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管理主要包括: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投資控制三大方面內容。施工質量控制是整個施工過程控制的重點,也是施工單位進行現場施工管理的核心。下面我將以施工質量控制為例簡單談談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的過程管理。
【關鍵詞】施工管理;現場施工
1.施工質量控制的原則
1.1以人為核心
人是質量的創造者,工程質量過程管理必須“以人為核心”,把人作為管理的動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提高人的素質,避免人的失誤;以人的工作質量保證工序質量、促進工程質量。
1.2以預防為主
“以預防為主”,就是要從對工程質量的事后檢查把關,轉向對工程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對產品的質量檢查,轉向對工作質量的檢查、對工序質量的檢查、對中間產品的質量檢查,這是確保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
1.3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一切用數據說話
質量標準是評價產品質量的尺度,數據是質量控制的基礎和依據。產品的質量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必須通過嚴格檢查,用數據說話。
1.4貫徹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規范
建筑施工管理人員,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應尊重客觀事實,尊重科學,正直、公正,不持偏見;尊紀、守法,杜絕不正之風;既要堅持原則、嚴格要求、秉公辦事,又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2.施工質量控制的過程
任何工程項目都由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組成,而工程項目的施工是通過一道道工序來完成的。所以,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是從工序質量到分項工程質量、分部工程質量、單位工程質量的系統控制過程,也是一個由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開始,直到完成工程質量檢驗為止的全過程的系統控制。
3.影響施工質量因素的控制
影響質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對這五方面因素嚴格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
3.1人的控制
人,是直接參與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人作為控制的對象,是要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控制的動力,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如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應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工人來完成;反應遲鈍、應變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運行、動作復雜的機械設備。此外,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作業培訓,并取得相應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對不懂裝懂、圖省事、碰運氣、有意違章的行為,必須馬上制止。
3.2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就不可能符合標準。在對灌注樁鋼筋進場驗收時,發現這批鋼筋外觀粗糙、銹蝕嚴重、肋的棱角不分明、有裂紋,且產品合格證上的爐號與實物上的爐號不符,于是我們確認這批鋼筋為不合格材料,要求其全部退場。從而避免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項目中,確保了工程質量。
3.3機械控制
機械控制包括機械設備、工具等控制。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筑結構形式、施工工藝和方法經濟合理地選擇機械設備和工具,陳舊或已淘汰的設備要限制使用,比如:主體施工期間必須使用強制攪拌機,不得使用滾筒攪拌機。此外還應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為此要求項目部要健全“人機固定”制度、“操作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保養”制度、“安全使用”制度等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
3.4方法控制
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
3.5環境控制
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管理環境,如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制度等;勞動環境,如勞動組合、作業場所、工作面等。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就變化萬千,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4.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審核有關技術文件、報告和直接進行現場檢查或必要的試驗等。
4.1審核有關技術文件、報告或報表
對技術文件、報告、報表的審核,是工程管理人員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體內容有:
(1)審核有關技術資質證明文件。
(2)審核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
(3)審核有關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報告。
(4)審核反映工序質量動態的統計資料或控制圖表。
(5)審核設計變更、修改圖紙和技術核定書。
(6)審核有關質量問題的處理報告。
(7)審核有關應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技術鑒定書。
(8)審核有關工序交接檢查,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9)審核并簽署現場有關技術簽證、文件等。
4.2現場質量檢查
4.2.1質量檢查的依據
(1)國家頒布的施工及驗收規范、技術操作規程、技術標準、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2)施工圖及說明、設計變更通知單、會審紀錄、工地例會決定等。
(3)當地質量監督部門規定的細節要求。
4.2.2現場質量檢查的內容
(1)開工前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
(2)工序交接檢查。對于重要的工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進行工序交接檢查。
(3)隱蔽工程檢查。隱蔽工程經檢查合格后辦理隱蔽工程驗收手續,如果隱蔽工程未達到驗收條件,施工單位應采取措施進行返修,合格后通知現場監理、甲方檢查驗收,未經檢查驗收的隱蔽工程一律不得自行隱蔽。
(4)停工后復工前的檢查。因處理質量問題或某種原因停工后需復工時,亦應經檢查認可后方能復工。
(5)分項、分部工程完工后,應經現場監理、甲方檢查認可,簽署驗收記錄后,才能進行下一工程項目施工。
(6)成品保護檢查。檢查成品有無保護措施,或保護措施是否可靠。
4.3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
現場進行質量檢查的方法有目測法、實測法和試驗法三種。
(1)目測法。其手段可歸納為看、摸、敲、照四個字。
看,就是根據質量標準進行外觀目測。如清水墻面是否潔凈,彈涂是否均勻,內墻抹灰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混凝土拆模后是否有蜂窩、麻面、漏筋現象,施工順序是否合理,工人操作是否正確等,均是通過目測檢查、評價。
摸,就是手感檢查,主要用于裝飾工程的某些檢查項目,如大白是否掉粉,地面有無起砂等,均可通過手摸加以鑒別。
敲,是運用工具進行音感檢查。對地面工程、裝飾工程中的水磨石、面磚、和大理石貼面等,均應進行敲擊檢查,通過聲音的虛實確定有無空鼓,還可根據聲音的清脆和沉悶,判定屬于面層空鼓或底層空鼓。
照,對于難以看到或光線較暗的部位,則可采用鏡子反射或燈光照射的方法進行檢查。
(2)實測法。就是通過實測數據與施工規范及質量標準所規定的允許偏差對照,來判別質量是否合格。實測檢查法的手段,也可歸納為靠、吊、量、套四個字。
靠,是用直尺、塞尺檢查墻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線板以線錘吊線檢查垂直度。
量,是用測量工具和計量儀表等檢查斷面尺寸、軸線、標高等的偏差。
套,是以方尺套方,輔以塞尺檢查。如常用的對門窗口及構配件的對角線 (竄角)檢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3)試驗檢查。指必須通過試驗手段,才能對質量進行判斷的檢查方法。
以上就是我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過程管理的認識。在實際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員要站在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工程質量,堅持“以質取勝”的經營戰略,科學管理,規范施工,多建精品工程,以此推動企業拓寬市場,贏得市場,謨求更大發展。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