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貓妖:找起物品方便吧。比如我的桌子堆得很亂,干活的時候把一堆東西推到一邊,留一個空白,干完活放在那兒不整理,然后一次次循環,每次找點兒什么就像是尋寶。可以參考《哈爾的移動城堡》里面沒有打掃衛生之前的桌子。
(小正飄過:有道理,整齊分類的東西總是特別方便容易使用呢。)
Maple丶淺非: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愛美的小人兒。
(小正飄過:唔,你的意思是整齊的東西一般干凈,干凈的東西一般漂亮?不過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人五官長得齊整不就是漂亮嗎!)
FlyerT:我猜人腦解析熵比較高的信息可能需要消耗更多資源,從而人便有對低熵信息的偏好。(閱讀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的體驗很不一樣可能也是這種原因?)有些人因為先天差異或者后天訓練不足,對高熵信息的解析能力很差,從而產生不適感。例子就是很多聰明絕頂的人,他們的桌子看起來都非常亂。
(小正飄過:讓我來變相解釋這位大神高深莫測的回答:從小我們喜歡看動畫片而非寫作業,原因很可能不是因為作業枯燥,而是作業很難!是不是相比較不拿手的作業,做擅長的作業我們就覺得舒服多了?所以是否費腦子會是一件事是否吸引我們的重要因素哦。而聰明的小朋友能把看上去又難又無聊的數學題做得津津有味的原因,是他們智商很發達根本不覺得難啦!混亂的東西復雜難辨,整齊的東西一目了然,后者明顯就比前者不費腦哦。)
路人射:然而我個人喜歡看混亂的,尤其是住的地方,如果太整齊劃一,就會感覺冷(空虛,寂寞);如果亂糟糟一點,就會感覺很溫暖。所以夏天我都是整齊劃一,冬天就亂一點。
(小正飄過:這位同學還會利用秩序差異分別傳遞出來的感覺進行因時制宜的補償性分配,好崇拜你喲。)
科學有態度
這是來源于人類進化中本能的需求,事物越整齊,其信息含量越低,人可以更快速地完成認知,并且大腦消耗的能量更少。大腦為了適應生存進化,演變成了一架精密的儀器,它偏好所有低能耗的大腦活動,“節能”這項指標沒有比大腦完成得更好的了。
整齊劃一的事物,一般具有較高的加工流暢性。加工流暢性是指信息加工的難易程度;一種刺激的加工流暢性越高,意味著大腦處理起來就越容易。整齊劃一的事物,無論是緊密排列的物體,還是閱兵的腳步,都有一些視覺特征模式有規律地反復出現,這樣的刺激對于大腦來說比較容易處理。
在審美心理學領域有大量研究表明,加工流暢性會帶來愉悅的主觀體驗。例如,給被試呈現一系列視覺圖案,人們通常會報告說更喜歡那些加工流暢性較高的。
加工過程順暢,意味著個體處在熟悉的環境中,一切盡在掌控;相反,加工過程如果不順暢,則意味著環境中存在不熟悉或不確定的因素,可能面臨著危險。
下期預告:
人們為什么喜歡看排名?
大家有沒有對祖國的國土面積全球第三驕傲或者遺憾過?什么指標好像一排名我們就特別起勁,猜猜看為什么!
(是不是腦洞大開,突然也想參與一下?科學的路上,和小智一起讓我們的想象力飛翔吧。百度貼吧搜索“智慧少年雜志”,暢所欲言“人們為什么喜歡看排