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游于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樂,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dāng)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
【意譯】
孔子游泰山時,在郕國(近山東汶上縣附近)遇見榮啟期,只見他衣不蔽體卻邊彈琴邊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鬃訂枺骸跋壬鸀槭裁茨苓@樣怡然自樂呢?”榮啟期回答說:“值得我快樂的事非常多:天地萬物,人是萬物之靈,而我托生為人,這是第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男女有別,男尊女卑,而我身為男人,這當(dāng)然也是值得高興的事呀;有許多人生下來就雙目失明,或者還沒成年就夭折了,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到90多歲,這是第三件值得我高興的事。貧窮對讀書人來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死亡也是所有人最終的歸宿,我現(xiàn)在像大多人一樣生活,又有什么值得憂慮的呢?”孔子聽完榮啟期這些話,感嘆地說:“這人真想得開呀!”
注:
列子 本名列御寇,戰(zhàn)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道家學(xué)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對后世哲學(xué)、文學(xué)、科技、宗教影響深遠(yuǎn),著有《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