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朋友說過,當一個30歲的女人企圖保持她的單身狀態時,全世界就都站在了她的對面——這個世界對于“剩女”充滿了惡毒的猜度,這是一種比失婚婦人更令人不諒解的狀態。在號稱自由和多元化的現代尚且如此,更何況八百多年前的管道昇。
管家的這位小女兒直到28歲也沒有出閣——不跟16歲就可以取字納吉嫁作人婦的古代女子相比,就算放到現在,也到了被稱作“剩女”的時候了。大多數的時候,這些剩著的女孩子總會比一般的女孩子多一點兒才華,這多的一點兒才華就成了多的一點兒執念——或者對于人生有更深的追求,或者對于婚姻有更多的期盼??傊犞浑p太過清澈的眼睛,總難在紅塵中發現可以信賴的美滿。從小就被稱作“才女”的管道昇想必也是這樣,她大概并不能肯定是否能等來理想中的幸福,但她卻固執地相信,在青春年華時因為她執著的等待而錯過的那些,也許都是很好的,可她不喜歡。
好在,上天總算眷顧這個蘭心慧質的姑娘。他,雖然讓她長久地等待,但到底在她的堅持還沒有因為渺茫而枯竭的時候出現了——在她生命的第28個年頭,管道昇終于確定,一切的等待都是為了這個叫趙孟頫的男人,盡管王子沒有騎著白馬,王子的國家早已覆亡,沒有了貴族頭銜的王子落魄非常。
頂著宋朝的國姓“趙”的這位王子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按道理說這樣的出身該打造出個聲名顯赫的王孫公子,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太宗趙光義繼位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甚至有流傳很廣的“斧聲燭影”的故事——說趙光義是在一個夜晚用偷藏起來的斧頭殺害了自己的哥哥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不管真相怎樣,總之,為了保證自己子孫的正統繼承權,趙光義在做了皇帝之后對哥哥趙匡胤的子孫都進行了冷處理: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趙德芳,那位后來在戲劇里以“八賢王”的名稱被百姓熟知的王子也不過被封了一個山南西道節度使。在他的哥哥趙德昭被趙光義殺死后的第三年,23歲的趙德芳也莫名地去世。這位死得不明不白的“八賢王”就是趙孟頫的先祖。這樣一層家族的底色很難讓趙孟頫在自己的家族史里找到讓自己感覺很顯赫的、趾高氣揚的資本,反而是大家族里變質的親情和用心險惡的明爭暗斗更讓他刻骨銘心。
在遇見管道昇的時候,趙孟頫36歲,用孔子的標準衡量早已過了而立之年。按理說。在他的時代,這樣的一個不顯赫的貴族,也應該有一個妻子,幾個孩子,為官一方,過著體面的生活。但是,在趙孟頫的時代,事情是這樣的:
趙孟頫的父親在他11歲的時候去世,在他17歲的時候,搖搖欲墜的南宋朝廷終于土崩瓦解。少年喪父,而后喪國,趙孟頫接連失去一個男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標準。這之后他只能在家里閑著,日子很不好過。在和管道昇相遇之前的兩年,趙孟頫過的就是個落魄書生的生活,既不富,也不貴。等到他們在北京相遇,趙孟頫倒是被奉旨在江南選拔才子的御史推薦給了元世祖,做了一個從四品的官??勺鳛榍俺蕦O在新朝做官,他老人家的名聲在原先的朋友圈和文人圈里,就像坐了過山車一樣一落千丈。同事圈里呢?蒙古貴族憑借著血緣優越感,對漢人有意無意地處處排擠,總之,是不順心,各種不順心。
當年的卓文君也選了一個落魄不得志的司馬相如,但是憑借自己的才華,一窮二白的司馬相如很快就成了漢武帝宮廷的寵兒。但成為元朝公務員的趙孟頫越爬得高就越因為頂著前朝國姓在新朝做官而被瞧不起,也就在他賴以生存和留名后世的文化圈里越落魄。事實上,趙孟頫的精神世界也確實充滿了悵惘,在專門寫他的章節里,我們會看到他一絲不茍抄寫魏晉的故事——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作為一個跟山濤一樣從政府的對面“投降”過來的人,趙孟頫在寫這樣內容的時候未嘗不在內心自我厭棄,又自我憐憫。做這樣一個人的妻子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是吧?
管道昇怎樣開解趙孟頫的故事我們早就無從得知,不過她一定是個非常溫柔的女人,有一個略為老套的故事證明了她的溫柔。趙孟頫和管道昇的婚姻跟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樣,也大概出現了七年之癢、中年危機,癥狀不外就是趙孟頫想要再納幾個年輕漂亮的妾室。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把這故事拿出來說恰恰證明在中國古代沒有妾室的男人的稀有:中國古代的男人多數都實現了一面紅旗不倒外加彩旗飄飄的人生理想。但是管道昇不愿意。如果執著等待28年等來的是這樣一個結果,那所有的付出不就是一個笑話嘛。還記得同樣的狀況發生時卓文君的反應嗎?那首十分鋒利決絕的《白頭吟》這么寫: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莫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蓰蓰!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讀來都像是看得到刀光劍戟,忍不住想象色藝雙絕的卓文君這會兒也忍不住動刀動槍地潑辣一回。然后,在隨詩的短信里,她說,你看,世界上美好的東西總是后浪推前浪,亂花漸欲迷人眼呀?,F在雖然我還喜歡你呢,但是你已經變心了,那好吧,我們就一拍兩散拉倒吧。
但是管道昇呢,她也寫了一首曲子詞表達了她的意見。溫柔的管夫人沒有向她老公發出嚴肅的通牒,相反,她溫柔地細細回顧了他們曾經兩情繾綣時候的感覺: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
衾,死同一個槨。
極為了解丈夫的管道昇像是點穴的高手,看著溫柔無害,出招卻直點死穴——趙孟頫是一個內心充滿愧疚感的男人,作為一個并不被愛護的宋朝宗室子孫,當他在元朝宮廷得到贊揚的時候卻總是在自己一個理念里徘徊打轉:他應該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愧疚、羞恥。一而再再而三,恐怕他自己都難以說清到底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于是最容易感到的就是愧疚——好像哪一邊都被自己辜負。而管道昇的這首詞恰到好處地激起了趙孟頫內心對于妻子的愧疚——她這樣好,這樣的深情,卻要被我給辜負了啊。于是一場管道昇的婚姻危機就被她自己的溫柔和智慧消弭無形。甚至,管道昇比卓文君更高明的地方在于,若干年之后,當他們回憶起這一段,它不會是一塊傷口的瘡疤,它只是妻子在平淡的婚姻生活里正是時候的一段愛情感言。所以,你看,婚姻就像購物,什么樣的鍋配什么樣的蓋,最好的搭配是最合適而非最昂貴。這樣的趙孟頫果然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管道昇,卓文君不行,謝道韞不行,魚玄機不行,哪怕她們單獨拎出來無論才華美貌都不會遜色于她。
管道昇相夫教子的本事大概在古代中國漫長的歷史里都能排到前十名。溫柔卻并不懦弱的管道昇曾經寫過一首詞,告訴趙孟頫,如果做官不開心的話,請學學晉代的張翰吧——人家曾經為了吃不到家鄉的莼菜鱸魚羹而辭職,你看現在鱸魚正肥美,正是你返歸田園的時候呢。詩是這樣寫的:“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膾新魚。除卻清閑總不如?!边@是同主題的四首《漁父》中的一首。你看她多聰明,“漁父”這樣的題名并不是隨便起的,它出自屈原的那個故事:被放逐的楚大夫屈原憤懣不平,臉色憔悴地行走在江邊,遇見了在江畔悠然自得的漁父。屈原向漁父抱怨官場上的骯臟和傾軋,抱怨他堅持自己道德與理想的艱難。漁父卻只是唱著漁歌打槳而去,留下那首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這首歌啊,后來所有被放逐的精英都吟誦著它自我開解:不要去管外物,管別人,只要安放好自己的靈魂,向著自然、田園和故土去尋得心靈的寧靜。管道昇因為趙孟頫做官的關系,自己也被封為“魏國夫人”。這有官方頭銜的人,對這個所謂“榮耀”的態度并不明確,可她卻畫竹子,并且畫得極多、極好。中國的文人在竹子上賦予了太多關于理想人格的比喻,一個能畫好竹子的人,內心也必然有清高并且堅韌的自許。這是管道昇巾幗不讓須眉的地方,這是一個真正有才華卻又聰明內斂地清楚自己位置的女人。
其實,像管道昇這樣的中國女人,因為時代的原因幾乎被湮沒的大有人在,作為妻子,她們在丈夫猶豫不決的時候都很有這樣的“男子氣”,比如明代的葉觀。葉觀是個不出名的女人,但卻在歷史里留下了一篇十分好的短信,是向出門在外打工的丈夫報告家里的情況:
借米得五斗。幸不煩折腰,可伸十日眉頭也。無錢可沽,昨江北人送惠泉一埕,當足六日飲。鳥言有之:“得過且過。”丈夫不窮則不達!空乏不必縈懷,但期勿負飲食,虛度歲月而已。
她說,雖然家里要靠借米才能過得下去,不過還好過程很順利,沒有被侮辱刁難,于是接下去的10天可以不愁吃的啦。對了!另外雖然沒有錢買喝的,昨天有人又送了惠泉水夠喝六天的?,F在呢,雖然我們日子過得比較窮,但是不受窮就不會發達呀。所以現在日子過得郁悶沒關系,能過得下去就行了。這個家當得難,但葉觀不僅沒有被難倒,還以一種豁達幽默來面對坎坷。更讓人敬佩的是,她沒有以此作為要求丈夫拼命賺錢的理由,只是說,現在的窮困不要放在心上,我對你的要求只不過是每天都有所努力,對得起吃下的飯,沒有虛度光陰就足夠了。這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更是愛。這封信里面既有母親的寬容又有妻子的叮嚀還有點兒女兒的可愛,如此這般做好妻子的智慧不遜于做宰相,做將軍。
管道昇這把名貴卻終沒有出鞘的寶劍培養了元代的三代書法家:她老公趙孟頫,她兒子趙雍,她外孫王蒙,甚至還有她自己。所以當時的皇帝元仁宗曾經費盡心思地把他們一家三口的作品收集起來,自己蓋了印鑒,向別人炫耀說我朝有一家子,爸爸媽媽和兒子都是書法家,好像向著別人炫耀了自個兒同事的才能自己也臉上有光似的。
你看故事,終究是別人述說的別人的事,再跌宕起伏也總是將信將疑。中國的傳奇故事太多,發生在名人身上的尤其半真半假,到處都是穿鑿附會??墒枪艿罆N如此幸運,她執著守護的愛情居然在后代留下了滄海遺珠一樣寶貴的信物,就是這一篇《秋深帖》。說起來,這篇總是被掛名在管道昇名下的書法名帖是件贗品,它并不是書法家管道昇寫的,可這捉刀代筆的寫手是她老公,比她更聲名顯赫的書法家——趙孟頫。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那天家里非常忙,因為請長輩過府做客,連帶著七大姑八大姨也來了個整整齊齊。
有規矩的中國人家里請客,簡直就是對主婦的殘酷試煉:得準備菜單,安排采購原料,要是有原料不齊或者跟原計劃有出入還得絞盡腦汁找補;一邊得陪女客人聊天,另一邊還得注意伺候著男主人和他那邊的客人;客人走之后收拾殘局打掃戰場,雖然在管道昇的家庭洗碗擦地大概不需要她自己完成,不過再加上哪位客人帶來的禮物是哪一樣,又該送給哪一位七大姑八大姨哪一樣回禮等等可是更得絞盡腦汁,其中考驗的人情世故不見得就比貢院里科舉考生們的考題簡單。
所以這一天下來,管道昇已經累得筋疲力盡腰酸背痛。但想起來已經拖了很久的給嬸嬸的一封信卻是不能夠再耽擱了,要向她匯報這里的請客情況,順便送一些客人帶來的土產去聯絡親友間的感情。正當她強打著精神想要咬牙把任務完成時,一直想要幫忙卻笨手笨腳地被妻子趕回書房的丈夫終于等來了獻殷勤的機會,于是妻子也終于捉到一個稍事休息喘口氣兒的機會,丈夫援筆濡墨代筆這封口述的回信,信是這樣寫的:
道昇跪復嬸嬸夫人妝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皆在此一再相會,想嬸嬸亦已知之,茲有蜜果四疊,糖霜餅四包,郎君鲞廿尾,燭百條拜納,聊見微意,辱略物領,誠感當何如。未會晤間,冀對時珍愛,官人不別作書,附此致意,三總管想即日安勝。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復。
在這樣一個靜謐的夜里,偶爾有微涼的秋風吹進微開的窗戶,燭火下是中國文明里最出色的書法家在按著妻子的囑咐寫一封家信。這大概是作為出色男人的妻子最驕傲的時刻了:這個男人這會兒在用他那千金難求的字噦里吧唆地替我寫些主婦間絮絮叨叨的家信。這是個簡單的道理,有錢的男人最樂意在自己喜歡的女人身上一擲千金,把自己占有的世間難得的東西毫無節制地送給一個人,雖然既傻且俗,但到底是表達愛情的最好方式。就連清雅的趙孟頫也不能免俗。
趙孟頫這張帖寫得十分優雅矜持,除此之外,又有一種輕松??炊嗔怂淖髌?,有時候會生出一種錯覺,總覺得這人繃得太緊說不準哪天就折斷了。他字的筆畫總是端莊,優雅且瘦,瘦得像是承受了太多詰難的精神世界,纖弱得讓人擔心。但是這封信他寫得輕松,字與字之間都有了彈性,字的濃淡,筆與筆之間的連或斷都有一種隨性。這時候的趙孟頫不屬于被家國價值觀籠罩的朝廷,也不屬于他在自憐與自厭之間的自己,這會兒他屬于管道昇,所以優雅輕松,從容展現作為丈夫的魅力??上В麑嵲谑翘p松了,以至于落款的時候順手就寫了自己的名字?!白影骸眱勺致湎?,趙孟頫驚覺失筆,偷偷看了一眼似未發覺的妻子,悄悄地把“子昂”兩字就著原樣改成了“道昇”。這事情很有意思:在那些傳世的書帖里,寶貴如同《蘭亭序》和《祭侄文稿》都有涂改的痕跡,寫錯了往上糊一團墨再寫就是了。但是趙孟頫他是太輕松以至于懶得再寫,還是他覺得在自己的名字上寫下管道昇的名字是一件表達自己溫情的把戲呢?無從得知??傊?,夫妻倆的名字你中有我地保存了數百年。也許,趙孟頫用行動回應了管道昇那篇溫柔里有辛酸的詞——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他們的故事有一個完美的結局,而這個結局也是趙孟頫的字,只不過這一次寫的不是家書,而是墓志銘。作為被深愛的妻子,管道昇幸運地走在了趙孟頫的前面,所以,深愛妻子的丈夫用自己的筆為她的一生寫下他們之間最后的故事,刻在她的墓碑上,刻在他的心里,也刻在以后的世間里,說起趙孟頫,就會有管道昇。
這故事太平淡以至于不能算作故事對不對?只不過是夫妻間那些家庭瑣事里最沒意思的那種,一定讓準備聽見類似《唐傳奇》那樣幾聚幾散,離合悲歡的讀者大呼沒勁??墒?,那些傳奇故事的主角們搭進了性命也追求不到的卻正巧是這樣平淡的結局——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愿得一心,白首不離。
原刊責編 楊榮
(選自《天津文學》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