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今年7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了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提請的《浙江省專利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會后,法制工作委員會將草案書面印發省有關部門、地方立法專家庫成員和立法基層聯系點征求意見,通過代表履職平臺征求各市縣區人大常委會、省人大代表的意見,并在浙江人大門戶網站、地方立法網上公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同時,法制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先后派員到杭州、溫州、嘉興、湖州、麗水等地進行調研,聽取當地人大、政府、有關部門、人大代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等方面的意見,并邀請省人大代表全程參與草案的調研修改工作。9月7日和8日,召開了省有關部門座談會和專家論證會進一步聽取意見。根據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各地、各方面的意見,法制工作委員會對草案作了多次研究、修改,提出了草案修改稿,并與教科文衛委員會作了溝通。9月14日,法制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對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教科文衛委員會派員列席會議?,F將審議修改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設計人的獎勵。草案第十七條規定,政府設立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職業技術學校實施、轉讓、許可他人實施與發明人、設計人自行實施專利的收益,百分之六十以上歸發明人、設計人所有;專利作價入股的,應當劃出一定比例的股份歸發明人、設計人所有。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的地方、部門提出,發明人、設計人對單位實施、轉讓、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獲得的收益與發明人、設計人自己實施專利獲得的收益,做出的貢獻和付出是不同的,對其獎勵底限比例一律規定為百分之六十不盡合理,同時,專利作價入股的,新修改的科技成果轉化法已明確發明人、設計人可以持有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條例對發明人、設計人可以持有的股份比例也應結合我省實際予以明確。為此,建議對發明人、設計人的獎勵區別不同情況作出規定,一是單位許可他人實施或者轉讓其專利的,從許可、轉讓的凈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用于獎勵發明人、設計人;二是單位實施其擁有的專利的,在項目投產成功后五年內,每年從實施該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十的比例獎勵發明人、設計人;三是單位與發明人、設計人沒有簽訂實施專利協議,且單位在專利授權后超過一年未實施、轉讓或者作價投資的,發明人、設計人可以實施該項專利,所得收益歸發明人、設計人所有。另外,考慮到專利作價投資與專利轉讓的性質類似,建議對專利作價投資的,發明人、設計人可以持有的股份或者出資比例的底限也明確為百分之六十。(草案修改稿第十六條、第十七條)
二、關于賦予縣級專利行政部門行政執法權。草案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四條至第四十八條明確賦予縣級專利行政部門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查處專利違法行為,實施相應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的權力。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少地方和有的代表、專家提出,賦予縣級專利行政部門行政執法權,符合簡政放權的改革要求,但目前縣級專利行政部門的執法能力和力量普遍薄弱,有些地方專利量很少,不同縣域之間差異較大,同時專利管理的專業性較高,不宜一律都賦予其執法權,對部分有實際需求和執法能力的縣(市、區),可授權其行使相應執法權。為此,建議作相應修改,即:專利量大又有管理能力的縣(市、區)專利行政部門,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決定,可以調解專利糾紛、處理專利侵權糾紛,依職權查處假冒專利、重復侵權、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案件,行使行政處罰權和行政強制權。(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二條、第四十九條)
三、關于專利行政部門依職權查處重復侵權、群體侵權。草案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專利行政部門對涉嫌假冒專利、重復侵權、群體侵權以及其他擾亂市場秩序的侵權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對有證據證明是假冒專利、重復侵權、群體侵權等侵權產品,可以依法查封或者扣押,第四十六條規定了相應行政處罰。一些地方和有的部門、專家提出,草案將群體侵權界定為同一行政區域內四個以上侵權人侵犯同一專利權的行為,其中“同一行政區域”是指省內、市內還是縣內,是在多長時間內實施的侵權,實踐中很難把握和認定,同時,群體侵權的侵權人與其他專利侵權中的侵權人在侵權性質上并無實質區別,對群體侵權的侵權人增加行政處罰責任不夠合理。有的專家還提出,草案增加了對重復侵權、群體侵權的產品可以依法查封或者扣押的規定,該規定與行政強制法的精神不一致。為此,建議刪去有關“群體侵權”的規定以及對重復侵權、群體侵權等侵權產品可以查封、扣押的規定,另外,為加強對專利權的行政保護,建議將 “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案件” 納入專利行政部門依職權查處范圍,同時刪去“其他擾亂市場秩序的侵權行為”的內容。(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
四、關于網絡等交易平臺提供者的專利權保護責任。草案第三十二條對網絡等交易平臺提供者加強專利權保護及處理專利侵權投訴,采取措施制止侵權行為等作了規定。不少地方和有的部門、專家提出,為增強操作性,應進一步明確交易平臺提供者的專利權保護責任以及專利侵權投訴處理的時限和程序,同時,為督促交易平臺提供者履行規定義務應增加其相應法律責任。為此,建議增加規定,即:網絡、電視等交易平臺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專利權保護和管理制度以及專利侵權、假冒專利的投訴處理制度,在經營者入網經營時明確其專利權保護責任;對專利侵權投訴的,交易平臺提供者應當在接到投訴后三個工作日內告知被投訴人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內提交申辯材料;被投訴人拒不提交申辯材料或者有證據證明是專利侵權、假冒專利的,交易平臺提供者應當采取措施制止侵權行為,同時,對交易平臺提供者未履行規定義務的增加相應行政處罰責任。(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七條)
五、其他
1.為激勵發明創造及其運用,根據有的地方的意見,建議增加“政府采購應當優先采購具有本國自主專利技術的產品”的內容。(草案修改稿第九條第二款)
2.草案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應當相互配合,加強訴調對接。經專利行政部門、調解組織調解達成的協議,當事人可以申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進行司法確認。經司法確認后,一方當事人拒不執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庇械膯挝缓偷胤教岢?,根據法律及國家有關規定,只有經人民調解組織調解達成的協議才可以申請司法確認,同時,中級法院有專利案件管轄權但沒有司法確認權,基層人民法院有司法確認權但沒有專利案件管轄權,該規定在實踐中無法執行。為此,建議刪去該款規定。
3.草案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發現參展者涉嫌專利侵權或者假冒專利的,展會主辦方應當及時查實,初步認定違法行為成立的,應當責令其撤展。有的地方、部門提出,展會主辦方不少是企業或者行業協會,規定由其責令參展者撤展,超出了其能力范圍。為此,建議改由專利行政部門責令撤展并依法處理。(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五條第二款)
4.草案第四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納入領導干部培訓內容。根據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的地方、部門的意見,建議刪去該規定。
此外,還對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和條款順序的調整。
法制委員會認為,《浙江省專利條例(草案)》經過多次修改,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切合浙江實際,內容已比較成熟,建議提請常委會本次會議審議通過。
以上報告和《浙江省專利條例(草案修改稿)》,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