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審查批準了《關于2014年全省和省級預算草案的報告》。目前,2014年全省財政總決算和省級財政決算已匯編完成。受省政府委托,現報告如下:
201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有關決議以及省人大財經委審查意見的要求,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財政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新進展,全省財政決算情況總體良好。
一、2014年財政決算情況
2014年全省及省級財政收支決算數與向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報告的執行數基本一致,主要情況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1.全省
2014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22.02億元,為預算的100.5%,比上年增長(以下簡稱“增長”)8.6%;加上轉移性收入1595.61億元,其中:中央稅收返還收入455.55億元、中央轉移支付收入538.5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收入165.00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5.95億元、使用結轉資金70.64億元,以及調入資金269.97億元(主要是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要求,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將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政府性基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5717.63億元。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59.57億元,完成預算的101.2%,增長9.1%;加上轉移性支出558.06億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151.04億元、債券還本支出39.00億元、援助其他地區支出1.17億元、安排預算周轉金25.63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34.67億元,以及調出資金6.55億元(主要是燃油稅費改革后,按規定從原養路費等收入中提取的水利建設資金,由一般公共預算調出到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合計5717.63億元。
收支相抵,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2.省級
2014年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3.01億元,為預算的100.3%,增長6.3%;加上轉移性收入1853.01億元,其中:中央稅收返還收入383.64億元、中央轉移支付收入479.61億元、省級分成收入731.88億元、市縣上解中央收入113.27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收入137.00億元,以及調入資金7.61億元(主要是按規定調入財政專戶的資金利息),收入合計2146.02億元。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0.92億元,完成預算的101.4%,比上年下降(以下簡稱“下降”)0.2%;加上轉移性支出1640.74億元,其中:稅收返還支出248.47億元、省對市縣轉移支付支出1136.27億元、上解中央支出113.27億元、援助其他地區支出1.17億元、轉貸地方政府債券支出137.00億元、調出資金4.56億元(主要是燃油稅費改革后,按規定從原養路費等收入中提取的水利建設資金,由一般公共預算調出到政府性基金預算),以及結轉下年支出24.36億元,支出合計2146.02億元。
收支相抵,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1)主要收入科目預算完成情況
增值稅20.80億元,為預算的89.6%,下降5.8%。省級增值稅收入未完成預算較多,主要是全省用電量增幅回落,供電企業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幅放緩以及省電力公司電網投資規模較大,進項稅額抵扣較多。
營業稅及改征增值稅147.21億元,為預算的96.2%,增長2.1%。
企業所得稅61.38億元,為預算的92.5%,下降2.5%。省級企業所得稅未完成預算較多,主要是供電企業利潤下降。
個人所得稅9.37億元,為預算的98.8%,增長5.9%。
非稅收入42.74億元,為預算的151.5%,增長60.9%。省級非稅收入完成預算較多,主要是落實審計意見,收繳部分省級部門專戶資金。
(2)重點支出科目預算完成情況
農林水支出44.86億元,完成預算的92.8%,下降2.1%。主要是規范預算級次管理,中央油價補貼改列市縣支出,按同口徑計算,完成預算的100.9%,增長6.5%。
教育支出95.95億元,完成預算的100.4%,增長6.0%。
科學技術支出23.77億元,完成預算的74.2%,下降21.6%。主要是規范預算級次管理,用于市縣的科技資金改列市縣支出,按同口徑計算,完成預算的104.9%,增長10.7%。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8.01億元,完成預算的102.1%,增長7.2%。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1.23億元,完成預算的101.9%,增長7.0%。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59億元,完成預算的109.9%,增長15.4%。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1.全省
2014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272.02億元,為預算的102.3%,下降3.8%;加上中央轉移支付收入33.25億元、調入資金26.74億元(主要是燃油稅費改革后,按規定從原養路費等收入中提取的水利建設資金,由一般公共預算調入政府性基金預算以及存量資金清理收回等),收入合計4332.01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083.11億元,完成預算的97.7%,下降6.8%;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57億元、調出資金213.34億元(主要是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要求,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將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政府性基金調出到一般公共預算)、結轉下年支出37.13億元,支出合計4332.01億元。收支相抵,全省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2.省級
2014年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53.92億元,為預算的108.9%,增長14.4%;加上中央轉移支付收入31.79億元、市縣上解支出-446萬元、調入資金2.65億元(主要是燃油稅費改革后,按規定從原養路費等收入中提取的水利建設資金,由一般公共預算調入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合計188.32億元。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6.58億元,完成預算115.4%,下降30.6%;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62億元、省對市縣轉移支付支出150.08億元、調出資金3.94億元(主要是按規定將財政專戶的資金利息調出到一般公共預算)、結轉下年支出19.34億元,支出合計188.32億元。收支相抵,省級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三)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1.全省
2014年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2727.77億元,為預算的117.8%,增長25.8%。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100.57億元,完成預算108.9%,增長27.5%。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結余627.20億元。
2.省級
2014年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40.93億元,為預算的113.3%,增長26.6%。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87.41億元,完成預算119.2%,增長48.1%。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結余53.52億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決算情況
1.全省
2014年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5.59億元,為預算的92.6%,增長34.2%。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1.51億元,完成預算82.1%,增長10.2%;加上調出資金1.48億元(主要是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要求,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結轉下年支出2.60億元,支出合計25.59億元。收支相抵,全省國有資本經營收支平衡。
2.省級
2014年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4.95億元,為預算的111.4%,增長27.7%。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2.05億元,完成預算99.0%,增長2.3%;加上調出資金1.27億元(主要是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要求,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結轉下年支出1.63億元,支出合計14.95億元。收支相抵,省級國有資本經營收支平衡。
二、2014年預算執行效果
(一)增收節支工作成效顯現。密切關注經濟發展形勢、宏觀經濟政策和稅收政策變化對稅收的影響,強化對各稅種的科學控管,及時掌握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生產經營和稅源變化情況,依法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優化收入結構,提升收入質量。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54.8%,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93.5%,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堅持有保有壓、統籌兼顧,集中財力保障好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重點支出需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關于厲行節約的各項規定,修訂出臺了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因公出國費管理等6項制度,構建立體式公務支出管理體系,嚴格控制行政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全省和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支出分別比上年下降36.1%和37.0%。
(二)助推轉型發展持續加力。認真實施中央和省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政策,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聚焦、引導、放大作用,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安排省級財政性資金146.5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債券165億元和中央基建投資資金51.7億元,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推動實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等經濟轉型升級“組合拳”。設立初期規模為20億元的省信息經濟創業投資基金,支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以及信息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出臺重點生態功能區示范區建設試點財政政策,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態環保補償機制,推進“兩美”浙江建設。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和清費減負政策,擴大“營改增”試點行業范圍,累計減輕企業負擔293億元。
(三)民生改善工作擴面提質。2014年,全省新增財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達76.1%,繼續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支持實施政府“十方面實事”和教育、醫療、就業、社保、保障房等民生事業,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最關心、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難題。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推動民生事業發展,把加大民生投入與完善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堅持公共財政導向,合理區分政府、市場、社會和個人的責任,科學安排支出,推動樹立個人努力、各方面合理承擔責任、勤勞致富的科學民生理念。
(四)財政重點改革有序推進。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財政改革的統一部署,穩步推進財政各項改革。按照“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和“兩個一般不”的要求,進一步厘清公共財政運行邊界,建立省級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并在浙江政務服務網上公開。完善全口徑政府預算體系,編制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4本預算,并提交人代會審查。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各地開展PPP模式試點,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激發民間資本活力。
(五)財政監管力度全面加強。按照疏堵結合、“開前門、堵后門、筑圍墻”的改革思路,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做好存量債務的甄別和分類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債務風險。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建立限時下達預算制度,加快預算支出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省對欠發達地區補助資金績效考核機制,將考核結果與省補助獎懲掛鉤,促進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加快“數字財政”建設,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積極推進政府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打造“陽光財政”。
三、財政預算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預算管理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一是預算編制不夠細化,個別部門預算編制不合理、不完整;二是財政專項資金改革仍需進一步深化,部分部門專項資金整合不到位,部分地區涉農資金使用管理問題較多,支出進度偏慢,績效有待提高;三是部門預算支出執行不夠規范,部分單位財務管理較為薄弱;四是部分穩增長、惠民生政策的資金管理有待加強。
省政府高度重視決算和審計發現的問題,要求財政及有關部門認真按照省人大有關決議要求和審計意見,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對照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部門,財政相應減少預算資金。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不斷完善財政體制機制,切實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一)細化預算編制,規范預算管理。健全政府預算體系,進一步規范、細化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范圍,提高國資經營收益上繳比例,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深化部門預算改革,進一步完善支出標準體系,強化項目支出預算管理,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
(二)深化專項資金改革,建立健全管理清單制度。按照“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和兩個“一般不”的要求,進一步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嚴格控制引導類、救濟類、應急類專項轉移支付。規范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設立,嚴格控制新增項目和資金規模,建立健全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完善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專項資金全過程管理信息公開。
(三)嚴格預算支出執行,提升部門財務管理水平。硬化預算約束,年度預算執行中除救災等應急支出通過動用預備費解決外,一般不出臺增加當年支出的政策,一些必須出臺的政策,通過以后年度預算安排資金。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結轉結余資金清理力度,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定期統計報告制度,加大支出考核問責力度。深化國庫集中支付與公務卡改革,健全財政資金動態監控制度。加強預算法培訓,提升部門依法理財意識,落實預算法定原則,增強對預算的敬畏心和遵從度。規范部門理財行為,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編報預決算,按規定用途撥付和使用財政資金。嚴肅財經紀律,強化部門責任追究。
(四)加大財政監管力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加強項目前期論證,建立項目庫動態管理機制,按輕重緩急合理排序,定期對項目庫進行清理和補充,實現項目預算規范化數據化滾動管理。狠抓項目預算執行進度,建立健全限時下達預算制度。實施預算執行分析和通報考評制度,加大對重點單位、重點項目特別是各類建設項目的監控力度。試編全省中期財政規劃及省級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劃。加強項目監督和績效評價,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以后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