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講究“仁”“孝”。其實不僅是我們,國外也鼓勵子女“常回家看看”。而且,如果子女孝敬老人,政府還會有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
美國:贍養老人者少繳稅
在美國,子女18歲成年后就獨立在外闖蕩,他們寧愿租房或買房,也不愿意與父母同住。美國法律沒有規定子女必須贍養父母,不過,美國的子女大都對父母比較孝順。
在孝敬父母方面,有人選擇每天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與父母聯絡感情,有人則選擇定期看望父母,一周或半個月一次回去陪父母吃飯、聊天。當然,每天回去看望父母的也不少。為了盡孝,許多子女盡量選擇與需要照顧的父母住得距離近一些,甚至有的人辭掉工作搬回到父母身邊。
美國政府也鼓勵家人互相照顧,為盡孝的人減輕負擔。美國人納稅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國稅局計算家庭的總收入后,還要減去這個家庭因為贍養老人所產 生的減免額度。2011年,減免數字為每位老人3700美元。如果一個家庭的納稅人負責贍養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以及雙方的祖父母的話,那么這些被贍養人的減免額度可以列在年終報稅表里,從而獲得退稅。
韓國:贍養老人將獲得優先購房權
韓國建設交通部2007年發布的《住房認購制度改革方案》規定,贍養父母、岳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家庭將獲得優先購房權,最高可在申購房屋時加上3分。韓國媒體認為,這項規定一方面緩解了孝順子女的購房壓力,另一方面也鼓勵了贍養老人的良好風氣,實在是一舉兩得。
新加坡:與父母同住可獲津貼
1995年,新加坡國會通過《贍養父母法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贍養父母”立法的國家。為了弘揚孝道,新加坡政府出臺了不少明顯帶有傾向性的政策。
在新加坡,老年人不僅不是家庭的負擔,相反還是家庭的寶貴財富。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新加坡政府為了防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現“空巢現象”,在購買組屋時制定了一個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父母一同居住。建屋局在分配政府組屋時,對三代同堂家庭給予價格優惠和優先安排,同時規定單身年輕 人不可租賃或購買組屋,除非愿意與父母同住,則可優先。如果有子女愿意與喪偶父親或母親一起居住,則對父母遺留房屋可以給予遺產稅減免優待。新加坡政府還規定,從2008年4月起,凡年滿35歲的單身者購買政府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萬新元的公積金房屋津貼。而在購買組屋后就必須要住,否則將面 臨高額罰款及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