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患糖尿病7年,雖然醫生為他精心設計了治療方案,但他的血糖仍然波動較大,始終“降不下來”。尤其是空腹血糖值,升高明顯,夜間血糖值也在持續升高。
醫生追問病史后發現,張先生長期失眠,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最終,醫生確診張先生血糖波動大和睡眠障礙有關。
睡眠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活動,由于它涉及人體內一系列激素的分泌調節,對人體能量平衡和飲食行為均有影響。因此,睡眠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美國睡眠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18歲以上的成年人正常的全天睡眠時間應該是7~9小時。睡眠不足和過多均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會導致一系列的代謝性疾病,如Ⅱ型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病等。
有調查顯示,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兩倍。這是因為,睡眠時間不足可提高交感神經活性,抑制胰島功能,使胰島素分泌水平下降,從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反過來,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也會干擾睡眠。隨著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和加重,如四肢麻木疼痛、皮膚瘙癢、夜尿增多等都會導致或加重睡眠障礙。這些睡眠障礙不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加重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緒,形成惡性循環。此外,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藥物治療,嚴格控制飲食和規律鍛煉,還需要一定的經濟支出,這也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負擔,加重睡眠障礙。
因此,睡眠障礙與糖尿病之間互為因果,容易形成惡性循環。人們要關注睡眠,保證睡眠質量,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樊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