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業資源的運用伴隨著人類的生存發展史,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數量的激增,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量迅速擴大,使得營林生產也迅速發展,但是營林生產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分析了當前營林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營林生產;問題;對策
1.營林生產中存在問題
1.1營林生產供不應求
就目前營林工作的狀況來看,普遍存在著林木選種不當、苗木數量不足、質量存在缺陷的問題,林木良種建設基地落后,林業建設類型單一,母林更替不及時,管理水平較低,隨著林業生產的發展,傳統的管理萬式和粗放的經營生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營林生產的發展需求,苗木數量總是供不應求。一些生產商為了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盲目擴大林業種植基地,忽視林木質量的提高,使得營林生產數量和質量失衡,投入成本增多,林木質量層次不齊,高質量樹林苗木缺乏,營林生產供不應求。
1.2營林生產缺乏市場導向
在營林種植時,對市場把握不全面,一些生產者在種植時對市場情況進行詳細勘察選種種植,但在收成時,對于市場狀況沒有詳細的分析,晚收或者早收,錯過了市場的最好收益階段,樹苗只能低價出售,生產者蒙受巨大損失。又或者在種植時只選擇了一種單一樹種,在收獲時往往沒有多種樹種混合種植獲得的收益大。還有在營林培育過程中,缺乏培育長遠計劃,在營林上缺乏長遠考慮,培育與銷售結合不緊密,長此下去營林生產必然面臨巨大危機。有了詳盡的市場計劃,才能增強營林生產的市場導向,將生產利益擴大到最大化。
1.3營林建設隊伍專業素質較低
在當前營林生產過程中,缺乏營林生產專業知識充足、生產經驗豐富的營林培育人員,多數工作技術人員為“半路出家”,沒有經過專業知識培訓還有很多建設人員因為工期長、工作強度大,工資水平較低,紛紛離開工作單位,使得營林建設隊伍數量缺乏。營林建設隊伍專業水平較低,人數又不足,難以滿足營林生產發展需求。除此之外,營林生產隊伍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在生產過程中全憑經驗進行生產,對自然災害缺乏良好的抵杭力,導致生產周期較長,營林質量較差,出現虧損的情況。
2.造林地的清理與整地方法
2.1林地的清理
林地清理方法很多,要根據需要和林地的大小選擇適合的方法對林地進行清理。林地清理的方法包括化學清理、火燒青理、割除清理等,化學清理就是把化學劑噴灑在要被清理的林地上殺死灌木、雜學等多余的植物。火燒清理適合在面積比較大的林地上使用,割除清理的負而影響最小,但是也是需要人力耗費最多的一種清理力式。還需要定期的時間對林地進行清理,因為割除雜學后的一定時間內雜學會再次生長。
2.2整地方法
整地是保證林業生長的質量和速度,所以,必須重視對林地的整改,創新整地方法。林地整改的方法有全面整改和局部整改,至于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改造應該視林地的具體情況而定,當林地比較平坦的時候,就適合采用全面整改的方式,如果待整改的林地是局部性的就適合采取局部翻改林地。采取合適的整地方法對林地進行整改是實現對林業經濟經營的有效措施。
3.營林的播種方
3.1撒播
撒播就是將林木種子撒在林地上,這種播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本低、投入低、節約勞動力成本。但是,撒播是一種粗放的作業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己經很少使用了。撒播方法的缺點是種子的成活率低,播種后經過風吹雨打后很難著土,也是對種子的浪費。撒播方法適合在播種面積很大的地方,交通不變的地區也常采用。
3.2條播
條播就是按一定的行距在整改好的林地播下種子,根據需要播成單行或者雙行。單行播法適用于種植樹木高大的林業,雙播適用于林業短期生長的樹木,矮林業適合在比較茂密的環境下生長,例如灌木和喬木就適合雙播播種法進行播種。
4.植樹造林的常用方法
4.1播種造林法
首先要選擇良種,種子的質量是決定林業質量的基礎,掌握好選種的方法和技巧是選擇良種的保證條件。然后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不能選擇存溫度太低的氣候下播種,也不能選擇在降雨天氣選擇播種,這樣會降低種子的成活率,也會造成種子的損失,甚至造成種子的不發芽。播種造林法除了要選擇良種和適宜的播種氣候外,還要掌握播種技巧,科學播種才能保證后期的樹木的正常生長。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為重要。
4.2分蘗造林
直接利用分蘗苗進行造林的方法。由于沙棘的根蘗能力很強,天然根蘗苗多,尤其在平茬以后,每畝能產生根蘗苗6000~12000株以上,可為分蘗造林提供大量能區分雌雄的苗木。這種方法己為許多地方種植沙棘時所采用。具體做法是在春季或秋季在沙棘林內連根掘出分蘗苗,直接運輸到造林地進行造林,栽植時要保證根系舒展,并且要覆土踏實。
4.3引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和播種造林不同,植苗造林是將己經培育后的樹苗移植到己經整改和清理好的造林地上,這種造林方法節約了樹木的生長時間,是保證樹木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所以,植苗造林法在林業中被廣泛的應用。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特別適宜選用植苗造林法進行林業種植,因為環境是決定林業生長的決定性因素,而植苗播種法具有其他造林法不具有的優勢,能避免惡劣環境對林業有其的破壞,保證樹木有效時期的生長。在樹木種植的初期,由于樹木還比較小,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植苗造林法是等到幼苗長到一定穩定期后再移植到造林地,這樣就保證了樹木的后期生長。
4.4回插條造林
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后這一段時間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前。選擇1.5~2.0 cm粗,1~2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實。插深為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
5.營林生產問題應對措施
5.1林種種植實地考察,選育良種
種苗的種類對樹木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影響。市面上的樹種大多都是雜合子,只能一次種植,第二次中之后,產量和質量都會下降,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根據自己擁有的產地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自己產地的實際情況,選擇產量高、品種優秀的樹苗進行種植,引進科學的種植萬法,減少成本支出,充分了解樹苗的各種特性,在種植的同時做好樹苗育種培育,做好優良種植計劃,才能獲得良好的收益。
5.2充分了解市場,把握市場發展萬向
充分了解市場才能獲得更多財富,營林生產過程中為了獲得良好的收益,應該充分了解營林生產各個階段的市場變化,掌握各行各業對于木材的需求情況,營林種植前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在營林收成期對市場變化做出合理預測,增強營林種植和市場需求的聯系,優化種植比例,制定完善系統的市場種植計劃,把握木材市場需求傾向,在適當時間以合理價格進行出售,從而獲得理想收入。
5.3學習營林生產知識,科學種植
組織人員學習營林生產專業知識.提高營林生產隊伍專業水平,積極引入科學技術,以科學的思想指導營林種植,提高林木種植養護水平。在種植之前,充分了解當地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源、地形等自然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樹種,采取混種的種植萬法,提高樹木質量,縮短生長周期。廠泛調查,選擇適宜種植萬位,在種植過程中,做好林木質量監控工作,用先進科學萬法預防治理林木病蟲署,提高林木質量,為取得良好收益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順秋.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3,03:110-111.
[2]戴旭.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2,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