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的李女士腳上長了一個腫塊,已經1年多了,而且很痛,無法走路。這一年來,這個腫塊反復破裂、長好,破裂的時候,可以擠出牙膏樣的東西,但是無異味。患者用香油、三七粉外敷,兩天就長上了。她也到醫院檢查過,醫生說這不是雞眼、腳墊子,而是肉芽腫。她想到醫院去做手術將其切除,但是考慮到自己患有糖尿病8年,就來到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找專家咨詢能否手術。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海志剛在對其進行了檢查后發現,患者腳上的腫塊不是肉芽腫,而是痛風引起的痛風石,建議其到風濕科進行確診。李女士到風濕科進行了血尿酸檢查,最終確診為痛風。
海志剛說,首先,李女士患有糖尿病多年,而在醫學上,糖尿病和痛風常常被形容為“親如姐妹”。這主要是因為,由于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過食一些含糖量和含嘌呤高的食物,比如說肉湯、動物肝臟等,加之大量飲酒、缺乏運動等因素,患者很容易出現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進一步促使糖、脂質和嘌呤等的代謝紊亂,最終導致糖尿病、痛風。
其次,患者腳上出現腫塊后痛感較強,已經影響了走路,這與痛風的癥狀非常相像。再者,痛風石本來就是高尿酸血癥引起的尿酸鈉結晶沉積。痛風石逐漸增大后,其外表皮膚可能變薄潰破,形成瘺管,這時候就會排出白色牙膏樣的尿酸鹽結晶物,經久不愈。
患者被確診為痛風后,就要通過長期的飲食調整,從而降低痛風的發生率。比如說,禁酒、不吃辛辣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饅頭、面食等,多飲水,幫助尿酸排出。另外,對于這個潰破的腫塊,可到醫院外科進行清洗。
最后,該患者用三七粉、香油外敷,應該是一個小驗方。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用香油作為調合劑調成糊后,進行外敷。這個方子應該有止痛止血的作用,但是對于痛風石來說,作用卻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