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21日,備受矚目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中韓兩國政要、企業界領袖和經濟、文化專家等500余人共同展開了一場腦力風暴,就中韓經濟、文化領域的發展合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其中,在一場以“迅速崛起的中國西部市場”為議題的討論上,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林斌和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戴雨森齊齊亮相,引來不少關注的目光。這兩家企業究竟何以在短短幾年中發展到這樣的規模?他們又如何看待我國西部電商的發展?這些疑問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等熱議的背景下,似乎更加耐人尋味。
林斌:做“爆品電商”,成功在于“兩個堅持”
“小米是一家只有5年歷史的公司,2010年4月6日創辦,在很短的時間里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林斌在論壇上透露,小米在2014年銷售了6100萬部手機,銷售額達473億元人民幣,被IDC雜志評為中國第一手機公司,小米網也一躍成為國內第三大電商平臺。
何謂“爆品電商”?
談到小米的發展思路,林斌表示,小米做的是“爆品電商”,少款、精品、海量、長周期是小米手機系列的四大特征。“小米在別的產品品類上也遵循‘少款、精品’的原則,如小米插線板、小米移動電源、小米耳機等。每一款產品賣的周期都非常長,而且量很大。”林斌把小米“爆品電商”成功的原因歸結為品牌一直以來所遵循的“兩個堅持”——第一,堅持不惜一切代價做好產-品;第二,堅持像對待親朋好友一樣對待客戶。
堅持之一:不惜一切代價做好產品
在做好產品方面,林斌用了“不惜一切代價”來表明小米的態度。他表示,品牌一貫都是投入最強的研發、購買最好的元器件、最優質的配置,使用最新、最精致的工藝來做產品。他以一款插線板為例,在多數人對插線板不以為意的時候,小米卻用了一年時間、近兩千萬元人民幣的投入研發品牌插線板。在充分考慮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基礎上,小米對傳統插線板進行了改進,最終達到在1-9個小時內讓多款電子產品全部充滿電的使用效果。“這樣一個產品通過電商渠道賣到客戶手上只需要49元,這就是小米的產品能賣得多、賣得久的原因。”
堅持之二:把客戶當親朋好友
小米的第二個堅持是堅持做好服務。林斌說:“我們認為電商不僅僅是賣東西,服務也是電商的一部分,是整個產品體驗的一部分。小米不會把客戶看做‘上帝’,而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戚、好友來對待。”前不久,小米的實體客服中心“小米之家”首次在線下直接出售小米產品,全國各地的門店都聚集了許多“米粉”連夜排起長隊。小米的工作人員為這些排隊的客戶提供了睡床、睡袋、自拍桿,甚至還烤了蛋糕送上。林斌調侃道:“不少媒體認為這些都是品牌的炒作,但真不是,這都是事實。”
西部電商體驗有待提升
談到我國西部電商的現狀和發展,林斌表示,較東部沿海地區而言,西部城市在電商體驗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作為一家非常重視用戶體驗的公司,小米希望未來能夠在西部地區的儲備、分倉、配送系統上有所提升。“良好的購物體驗會改變用戶對傳統零售和電商的態度,我們希望能夠讓西部地區的用戶在電商平臺購物時,也能享受到北上廣深這些城市的極速配送體驗。”
戴雨森:西部電商空間廣闊,投資成都就是投資未來
對于聚美優品來說,2014年堪稱公司成立以來具有關鍵意義的一年——公司不僅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同時還交出了100億元人民幣銷售額的成績單。今年品牌才剛滿5歲,戴雨森在論壇上分享了公司迅速發展的秘訣,同時也表示對西部電商行業的未來充滿希望。
創新型跨境電商——極速免稅店
從2014年開始,聚美優品啟動了一種新型的跨境電商模式——極速免稅店,這是對進口商品銷售模式的創新。戴雨森介紹道:“傳統進口商品購買從下單、發貨、報關、運輸,到達客戶手里大約需要15天左右,而聚美優品的極速免稅店可以將這個時間縮短至3天。”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戴雨森解釋道:“聚美優品會直接從境外先將最新最火的化妝品運到國內的保稅區倉庫,通過和保稅區相關部門的深度合作,用戶從聚美優品下單之后的1 2個小時之內,貨品就能從保稅區發出,3天左右可送達。實現跨境電商和國內電商一樣的發貨速度,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獲得在免稅店一樣的購物體驗。”
據了解,在今年2月,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陳歐和戴雨森親赴韓國,與韓國100多個化妝品品牌達成合作。有了品牌的支撐后,聚美優品開始在自己的電商平臺上堅持推出“爆款”——精選在全球市場廣受歡迎的產品,用精美、直觀的推廣方式在線上向消費者做強勢推薦。基于聚美優品龐大的客戶群,公司創造了在“韓國化妝品月”活動期間,銷售額破3億元人民幣大關、預計年銷售額將達50億元的紀錄。
除了在化妝品銷售領域的良好表現,聚美優品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母嬰用品跨境銷售平臺。未來,聚美優品還會涉及更多的行業。
西部電商空間更廣
“從聚美優品的銷售數據來看,西部市場的增長速度超過東部沿海一、二線城市,未來我們將在西部投入更多精力。”戴雨森表示,成都是西部的重要城市,如果物流運輸進一步優化,以成都為中心輻射整個西部的電商渠道將更加強大。“我們在成都有上萬平方米的倉庫,近千人的技術研發中心和客服中心,我們鼓勵員工到西部、到成都來生活、工作。以成都未來5-10年‘中國硅谷’的發展定位,我們相信投資成都就是投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