X1)]
對CT機選擇電壓為120kV、電流時間為200mAs,在同一條件下,對帶有頭部模體的桿式電離室掃描10次,測得數據如表1(mGy.min-1)。
8 校準和測量能力(CMC)
以1800i型(GE公司)CT機為最佳被校設備,則該項目的CMC為:[Urel=kucrel]=6.4%,[k]=2。
該項目常規被校設備不確定度評定見表3。
參考文獻
[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指南.施昌彥.中國計量出版社.2005
[2]JJG961-2001《醫用診斷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
作者簡介
張蔚濱,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高級工程師,從事醫療檢定工作多年,曾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