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老張酷愛下象棋。有一天,他在路邊下棋時碰到一位高手,兩人一局棋就“斗”了90分鐘。站起來后,老張感覺眼前一黑就栽倒在地上,被棋友趕忙送到了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腦血管病科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王新志了解了病因后告訴他,這樣做既傷“血”又傷“肉”,對健康不利。
王新志說,中醫有句話叫“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意思是告訴我們如果老年人過久地視、臥、坐、立、行,就會傷及氣血筋骨,從而誘發相關疾病。
中醫講,肝主藏血,開竅于兩目,肝得血而目能視。反之,如果用眼過度,長久視物(如棋盤、電視、書籍等),就會損傷肝目,使體內精血減少,從而出現視物不清、眩暈等不適。因此,老年人最好看書約45分鐘后適當休息,遠眺或眼部按摩可大大緩解眼部的疲勞,也可防止眩暈的出現。
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是維持生命延續的能源。中醫講“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也就是說,如果老年人每天臥床的時間過久,就會導致氣滯血瘀、氣血虧虛。因此,老年人正常的臥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體內氣血充盈、精力旺盛;但是,如果每天臥床的時間過長,缺乏適當的外出行走、鍛煉,就會使氣血衰退,五臟元真之氣循環受損,進而造成身體懶散、精力不濟的狀況。因而,老年人一年四季都要養成早睡早起、規律睡眠的習慣。
人體中皮、肉、筋、骨、脈各有所主,其中,脾主肌肉四肢,如果久坐而不活動,會使脾臟功能受損,從而導致肌肉萎縮,許多人在久坐后會感覺身體困倦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老年人在安坐三四十分鐘后最好起來走動走動,尤其是身體肥胖的老年人。
許多老年人在長久站立后,會感覺骨關節疼痛。他們對久立的危害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也就是說,骨骼由腎臟主管,長久站立不僅會使骨骼的運動、曲伸功能產生障礙,出現關節疼痛、變形、骨折等癥狀,還會造成腎臟的損傷。
中醫講,肝主筋,其華在爪。意思是說,筋附于骨節,營養來源于肝臟。由于筋的收縮舒張,使全身的肌肉關節活動自如。散步是大多數老年人喜愛的運動。研究表明,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達、血流通暢,可以說是好處多多。但是如果長時間的行走,就會使筋始終處于一種緊張狀態,進而損傷筋骨及肝臟。因此,老年人最好不要進行長時間的行走,外出旅游時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休息,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