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主任會議委托,現就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條例》,作如下說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和指導思想
立法是國家通過法定程序將國家意志制度化、法律化,創制法律規則的重要政治活動。通過立法規范立法活動,是提高立法質量和立法效率,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地方立法條例》自2001年施行以來,對于規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動,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不斷推進,社會各方對提高立法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原來一些規定需要修改完善,我省十多年地方立法實踐積累的經驗需要總結提升;隨著我省設區的市立法工作逐步推開,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工作也需相應規范。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進一步規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動,完善立法程序,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根據新修改的立法法對我省地方立法條例作出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條例修改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切實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更好地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為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兩富”浙江、“兩美”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設提供扎實的制度保障。
在條例的修改工作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幾點: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將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三個決定的相關精神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改革舉措,體現到條例修改中,做到立法決策和改革決策相銜接。二是貫徹實施立法法。根據立法法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我省地方性法規制定、修改、廢止的相關規定。三是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地方立法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作出修改。四是體現地方特色。總結我省條例施行以來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實踐經驗,特別是在我省地方立法實踐中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成功經驗,通過修改條例予以固化。五是處理好與其他地方性法規的關系,包括處理好與《浙江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的關系。
二、修改的過程
按照省人大常委會的工作部署,第一時間成立條例修改領導小組和起草小組。4月,起草小組在學習研究新修改的立法法基礎上,著手條例的修改準備工作,收集各方面意見,梳理需要補充完善的內容。之后,著手起草《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條例〉的決定(草案)》,并將決定草案發送省委辦公廳,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有關工作委員會,省政府辦公廳、法制辦和11個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征求意見。9月1日,法制工作委員會在寧波召開條例修改專題座談會,聽取寧波、溫州、紹興、金華、臺州等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及寧波市政府法制辦負責人的意見。在認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見基礎上,對決定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9月2日,法制工作委員會召開省有關部門和單位座談會,就決定草案進一步聽取省委辦公廳,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有關工作委員會,省政府辦公廳、法制辦等各方面的意見。9月10日,法制工作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對決定草案進行了逐條討論。9月14日上午,法制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對決定草案進行了審議。
三、修改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為此,建議在總則立法目的中增加“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深化法治浙江建設”一句,并在第二章增加一條規定:“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省的地方性法規設定的部分規定。”(決定草案第一條、第五條)
(二)關于條例適用范圍。條例第二條對適用范圍作了規定。我省11個設區的市都已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為了提升全省立法整體水平,建議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將該條修改為:“省和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和廢止地方性法規,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規章,以及其他相關立法活動,適用本條例。”(決定草案第二條)
(三)關于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為此,建議根據立法法相關規定和我省實際,補充完善以下內容:一是規定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加強對地方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機制,發揮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二是強化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調研項目庫、年度立法計劃的統籌功能和督促落實程序。三是改進法規草案起草機制,明確規定法規一般由提案人組織起草小組進行起草,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法規草案可以由省人大有關專委或常委會工作機構組織起草,省人大有關專委、常委會工作機構應當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法規草案起草工作。四是更多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增加規定:編制立法調研項目庫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認真研究代表議案和建議,起草法規草案可以邀請代表參與,常委會審議法規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征求代表意見、邀請代表列席會議,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組織立法調研應當按照代表分專業有重點參與立法工作機制的要求,邀請有關代表全程參與調研,必要時組織有關代表赴代表聯絡站聽取群眾意見。(決定草案第四條、第八條至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三條)
(四)關于完善立法程序。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對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建議根據立法法相關規定和我省實際,補充完善以下內容:一是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開展立法協商,完善條例有關立法公開征求意見、立法論證、立法聽證等制度規定。二是健全審議和表決機制,改進法規審議各個環節工作機制,增加規定單獨表決和“打包”表決制度。三是增加法規通過前評估、法規清理、制定配套規定、立法后評估等制度。四是完善法規公布機制,規定除傳統的人大常委會公報和《浙江日報》外,法規公布后應當在浙江人大網上刊載,以方便法規的查詢使用。(決定草案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五條至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至第三十五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
(五)關于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批準。條例第五章對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的批準作了規定。根據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議將第五章章名修改為“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制定和批準”,將附則中第八十條和第八十一條有關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立法程序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規定合并修改為第六十一條,將其中的“較大的市”修改為“設區的市”,同時對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草案征求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意見、省人大常委會對報批地方性法規的審查標準等規定作了修改完善。(決定草案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五條)
(六)關于政府規章備案審查。條例第七章對政府規章的備案和審查作了規定。考慮到2007年省人大常委會已專門制定《浙江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有關政府規章的備案審查可以按照此規定執行,為此,建議刪去第七章,并增加銜接性規定:“省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備案審查,依照《浙江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執行。”(決定草案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
考慮到立法條例是由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這次修改內容比較重大,修改條文比較多,因此,建議在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后,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方面的意見作進一步的調研、論證和修改,再提請下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并形成提交人代會的法規案,由常委會提請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以上說明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條例〉的決定(草案)》,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